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上海一场“特殊婚礼”引巨大争议:为什么这届年轻人这么“另类”?

上海一场“特殊婚礼”引巨大争议:为什么这届年轻人这么“另类”?

最近几天,上海一场狗狗婚礼,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因为这场婚礼,太真实、太豪华了。

在很多人结婚办婚庆都舍不得花钱的情况下,两位狗主人,给两只巨贵(即贵宾犬)办了花园婚礼。

这两只巨贵今年刚成年,本来主人是想给它们办生日会,但转念一想婚礼形式更热闹,就改成了婚礼。

这和人的婚礼一样,它们的婚礼现场布置了气球,展板上写着狗狗的名字,两只狗狗都花了1000多做造型,两狗的礼服也都是定制,新娘婚纱上绣着水钻,新郎也穿西装打领结。

现场还请了专业的司仪、摄影、摄像,聘书、伴手礼等一应俱全。

他们还邀请了30只“好朋狗”,一起参加这场幸福的仪式。

当然,婚礼没收份子钱,只是为了好玩儿罢了。

事实上,这类宠物仪式早已形成产业链。

有宠物婚礼策划师透露:

旺季每月能接8-10场,均价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与其说是办婚礼,不如说是满足宠物主人的社交需求。

其实,如今宠物经济已成为除了单身经济、银发经济之外的第三大新型市场。

不只是婚礼,现在宠物经济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比如现在就很流行“宠物生日宴”。

主人会精心装扮生日会场,给狗狗买专属生日蛋糕。

这种蛋糕有专门的店售卖,基本都是用鸡胸肉、南瓜、紫薯等等制作的。

蛋糕上面会写上狗狗的名字,主人还会给狗狗唱生日歌,祝它们生日快乐。

前几天还有条新闻,杭州一对“95后”夫妻,开了一家狗狗衣服定制店。

就像西装定制店一样,给宠物量身定制。

这里的高级成衣,有西装、T恤、衬衫,也有斗篷、睡衣、连衣裙。

还有丝巾、项圈、发夹、项链、围兜等配饰,一个比一个精致。

不仅是衣服,狗粮也有了定制款。

宠物超市里,除了日常零食狗粮、猫粮之外,还有现制宠物鲜食。

各种龙利鱼、三文鱼、虾、牛肉、牛肺、牛肝、鸭胸、鸡胸等等,配上蔬菜、杂粮,和人吃的健康餐没什么区别:

网络上也有很多“铲屎官”,会自己亲自给狗狗做饭。

解决了吃穿,宠物的娱乐也相当丰富多彩。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多了很多宠物友好商场和宠物友好餐厅。

以前外出逛街吃饭,都不能带狗。

现在商场里,你或许能看到许多推着婴儿车的人,但里面不是孩子,而是猫或狗。

一些旅行社,还专门开辟了宠物旅行团,主人带着狗狗也能出去玩了。

除此之外,还有狗狗幼儿园,一些上班族白天上班,担心狗狗自己在家无聊,就把它们送去幼儿园。每天像接孩子一样,再去接它们放学。

甚至,宠物殡葬服务,也和人的没什么区别。

有告别仪式,有遗容整理,主人会把它们最喜欢的东西,都留在它们身边。

年轻人养宠物,越来越舍得花钱,就像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总能在评论区看到指责的声音:

给狗买婚纱的钱,够给父母买两身冬衣了;

办一场狗婚礼的钱,能给山区孩子捐多少书包?

对猫狗比对爹妈还上心,养宠物不如养孩子……

我倒觉得,没有必要过早地下结论。

养宠物要适度,要注意掌握分寸,这没有错,但我们也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没必要把养猫养狗,看作和常规生活方式的对立。

难道就不存在既把宠物养好,又孝顺自己爸妈的情况吗?

大多数人养宠物,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有人给狗狗吃剩菜剩饭,有人给他们吃狗粮,每个人养的方式不一样,付出的成本不一样,但爱宠物的心是一样。

其实能把宠物养得好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共情力比较强的,这样的人,极少会亏待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养宠物?为什么年轻人会在宠物身上投入这么多,还会把宠物当孩子、当家人?

事实上,宠物经济火热的背后,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更值得研究。

知乎有个提问:为什么现在有的人对宠物比对人好?

一条高赞回答里,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帖主有个快四十岁的朋友,至今独居,养着一只叫棉花的比熊犬。

她给狗狗买进口鲜食、定制小洋装,带它去宠物咖啡馆过周末,旁人总忍不住嘀咕:

“有这功夫和钱,怎么不对自己爹妈好点,怎么不结婚生个孩子?”

直到有次她聊起自己的家庭:

她的成长记忆里,父母天天争吵,父亲酗酒时会摔碎瓷碗,母亲不停给她洗脑,女孩读书没用,要供三个弟弟读书。

初中没读完,她就辍学去工厂打工,每月工资要准时寄回家,弟弟们的学费、后来的新房首付,都压在她的身上。

棉花是她救助的流浪狗。第一次给它喂鸡胸肉时,棉花眼里亮闪闪的,但嘴巴小心翼翼,生怕咬到她。

带它散步时,棉花会时不时回头看她,生怕她不见了。

它让她看到了小时候,那个小心翼翼的自己。

她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父母来家里大闹,指责她“不结婚丢脸”,怒摔了棉花的食盆,棉花躲在沙发底下,害怕得不敢出来。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童年被伤害的自己。

她更想把更好的给它。如今她给棉花布置了专属儿童房,墙上挂着定制的成长相册,衣柜里有叠好的小毛衣、蝴蝶结发夹。

每次陪它玩玩偶,她总会想起童年时,自己偷偷用零花钱买的那只布娃娃——被母亲扔进了垃圾桶,还骂她“买这些没用的东西”。

她说:“我是在重养小时候的自己。”

给它买漂亮衣服时,就像在弥补那个从没穿过公主裙的小女孩;

看它吃得开心时,就像在告诉曾经饿肚子却不敢开口说出来的自己:你值得被好好对待。

有人评价说:

一些年轻人在爱宠物时,是在爱什么?

或许是在爱那个缺爱的自己。用最笨拙的温柔,缝补着心底的伤口。

除了她之外,大多数的年轻人养宠物,要的只是无条件的陪伴。

我有一个读者朋友叫林夏,她独居在浦东出租屋,每天通勤3小时,加班到深夜是常态。

去年冬天她发烧39℃,挣扎着给父母打电话,换来的却是一句:“早让你回家考公务员,非不听。”

挂掉电话,她缩在沙发上掉眼泪。

这时,身边的金毛土豆突然跳上来,窝在她的怀里。

土豆如今是她最亲密的亲人。每天清晨,它会蹲在玄关等她换鞋,加班晚归时,推开门总能看见它趴在拖鞋旁,摇尾巴等她回家;

有次她工作搞砸了,凌晨三点的出租屋,她抱着土豆哭到发抖,土豆好像能感知到,窝在她的怀里,用舌头舔她脸上的泪。

然后叼来自己最喜欢玩具熊,歪着头看她。

林夏说,土豆让她在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它从不追问她“存款多少”“什么时候结婚”,不会像亲戚那样,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更不会在她崩溃时说“这点压力都受不了”。

它只会陪着她,哪怕她没钱,哪怕她一身毛病,哪怕她有时会跌倒和失败。

对它来说,她都是最好的妈妈,也永远不会离开她。

林夏说:年轻人不是爱宠物胜过爱家人,而是宠物,接住了成人世界的孤独。

有多少年轻人,独自在外地打拼?

有多少年轻人,回到家空无一人?

但有了宠物,出租屋不再是临时落脚点,而是有生命等待的家。

那些清晨出门前的蹭脸告别、深夜加班时热情的迎接、崩溃时无声的陪伴,对漂泊的年轻人而言,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还能坚持下去的支点。

为什么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呢?

现在有很多人,把养宠视为不务正业。把年轻人所有问题,都归结在养宠身上。

之前看过一条新闻。

一位“85后”事业型女性,养了一只猫猫,但就因为大龄未婚,父亲为了让她把精力花在找对象上,早点把自己嫁出去,竟残忍地处置了女儿的猫咪。

还有一条新闻。一个男生得了抑郁症,为了自愈,他养了一只猫。

结果他爸嫌弃养猫花钱,以为切断无用的牵挂,就能让儿子振作,就瞒着自己的儿子,偷偷把猫给丢了,结果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其实很多问题真正的核心,根本不在宠物身上。相反,宠物才是一些年轻人的解药。

我身边就有很多年轻人,在养宠物之前,每天下了班就是回家躺着,根本没有社交渠道。

但养了宠物之后,他们遛狗时会认识很多人,会参加一些宠物活动,大家志同道合,有很多共同话题。真的有很多人,因为养宠物遇到伴侣最后结婚。

还有许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因为养宠物,肉眼可见地开心起来,在宠物陪伴中自愈。

宠物从来不是问题本身,而是照见焦虑的一面镜子: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比较大,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有各种情感困扰,刚好一只小宠物,能够填补那块空白,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苛责批判他们呢?

尊重每一个人的热爱,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爱,从来不会因为分了一份给宠物,就变得稀薄。

那些在宠物身上倾注的爱,还会以另一种形式,流淌回我们自己身上。

愿我们对这个星球的每个可爱生命,都能温柔以待。

作者:拾遗,本文转载自“拾遗”(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上海一场“特殊婚礼”引巨大争议:为什么这届年轻人这么“另类”?
和蜥蜴、蛇、蜘蛛拼桌?这届年轻人太会玩
宠物婚礼:为何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选择为狗狗办婚礼?
这届年轻人突然喜欢养石头宠物,你养过宠物吗相信大部
把石头玩出新花样,这届年轻人真的变了
【#这届年轻人流行给...
石头宠物风靡:这届年轻人的新潮流?
新娘在婚礼上用小狗代替花球 办了一场特殊的公益婚礼
这届年轻人沉迷养石头,是新商机还是花式割韭菜?
原创 这届年轻人突然喜欢养石头宠物

网址: 上海一场“特殊婚礼”引巨大争议:为什么这届年轻人这么“另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0001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头条】菲另类咖啡馆为宠物狗设菜
下一篇: 如何为宠物的生日起一个特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