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普】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

【科普】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

基本知识

1、鱼苗:从鱼卵中孵出来的小鱼,体长7-8毫米,称鱼苗或水花。

2、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也有把这一阶段分成1.5-2厘米的乌子和3厘米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3、一龄鱼种:夏花分塘后至冬天或翌年春天,一般长到10厘米以上称为一龄鱼种。亦称冬片、春片、仔口、新口。

4、二龄鱼种:一龄鱼种再培育一年称二龄鱼种,亦称老口鱼种。


5、水温:指水体的温度,一般用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水表以下50厘米。

(1)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的第一因子。一般来讲,鱼类在1-33℃水温中都能生长,10-15℃为弱度生长期,15-24℃为一般生长期,20-32℃为适宜生长期,24-30℃为最适生长期;水温超过32℃,鱼类摄食明显下降;水温超过33℃,鱼类停止生长;水温超过36℃,鱼类开始死亡。草鱼在27-30℃摄食最旺,低于20℃,生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摄食最旺,低于15℃生长受到抑制。

(2)水温也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水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行病。

6、透明度: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黑白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的深浅程度。

(1)其大小取决于水的混浊度(指水中混有的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2)透明度的测定方法为:将黑白盘缓缓放入水中,当盘上黑白界线模糊时,水面到黑白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用“厘米”表示。

(3) 在鱼类生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米之间。


7、酸碱度:又称PH值,它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水化因子和生态因子。

(1)在常温下,PH<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2)对于水产养殖而言,PH=7.5-8.0的微碱性条件下是大多数鱼类获得稳产、高产较为理想的酸碱度。

(3)在没有外来废水污染的情况下,PH值主要受光照、水温、有机物的含量影响。

8、溶解氧:又称溶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通常简记为DO,单位为mg/L(毫克每升)。

9、氨态氮:又称氨氮,是鱼类等水生动物主要代谢物及有机质氧化分解的产物。

(1)氨态氮包括离子氨和分子氨,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较易吸收的氮肥;分子氨的毒性较强,对于水产养殖而言,分子氨应低于0.2mg/L。

(2)分子氨和离子氨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值和水温;PH值越小,水温越低,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PH<7.0时,氨态氮几乎无毒;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所以,如果氨氮已经超标,千万不要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否则,易引起氨氮中毒。

(3)氨氮中毒特点:没有季节,没有昼夜,没有天气好坏之分;但多见于成鱼池、高产池、密养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4)氨氮中毒症状: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游动迟缓,麻痹乏力;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动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氨氮中毒后,开启增氧机,池鱼四散回避,不敢靠近。撒泼增氧剂,浮游鱼群仍毫无反应。

10、亚硝酸盐: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时可进一步氧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当溶氧不足情况下则生成亚硝酸盐。

(1)亚硝酸盐主要受水温,PH值和溶解氧影响,水温越高,PH值越大,溶解氧越高,则亚硝酸盐的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2)对于水产养殖而言,亚硝酸盐应低于0.1mg/L。

(3)亚硝酸盐中毒一般为慢性反应,表现为摄食量下降,鳃丝及鳃盖内表面血管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体力衰退,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背部底面呈黄色,某些代谢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将导致死亡。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体中,草鱼会发生出血病。

(4)控制亚硝酸盐超量的方法同控制氨氮超量的方法。

11、摄食性鱼类:指能直接吞食饵料的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青鱼等。


12、滤食性鱼类:指不能直接吞食人工饵料,只能摄取水中的饲料粉末和浮游生物的鱼类,主要指花鲢和白鲢。

13、饲料系数:指生产1千克鱼所需要的饲料量。如饲料系数为2.0,代表吃2千克饲料长1千克鱼。

14、投饵率:100千克鱼吃多少饲料,用百分之几表示。如:投饵率为3%表示100千克鱼吃3千克饲料。

15、三防:指防浮头泛池,防敌害侵扰,防洪涝逃鱼。

16、四消:指池塘消毒,鱼种消毒,水体消毒,食场、饵料、工具消毒。

17、八字精养法:1958年,我国池塘养鱼工作者将复杂的养鱼生态系统进行简化和提炼,形成了“水、种、饵 、密、混、轮、防、管”八个要素,形成了概念模型,简称“八字精养法”。

18、肥、活、嫩、爽:这四个指标为水质的感官指标。

(1)肥:是指水中的浮游生物含量多,池水呈黄褐色和绿色,饲料养鱼与肥水养鱼不同,水质要求不要太肥,透明度在25-40厘米为宜。

(2)活:是指水体在活动,水色早、晚有变化,早上淡,下午浓,俗称“早青晚绿”。

(3)嫩:是指水体肥而不老,易消化的浮游生物种类多,水面有光泽,看起来比较舒展,不凝重。

(4)“爽”:是指水质清爽,无浑浊感,水体不清爽是鱼浮头,泛池的主要原因。


19、四看:四看是指“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情况”。四看是投饵量的现场确定标准,投饵时应遵照执行。

(1)看水温:水温10℃以上即可开食,15℃以上可开始投嫩草、粉碎的贝类和少量配合饲料,水温20℃以上,可逐渐加大投料量,在鱼类发病水温和季节时应限制投料。

(2) 看水色:池塘水色以“肥、活、嫩、爽”为好,可正常投饵。

(3)看天气:天气晴朗,池水溶氧条件好,应多投,而阴雨天溶氧条件差,则少投。

(4)看鱼类吃食情况:投料时根据鱼群争食情况适当调整投料时间和投料量,并借正常情况下早上10点鱼群争食情况判断水质的优劣。

20、五定:五定是指“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查”。做好这“五定”是池鱼丰产的重要措施。

(1) 定质:是指投喂的饲料要新鲜、适口,营养平衡,不含病原体和有毒物质。在生产中,一定要选择优质饲料,不可随意变动饲料配方。

(2)定量:是根据鱼体大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适当均匀投喂饲料,不能忽多忽少,每天的投饵量要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投饵30分钟左右为宜。

(3)定时:指投饵要有一定的时间,应准时投饵。精饲料和配合饲料养殖应根据季节,水温和天气等情况适当调整。高密度养殖投饵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

(4)定位:是指投饵要有固定的位置,使鱼类形成条件反射后方便管理。

(5)定查:指鱼类吃食完毕后,一定要检查残饵情况,以便及时判断鱼的吃食情况,以确定鱼类有无反常行为。

21、匀、好、足:在投饵时,应尽量满足这三个基本条件。

(1) 匀:表示一年中连续不断地投以足够数量的饵料,在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投饵量应相差不大。

(2)好:表示饵料、肥料的质量好。

(3)足:表示施肥投饵量适当,在规定的时间内鱼将饲料吃完,不使鱼过饥或过饱。

△内容源自鱼你同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专业水产知识,去关注可为渔业公众平台

广告投放| 文章投稿 |其他合作

请发邮件至小编邮箱:chhwoter@126.com

精品原创文章

水产品品牌建设路在何方?

当下是水产行业最差的时代,也是水产行业最好的时代

佛山地区加州鲈养殖技术小结

混养模式下甲鱼穿孔病如何防治?

选择好品种,高价卖鱼,想亏都难

饲料继去年涨价之后,今年再度涨价,那么渔民怎么办?

又是收获季节!这样拉网卖鱼增加卖相,提高利润

最全的鱼塘清淤方法集

【广告位招租】

欢迎留言评论,相互交流!

相关知识

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建议收藏!
科普篇丨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一)
鱼类养殖基础知识.pdf
宠物大赛活动方案及宠物基础知识汇编
最新鱼类养殖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汇编
安进水产技术手册连载——最新水产养殖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汇编(上)
美国大豆工业海洋网箱水产养殖技术近海海水鱼类养殖网箱工程技术手册(四十六)
鱼类增养殖学——第一章 淡水养殖基础知识(78页)
《鱼类增养殖技术》课件——项目四 鱼类生态学基础知识认知.pptx
养殖基础知识.docx

网址: 【科普】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1901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鱼类养殖常识大全
下一篇: 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