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与生物学特征、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情绪)和(社会能力)发展。
2.脑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婴儿的大脑发育具有很大
的(可塑性)和(修复性),刺激缺乏和刺激过度都可能
对儿童大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儿童分离焦虑的高峰期时(14-18个月),以后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分离焦虑出现的次数和(强度)都逐渐降低。
4.根据儿童气质维度如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等与养育关系较大的维度的特点,可以将儿童分为难养型、易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三种典型类型,以及(中间型)。
5.儿童心理行为评估的基本
原则包括(发展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
6.儿童的自我调控是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
7.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多发病于3岁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8.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监
测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的发展程度),二是(心理的问题或障碍)。
9.常用的儿童心理矫正术可
大致分为强化、消退与(行为塑造)。
10.儿童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前提。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是(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11.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家庭
干预,可以是(发展性)干预,也可以是(矫正性)干预。
12.依恋障碍主要与(教养方
式)不良有关,养育者频繁更
换可能导致(脱抑制性)依恋
障碍。
13.1岁半以后,儿童经常喜欢
咬玩具、吃剥落的墙皮、头发、
黏土等不能吃的东西,且其进
食行为不符合当地饮食习惯
或传统的情况,可能患有进食
障碍,称为(异食癖)。在睡
眠过程中起床活动或行走,可
能患有(睡行症),俗称梦游。
14.新生儿期起父母就过渡保
护或溺爱孩子,使孩子的自主
性发展受到影响,容易造成
(易感儿童综合征)现象。1
岁以内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
哭,他也哭的现象称之为(共
情)现象。
15.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
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就
是正性强化法,又称(阳性强
化法),又称(鼓励强化法)。
16.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
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
内容,也是预防幼儿(心理行
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17. 社交退缩的孩子不仅是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表现,
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18. 教师和家长通过日常生
活中的活动、(家长榜样)、(游
戏)、讲解学习等途径,促进
儿童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19. 营养不良可以预示神经认
知的缺陷,并预示着儿童期到
青少年期(外显行行为问题)
的持续存在。
20. 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
(0-3岁)是幼儿身心发育的
重要奠基时期,尤其是脑发育
最迅速的时期。
21.4-5岁幼儿开始发展有意记
忆,并且记忆和回忆能力良
好,可以开始用(复述)、(联
想)、(组织)等帮助记忆的方
法。
22.放松疗法要求儿童有一定
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行为控
制能力),所以对于儿童,一
般适宜于4 岁以后。
23. 引起幼儿孤独症的危险
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
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
激等。
24. 儿童虐待包括(躯体虐
待)、(性虐待)、忽视和心理
情感虐待。
25. 按照涉及的心理领域划
分,心理评估方法包括情绪行
为评估、(智力测量)和(人
格测验)等。
26. 按照评估精确性划分,心
理评估方法可以分为(筛选性
评估)和(诊断性评估)。
27.运用气质的知识可以辅助
家长和儿童工作者采取适合
儿童气质的(教养方式),预
防和干预行为问题。
28. 精神发育迟滞是很多先
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的精神
发育受阻或者不完全,临床表
现为显著的(智力水平低下)
伴学习困难及(社会适应能
力)欠缺。
29.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
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
关节、皮肤触觉、视、听、嗅
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
(运动)相结合。
30.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生物
学)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
相互作用的结果。
31.降低儿童早期营养不良有
助于降低以后的(反社会)和
(攻击)行为。
32.2~3岁是婴幼儿形成(个性)
的初始时期,也是婴幼儿建立(自主性)的重要时期。
1.父母操纵子女的一切,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从自己主观意志代替子女考虑。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 B )。
A.权威型 B专制型 C.溺爱型
D.忽视型
2.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性缄
默幼儿的情绪或行为方面的
问题( C )
A.焦虑 B害羞 C.依赖
D.易生气
3. 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 A )
A.鼓励强化法
B.消退
C.惩罚法
D.代币法
4. 与5-6岁幼儿语言发展指导要点不吻合的是( D )
A.创设积极的阅读环境
B.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C.注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法
D.注重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
示范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行
为治疗的内容(C)
A.阳性强化法 B消退法
C非指导性游戏法 D系统脱敏法
6.接受和鼓励孩子不断增长
的自主性,与孩子积极沟通,弹性的规则,这属于哪一种家庭教养类型( A )
A.权威型 B专制型 C.溺爱
型 D.忽视型
7.刻板性运动在幼儿中最常
见的现象是( D )
A.拔毛 B弹指 C.拍手
D.吮手指
8.幼儿的行为障碍不包括
( D )
A.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
B.刻板性运动障碍
C.社会功
能障D.强迫症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造成儿
童遗尿症的可能原因( C )
A.器质性原因
B.睡眠障
碍 C.家庭教养方式D.强烈
的心理刺激
10.1-2岁婴幼儿的注意是无
意注意占优势,注意时间一般
为( B )
A.1-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
钟
11.下列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的因素中属社会环境因素
的是( A )
A.托幼机构
B.动机
C.先
天素质 D.情绪
12.3-4岁幼儿独立意识逐渐
增强,同时违拗行为也非常强
烈,被称为( D )
A.执拗期
B.自主期
C.叛逆期
D.第一反抗期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留守儿
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C )
A.道德、价值观偏差 B消极退
缩 C.抑郁 D.攻
击逆反
14. 以下属于对立违抗性障
碍的典型表现之一的是
( B )
A.经常退缩 B经常暴怒
C.经常恐惧
D.经常自
伤
15. 4~5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限
为(B)。
A.10小时
B.11~12小时
C.12~13小时
D.14小时
16.以下不属于5-6岁儿童个
性及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是
(B)。
A个性初具雏形 B开始建立
主动性 C性别意识逐渐稳定
D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17.对儿童进行心理评估的时
候,评估人员不能在未征得监
护人的同意的前提下,轻易
泄露评估儿心理行为的评估
结果,这体现了()
A.发展教育性原则
B.综合性
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保密
性原则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诊断
性评估()
A.格赛尔发育量表
B.韦克
斯勒学前儿童智能量表
C.丹佛发育筛查
D.麦考锡儿
童能力表19.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指导追求的是幼儿人格的
认识、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
协调的发展,这体现了
( C )
A.差异性原则
B.渗透性原则
C.整体性发展原则
D.多样性
原则
20. 以下属于强迫症的典型
表现之一的是( A )
A.反复说一句话
B.产生错觉
C.出现幻觉
D.好动
21. 幼儿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 D )
A.焦虑障碍
B.适应障碍
C.儿童抑郁症
D.抽动
障碍
22. 下列适用于筛选检查法
的评估工具为( B )
A.儿童行为调查表
B.丹佛发
展筛选量表 C.婴幼儿智能发
育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23.以下反映锌与儿童精神发
育关系的是(B)。
A甲状腺功能低下 B异食癖
C贫血 D嗜睡症
24.研究发现,因缺乏最后可
能导致贫血的维生素B族中的
(D)。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
生素B6 D维生素B12
相关知识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12353 ====
助力广大学子从容应考!普陀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如何复习《宠物美容》?专业课《宠物美容》考试题目题库及答案+重点知识梳理总结
宠物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docx
一次“动”起来的心理辅导
广宗法院举办心理健康辅导为干警减压
动物营养指导证书考试?
最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 小组心理辅导.pdf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各国如何应对
网址: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1359.html
上一篇: 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下一篇: 老年人抑郁症个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