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典波 徐亚平 见习记者 张璇
长江烟雨色,候鸟舞翩跹。近日,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阁老巡护检测点,再次成为爱鸟之人关注的焦点,第十届洞庭湖观鸟节卫星定位鸟类监测研究活动在这里举行。
此次活动是保护区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展的“跟着鸟儿去飞翔”科普活动。来自全球各地的鸟类专家、环保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而来,一起见证保护区利用全球最先进的鸟类卫星跟踪技术,观察候鸟行动的轨迹、生活的习性、栖息的家园,共同期许“跟着鸟儿去飞翔”。
如今的“小木屋”与众不同,眼前铺就一条芦苇路,这里鸟鸣声声、人声鼎沸。黎明时分,岳阳市林业局副局长杨大成领着工作人员忙上忙下,为候鸟放飞做准备。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友君说,此次放飞的200只鸟共有5个品种,大部分是伤愈的候鸟,有20只鸟安装了卫星定位跟踪器,其中有1只鸿雁、7只豆雁、12只赤麻鸭。
风雨中,保护区工作人员细心检查鸟类及卫星定位设备的状况后,将鸟儿小心翼翼放进一个长10多米、宽5米、高5米的放飞网棚中。
“赤麻鸭001·YDDTL061、豆雁001·YDDTL026……”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放飞的20只鸟都有各自的“名字”。
9时30分,令人激动的时刻终于到来。网棚门一打开,鸟儿们陆陆续续走出来,振翅高飞,飞向久别的家园……
放飞鸟儿后,大家兴致勃勃地来到小木屋参观。为鸟儿安装追踪器的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欧阳文清说,鸟类追踪器是安装在鸟的背部或者脖子上,将对鸟类位置、温度、运动量、鸟类状态进行监测,对鸟类迁徙进行研究。放飞后,每隔5分钟将有一组数据发回。整理这些数据可以得到完整的候鸟迁徙图谱。利用卫星追踪装置研究候鸟迁徙规律,比传统的做法更加快捷、准确、方便。
作者:徐典波 徐亚平 张璇
相关知识
首次全国观鸟大赛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举行
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
“洞庭之眼”开启云端观鸟新时代
春暖花开·相约秦皇岛 中国观鸟之都——观鸟旅游季活动发布!
2023全民观鸟节圆满落幕,一起“看见身边的鸟类邻居”
观鸟节比赛规则
“醉美”观鸟季,崇明东滩第二届滨海社区观鸟生活节开幕
2023全民观鸟节广州站|4城8地观鸟活动正式开启,观鸟搭子集合啦~
生态保护入心田 昆明市五华区举行第二届观鸟节系列活动
东滩社区观鸟生活节,畅想“鸟进人不退”的生态友好社区
网址: 第十届洞庭湖观鸟节卫星定位鸟类监测研究活动举行 跟着鸟儿去飞翔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57316.html
上一篇: 鸟类利用地磁迁徙的启示 |
下一篇: 双语新闻:古巴生物学家解开鸟类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