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常见鱼病介绍.ppt

常见鱼病介绍.ppt

《常见鱼病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鱼病介绍.ppt(55页珍藏版)》请在点石文库上搜索。

1、鱼病的危害,“养鱼不瘟,富得发昏” 鱼价单位饲养成本丰厚的利润 鱼病可以让致富的梦一夜间化为乌有,鱼价,成本,利润,主要内容,鱼病发生的原因 鱼病的预防 鱼病的检查与诊断 渔用药品介绍 常见鱼病介绍 健康管理,鱼病发生的原因,一、鱼病发生的外在因素 (一)生物因素 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 真菌单细胞藻类:如部分蓝藻、裸藻、微囊藻等。 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二)非正常的外界因素 1. 水温,1) 不同的水生生物对水温的要求不同:如罗非鱼在13 以下死亡;四大家鱼在1 以下才死亡等 2) 水温与病害发生直接相关: a

2、 在鱼类临界温度下,鱼类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下降; b. 水温的骤变会直接引起养殖鱼类的休克、痉挛乃至死亡;如鱼苗在运输和下塘时,水温变化差不能超过2 ,鱼种不能超过3 。 c. 水温升高,病害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提高,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加快,水体溶解氧下降,疾病发生率上升; d. 许多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致病菌和病毒在平均25 时毒力最强,20 以下毒力减弱;寄生虫一般在1525 繁殖。,2. 酸碱度,淡水鱼适宜的酸碱度是7-8.5 a. 池水处于6-6.5之间,家鱼生长不良,体质变差,易患打粉病。 b. PH值低于5或高于9.5 则会引起死亡。,3) 水中溶解氧与鱼病的关系 a. DO低

3、鱼类生长缓慢,对饵料的利用率低,体质变差;DO过低会引起鱼类的窒息死亡;1ppm开始浮头,0.6ppm开始死亡。 b. DO过高,引起养殖的鱼苗产生气泡病。,5. 放养密度和混养比例及营养不良,1) 放养密度 放养过密,造成溶氧不足,饵料不足,抢食严重,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一,体质瘦弱。 2) 搭配比列不当 水层的搭配、食性的搭配不当,势必引起饵料分配不均造成一些鱼类饵料过剩,一些饵料不足。 3) 营养不良 饵料的数量不足; 饵料的营养成分不全;蛋白含量不够;某些维生素、必需氨基酸或矿物质的缺乏等。引起鱼类的生长发育不良、身体瘦弱、免疫力下降、致病甚至死亡,二、鱼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鱼类对外界环

4、境的变化和致病菌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仅有病原微生物或仅有外界条件是不能使鱼致病的。 同种鱼类因性别、年龄等差异对某一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同,如草鱼白头白嘴病只发生在5CM一下的鱼苗。 不同种类的鱼因遗传因素差异,对某一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不同。同一池塘的草鱼发病而鲢鳙鱼不发病。 鱼体的鳞片、粘液、皮肤都有防止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只有当防御功能失调,或内外因素适应病原体生长繁殖时才会生病。,三、鱼类、病原、外界环境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诊断、防治鱼病时,不应孤立的考虑单一的因素,而要把外部因素和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联系起来,才能正确的理

5、解鱼类生病的原因。,鱼病的检查与诊断,一、现场检查 (一)了解鱼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 急性疾病鱼体质与正常差别不大,病变部位稍有变化,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急剧上升。 慢性疾病则大多表现为体质消瘦、活动缓慢、体色发黑、离群独游等,死亡一般呈缓慢上升。 受到寄生虫侵袭时表现为焦躁不安,活用异常。 农药或工业污水中毒时会出现跳跃冲撞,短时间麻痹死亡,且不分不分品种。,(二)了解水质和环境情况 水温:鱼病发生有季节性。 水的颜色:腐殖质多时呈深褐色;大量微囊藻呈铜绿色;污染呈红、黑、灰白等色。正常水色是油绿或淡黄褐色。 水中的溶解氧、PH值、有害气体等 了解周围养殖环境,尤其是渔场和污染源。,(三)了解

6、饲养管理情况 对投饵、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种和规格、各种操作记录及历年来的发病情况都应详细了解。,二、 病鱼检查 (一)目检:观察病体的各种表现和症状,作出诊断。 体表:按顺序从嘴、头部、鳃部、体表、鳍条依次观察。 寄生虫中体型稍大一点的肉眼能发现,如体表线虫猫头蚤、鱼虱等。肉眼不能发现的,如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等一般引起体表黏液过多,带污泥,嘴、头、鳍条末端腐烂等,但鳍条基部一般不充血。 鳍条基部充血和蛀鳍一般是赤皮、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症状。 某些疾病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如白皮病的病变部分发白,粘液少,有粗糙感。复口吸虫表现为眼球混浊、白内障。,鳃:先看腮盖是否张开,然后剪掉

7、腮盖观察鳃片上鳃丝是否肿大、腐烂,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等。 细菌性烂鳃病:鳃丝末端腐烂,严重病鱼腮盖内膜被腐蚀,形成一个不规则的透明小窗。 鳃霉病:鳃丝发白,有红色小点。 车轮虫、隐鞭虫等引起的烂鳃病:有较多的粘液,鳃丝鲜红。 中华蚤等则表现为鳃丝肿大,腮盖肿开等。 小瓜虫、孢子虫大量寄生肉眼可见大量白点。,3) 肌肉:观察肌肉是否有充血或出血。,4) 内脏:把一边的腹壁剪掉,观察内脏。 先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较大型的寄生虫。 其次观察内脏外表。如肝脏颜色,肝胆是否肿胀,肠道是否正常等。 检查消化道,是否有寄生虫,孢囊,是否充血发炎。,(二)镜检: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对病鱼进行检查。镜检

8、是对目检的补充和确认。镜检必须采用活的或刚死的病鱼组织。 粘液:体表或鳃粘液,用刀片刮取样品镜检。观察有无体表寄生虫。 鳃:用剪刀剪取一小片鳃组织。观察有无细菌和寄生虫。 消化道:把肠分为前中后三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有无细菌和肠道寄生虫。 肝脏:主要检查有无孢子虫和吸虫。,三、诊断 在现场调查,目检的基础上,对鱼病的原因进行充分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作镜检确认。分析病因时要注意是单一病因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并找准主要病因,有针对性的给出治疗方案。,鱼病的预防,一、为什么要进行鱼病的预防,发现难:生活在水中,不易发现。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 治疗难:施药用量

9、大,治疗难彻底;发病的鱼没有食欲,无法内服药物;规模养殖无法注射给药;病毒性疾病无有效、经济的疗法。,无病先防,有病早防,防重于治,二、鱼病的预防方法,(一)加强池塘水质管理,清除池塘底过多的淤泥。 定期泼洒生石灰消毒(ph值偏低时)。 高温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减少底层氧债,改善池水溶氧状况。 水质过肥时用硫酸铜等适当杀死部分藻类,加注新水 在高温季节、高产池塘,定期施入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利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如施入光合细菌可增加溶氧,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二)提高鱼体的抗病力,一要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生长活动情况,定时定量投喂,保

10、证鱼吃饱吃好 要选择配方科学、营养均衡的优质全价颗粒饲料投喂,避免鱼体发生营养性疾病 要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池塘日记 五要选择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饲养。,(三)做好药物预防,控制和杀灭病原体,苗种检疫:对购进苗种要检疫,购买健康的鱼种。 清塘:投放鱼种前对鱼塘要彻底清整消毒。 鱼体消毒 浸洗法:将鱼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短时间的浸泡。适合鱼苗和鱼种在下塘前消毒。 药物全池遍撒:向鱼塘中遍撒低浓度的药物杀灭病原。 4. 饵料消毒 植物型饵料、动物性饵料、粪肥等使用前先消毒。 食场消毒:采用食场挂娄的方法。 工具消毒:网具、鱼筛、桶具等消毒 7. 高温季节定期预防

11、 高温季节采取食场挂娄或定期泼洒药物的方法可有效预防鱼病,可半月一次或一月一次;药物应交叉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或水质恶化。,鱼用药品介绍,草鱼出血病,病原:呼肠孤病毒科,草鱼出血病病毒。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2.515厘米草鱼鱼种,2龄鱼也可发病 流行季节:6月到9月底,8月份流行高峰,水温2033发生流行 症状:病鱼体色发暗,微带红色。病症主要有三种类型: “红肌肉”型,撕开病鱼的皮肤可见皮下肌肉充血现象,有全身充血和点状充血; “红鳍红鳃盖”型,病鱼鳍基、鳃盖充血,常伴有口腔充血; “肠炎”型,病鱼肠道充血,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诊断: 首先检查病鱼口腔、头部、鳍条基部有无充血现象,

12、然后用镊子剥开皮肤观察肌肉是否有充血现象,最后解剖鱼体,观察肠道是否有充血症状。 出血病注意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前者肠壁弹性好内粘液少,后者肠壁弹性差,粘液多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红细胞。 防治: 人工免疫:用草鱼出血病灭火苗采用浸洗活腹腔注射接种。 药物消毒:发病季节采用生石灰消毒,1520天一次,效果较好。 中草药:大黄、板蓝根加食盐拌饵料投喂。金银花 菊花、大黄、黄柏等煎煮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其它商品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鲤鱼痘疮病,病原:疱疹病毒。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2龄鲤鱼 流行季节:冬季及早春低温季节,水温1016。 症状: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

13、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死亡率低,但影响生长发育。 诊断:根据石蜡装增生物可作初步诊断。 防治:将病鱼放入含氧量高的水中,增生物会自然脱落。,细菌性烂鳃病,病原:鱼害粘球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其它鱼少感染。 流行季节:流行于410月,水温1530。 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反映迟钝,离群独游。 鳃丝末端腐烂,软骨外露,带有污泥。 腮盖内膜腐蚀,腮盖有透明小孔。 诊断:注意与寄生虫引起的鳃病区分。寄生虫病大多鳃丝充血肿胀,粘液多,少见腐烂。,预防: 鱼种下塘前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浸泡。 发病季节用生石灰消毒。 发病季节食场用漂白粉挂娄消毒。 治疗 外用

14、药:漂白粉、氯制剂,中草药五倍子、大黄等任选一种全池泼洒消毒。 内服:广谱抗生素如盐酸土霉素、氟苯尼考,呋喃类、喹诺酮类及其它商品合成药如鱼复康A型。,白皮病,病原:白皮极毛杆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鲢鳙的夏花鱼种,其次是草鱼。 流行季节:流行于68月,水温2033。 症状: 发病初期尾柄发白,后期背鳍后部全部发白,严重是尾鳍烂掉或残缺。 头部向下尾部向上挣扎游动,时而悬挂水中,不久死亡。 诊断:主要危害鲢鳙夏花鱼种,尾柄变白等特殊症状。,预防: 鱼种下塘前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浸泡。 漂白粉食场挂娄。 发病季节全塘用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米深用15公斤。 捕捞、运输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 治

15、疗 外用药:漂白粉、氯制剂全池泼洒 中草药五倍子(24克/立方米)、大黄等全池泼洒消毒。 向病鱼池泼洒痢特灵,每立方米水用药0305克。 发病时内服药物大都无效,白头白嘴病,病原:粘球菌,与细菌性烂鳃致病菌相似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所有家鱼的夏花鱼种。鱼苗培育20天后易出现。 流行季节:5月下旬到7月下旬。来势凶猛,死亡率高。 症状: 头部和嘴四周皮肤乳白色,嘴微肿,严重时嘴周围皮肤腐烂。 嘴张闭困难引起呼吸困难,鱼体发黑,有气无力地在下风处岸边浮动,可见白头白嘴状,不久便大批死亡。 白头白嘴症状出水面后不明显。 诊断:注意三点 病鱼在水中显白头白嘴症状比出水时明显。 通常只感染鱼苗和夏花鱼

16、种。 车轮虫和勾介幼虫也有白头白嘴症状,但死亡率不高。,预防: 鱼种下塘前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浸泡。 漂白粉食场挂娄。 发病季节全塘用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米深用15公斤。 鱼苗放养密度合理,及时分塘。 治疗 外用药:漂白粉、氯制剂全池泼洒 中草药五倍子(24克/立方米)、大黄等全池泼洒消毒。 向病鱼池泼洒痢特灵,每立方米水用药0305克。 发病时内服药物大都无效,赤皮病(出血性腐败病),病原:荧光极毛杆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草鱼,鱼种和成鱼阶段。 流行季节:终年可见。病菌无法进入健康鱼的皮肤,只有在捕捞和运输中受伤或冻伤时发生,常与肠炎、烂鳃并发。 症状: 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

17、别是两侧和腹部。 鳍条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也被破坏,使鳍条成扫帚状,形成“蛀鳍”,或象破烂的纸扇状。 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可作诊断 病鱼有受伤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同理,冬季冻伤、藕塘中饲养草鱼也容易发生。 注意与疖疮区别,疖疮也有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症状,但范围较小,且红肿部位高出体表。,预防: 鱼种下塘前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浸泡。 漂白粉食场挂娄。 发病季节全塘用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米深用15公斤。 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治疗 外用药:漂白粉、氯制剂,中草药五倍子、大黄等任选一种全池泼洒消毒。 内服:广谱抗生素如盐酸土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喹诺酮类及其它商品合成药如鱼复康A型。,竖鳞病,病原:水型

18、点状极毛杆菌,常在菌,条件性致病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主要为鲤、鲫,鲢、草有时也患病。 流行季节:春季水温1722是发病期,死亡率85以上 症状: 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开张象松球,鳞囊内集满半透明或带血的液体,用手挤压即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 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有时腹部向上浮在水面。剖解内障贫血,颜色变淡,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腹腔内有腹水。 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可作诊断 竖鳞,鳞囊内有液体,挤压即出,眼球突出,腹腔膨大积水对本病有诊断意义。,预防: 池水混浊和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可能原因之一。 发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使病情停止蔓延。 发病季节全塘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治疗 用链霉素

19、进行腹腔注射,每尾用药36毫克。 每100千克水加捣烂的大蒜05千克,搅匀给病鱼浸洗数次。 用2食盐与3小苏打混合液给病鱼浸洗10分钟,或3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打印病,病原: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鲢、鳙鱼、团头鲂。成鱼和亲鱼都可发病。 流行季节:夏秋季,水温2832易发。 症状: 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腹部两侧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严重的肌肉腐烂成小潭,可见骨骼和内脏。 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可作诊断 特定部位出现特殊病灶诊断,注意与疖疮病区别,通常患打印病时只有一个病灶,其它部位未见异常。,预防: 避免水混浊,防止鱼体受伤。 治疗 漂白粉、五倍子等全池泼洒 用广

20、谱抗生素霉素进行腹腔注射 四环素软膏涂抹患处,疖疮病,病原: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草、鲤、团头鲂,鲢、鳙也有发生。 流行季节:成鱼易患,无季节性。 症状: 躯干部局部组织有脓疮,触摸有浮肿感,内有大量脓汁。 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可作诊断 根据特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孢子虫寄生也可引起相同症状,须通过镜检确诊。 防治:同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爆发性出血病),病原:嗜水性单孢菌、产气单孢菌、鲁克氏耶尔森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鲫、鲢、鳙、鲤鱼、团头鲂,少量草鱼,夏花到成鱼均可感染。 流行季节:311月份均可发病,59月水温25以上为高峰。 症状: 轻症:上下颌、口腔、腮盖、鳍基

21、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 重症:鱼体表充血严重,以至出血,眼睛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有黄色透明腹水,肠壁充血,内有很多粘液,肛门红肿突出。 内脏呈紫黑色等败血症症状,鳃丝末端腐烂。 诊断: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和特殊症状初步诊断。腹水镜检可确诊。,预防: 漂白粉食场挂娄。 发病季节用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米深用15公斤,调节水质。 用优氯净或漂白粉全场消毒。 治疗 外用药:漂白粉、氯制剂,中草药五倍子、等任选一种全池泼洒消毒。 内服:广谱抗生素如盐酸土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喹诺酮类。 商品合成药如“出血止”、“出血康”、“鱼复康A型”等。,细菌性肠炎,病原:肠型点状气单孢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

22、草鱼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鲤、鳙鱼也有发生。 流行季节:410月,59月水温2530为高峰期。 症状: 肛门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或脓血流出。 肠壁充血发炎,肠内粘液较多,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红细胞,肠壁弹性差。常与烂鳃、赤皮并发。 诊断:注意两点 肠道特殊症状,粘液,肛门红紫外突。 注意与肠炎性出血病区别。肠炎性出血病肠内粘液较少,肠壁弹性较好,肌肉有出血点。,预防: 鱼种放养前用10ppm的漂白粉浸洗消毒。 食场挂娄消毒。 全池泼洒消毒药。 治疗 每100公斤鱼用大蒜头500克,食盐200克拌饲,连续3天。 其它中药如五倍子、地锦草、铁苋草等拌饲。 广谱抗生素,其它商品药拌饲

23、 漂白粉、氯制剂全池泼洒。,真菌性疾病:水霉病,病原:水霉菌,藻状菌纲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各种鱼类均可感染,密养越冬池易发。 流行季节:冬季和早春流行。 症状: 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丛,象棉絮状。 感染鱼卵时,形成白色绒球,造成鱼卵大批死亡。 诊断:特殊症状可初步诊断。 防治: 防治鱼体受伤。 食盐和小苏打水浸泡鱼种或病鱼,或各400ppm全池泼洒。 五倍子全池泼洒。,鳃霉病,病原:鳃酶属真菌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各种鱼类均可感染,鱼苗更易发。 流行季节:510月流行。 症状: 鳃丝苍白色,有点充血或出血现象,继而死亡。 诊断:特殊症状可初步诊断,镜检有鳃酶寄生确诊。 防治: 保持

24、池水清洁,不能让有机质过多。 发病鱼池迅速加注新水,可将病情控制。 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 食盐和小苏打浸泡。,寄生虫病:隐鞭虫病,病原:鳃隐鞭虫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草鱼鱼种,寄生在鳃和皮肤上 流行季节:410月 症状: 寄生于鳃:体黑,鳃丝鲜红,粘液多,不腐烂。 寄生于皮肤:体瘦,无其它明显症状。 预防: 8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药浴1530分钟。 治疗: 0.7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全池泼洒。 中草药:苦楝子、槟榔,斜管虫病,病原:鲤斜管虫。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能寄生于多种鱼类的皮肤和鳃 流行季节:春末初夏及秋冬 症状: 皮肤和鳃呈苍白色,粘液增多

25、形成一层蓝色粘液层。 预防: 8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药浴1530分钟。 治疗: 0.7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全池泼洒。,小瓜虫病,病原:多子小瓜虫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能寄生于多种鱼类的皮肤和鳃 流行季节:35月,810月 症状: 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外表和鳃布满白色小点脓包,刺激分泌粘液,影响呼吸。 眼睛被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眼睛发炎变瞎。 预防: 2毫克/升的硝酸亚汞浸洗1.53小时。 治疗: 0.10.2毫克/升的硝酸亚汞全池泼洒。,车轮虫病,病原:车轮虫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能寄生于多种鱼类鱼苗、鱼种的皮肤和鳃上 流行季节:58月,可引起大批死亡 症

26、状: 大量寄生时引起组织发炎,分泌大量粘液,鱼体发黑,游动缓慢,呼吸困难以至死亡。 预防: 8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药浴1530分钟。 治疗: 0.7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全池泼洒。 中草药:苦楝子、槟榔,指环虫病,病原:指环虫,体长不到2毫米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能寄生于多种鱼类鱼种的鳃上 流行季节:58月,可引起大批死亡 症状: 刺激分泌大量的粘液,妨碍鱼的呼吸,使鱼贫血,鳃丝苍白,严重时腮丝浮肿,腮盖张开。 治治: 90晶体敌百虫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 90晶体敌百虫与面碱(5:3)0.10.2毫克/升全池泼洒。 病鱼用高锰酸钾20毫克/升药浴1

27、530分钟,中华蚤病,病原:大中华蚤和怜中华蚤雌性成虫,3毫米左右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能寄生于多种鱼类鱼种的鳃上 流行季节:510月 症状: 造成鳃丝机械性损伤,引起鳃丝发炎,同时为其它病菌打开门户。 鳃丝末端肿大发白,肉眼可见挂有象蝇蛆一样的小虫。鲢中华蚤危害2龄鲢、鳙鱼,病鱼常在水面打转,日久瘦弱死亡。 防治: 8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药浴1530分钟。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面碱合剂,猫头蚤病,病原:猫头蚤属,甲壳动物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寄生于多种鱼类的皮肤、鳃、鳍、口、眼处 流行季节:终年可见 症状: 猫头蚤头部钻入鱼肌肉中,造成组织损伤、发炎、形成溃疡。

28、肉眼可见体表寄生着针状虫体,寄生部位鳞片被注成缺口。 防治: 90%敌百虫0.5毫克/每升,全池泼洒 8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铁合计(5:2)药浴1530分钟。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面碱合剂,其它疾病:跑马病,病因:饵料缺乏。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草鱼 症状: 病鱼不停围绕池塘边不停的狂游,或集聚到流水处顶水,由于过分消耗体力,又得不到营养补充,鱼体极度消瘦,最后大批死亡。 防治: 放养密度不能过密 病鱼狂游时,即便投喂饲料也不会吃食,可用渔网阻断群游通道,并在池边投喂精料,便可逐渐恢复正常,气泡病,病因:水体过肥或有毒气体含量太高,肠道、体表或鳃鳍有太多的气泡,沉不下去。 流行情况:

29、 危害对象:各种鱼类的鱼苗和鱼种 症状: 病鱼浮于水面,时游时停,头向下尾向上,身体失去平衡。检查可见有很多气泡。 防治: 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掌握好肥料使用量。 一旦发生气泡病,应及时加注新水。 每亩用食盐0.5公斤全池泼洒。,弯体病,病因:一是水中重金属盐过多,二是钙缺乏。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鱼苗和鱼种 症状: 呈S型弯曲或只弯曲尾部 防治: 新开鱼池先养12年成鱼,以后再养鱼苗鱼种 病鱼池经常注入新水,改良水质。 加强饲养管理,多喂营养全面的饵料,鱼类的健康管理,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1. 合理放养: (1)搭配要合理 (2)混养的种类搭配要合适 2. 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1)

30、DO是养殖生物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要素; (2)DO充足有利于水体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 3. 不滥用药物: (1)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 (2)若无剂量界限,药物=毒物:“是药三分毒” 4. 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 (1)种类:石灰类、微生物制剂 (2)作用:净化水质、分解有害物质、抑制或杀灭有害菌、补充氧气、补充钙及其他微量元素。,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 1. 培育和放养健壮种苗: (1)SPF亲本;(2)50ppm PVP-I 洗卵;(3)使用清洁水;(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5)选用优质饵料 2. 免疫接种:草鱼出血病 3. 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SPR; 4. 降低应激反应: 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如高温等 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其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所产生的反应。,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 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 2. 池塘彻底清淤消毒: 3. 强化疾病检疫; 4. 建立隔离制度; 5. 实施消毒措施 四消:苗种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 四、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优质饲料,

相关知识

常见鱼病肉眼初步判别PPT
常见鱼病诊断和防治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ppt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ppt
春季常见鱼病的介绍
常见鱼病的诊治
常见鱼病肉眼初步判别
常见鱼病的种类及防治方法介绍
常见鱼病的防治技术
常见鱼病鉴别与防治

网址: 常见鱼病介绍.ppt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0521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鱼类九种疫病的防控常识:养殖鱼类
下一篇: 龙鱼土霉素使用剂量和方法龙鱼水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