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张荣
1. 前言
幼猫多发性神经病变在临床中较少见,这种病变可能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获得性。获得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常见病因包括炎性、感染性、免疫介导性、毒性、代谢性、肿瘤或副肿瘤相关、或特发性(病因不明)。已有报道的猫多发性运动神经病变部分为自限性,部分采用了不同的西药治疗,接受治疗的患猫中有几例在1个月内逐渐恢复,也有几例对药物治疗没有反应,严重者最终因神经系统状况恶化而被安乐或死亡。本文即介绍一例最初表现为双后肢无力,逐渐上行性发展至四肢弛缓性轻瘫、运动不耐受的幼猫,经病史调查、系列血检、MRI及神经电生理等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运动神经病,后经中西结合治疗,最终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过程。
2. 病例基本情况
布偶猫,3月龄,雌性未绝育,免疫不完全,已驱虫。
主诉:3日前放朋友家寄养一周未见异常,接回家后发现不爱走动、双后肢无力,食欲饮欲减退,未见排便排尿,次日外院基础体格检查和X光检查未见显著异常,进行第二针疫苗接种,第3日发现患猫发展至双后肢瘫软、难以支撑站立,转至本院就诊。
3. 临床检查
3.1 一般检查
患猫来院时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可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大部分时间呈趴卧姿势,双后肢存在自主活动但难以站立行走(图1),双前肢可支撑坐起但无力难以保持长时间坐姿。
图1:患猫难以行走,四肢弛缓性轻瘫
神经学检查:姿势反应:双后肢本体感觉定位减弱至消失(图2);双后肢放置反应消失、双前肢放置反应减弱;双后肢单脚跳反应消失、双前肢单脚跳反应减弱;手推车反应减弱;伸肌蹬踏反应减弱;脊髓反射:双后肢屈肌反射消失;双前肢屈肌反射减弱;膝跳反射减弱。触诊:颈背部广泛性椎旁感觉敏感。浅部痛觉评估:减弱。
图2:双后肢本体感觉定位减弱至消失
脑神经评估可见双侧视力正常,威胁反应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眼睑反射正常,舌活动正常,吞咽正常。
根据现有神经学检查结果及一般检查结果,病灶的神经解剖定位于广泛性神经肌肉疾病。
3.2 实验室检查
CBC、生化检查(包括CK),血气等,结果皆无异常。
3.3 心脏彩超检查
未见显著异常。
3.4 MRI检查
头颈部MRI扫查,脑部及颈段脊髓均未见显著异常,椎间盘形态及水合状况良好(图3)。
图3:头颈部T2WI矢状面,未见显著异常。
3.5 神经电生理检查
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显著降低(图4),其中尺神经CMAP波幅为4.070mV(已发表的参考区间:18.8±4.7),胫神经CMAP波幅为3.750mV(已发表的参考区间:20.9±3.4),提示存在轴索损害。
图4:F波检测。左:尺神经;右:胫神经
F波出现率均偏低(图4),提示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存在前角细胞或运动轴索病变,其中胫神经的F波出现率低于尺神经,提示后肢相对前肢更严重。
胫神经F比值(F波潜伏期FL/M波潜伏期ML)为4.7(已发表的参考区间:1.75±0.2),尺神经F比值为6.5(已发表的参考区间:1.80±0.21),均大于参考值,表明神经近端受累更严重。
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降低(图5),其中尺神经MNCV为51.3m/s(已发表的参考区间:120.0±24.4),胫神经MNCV为71.9m/s(已发表的参考区间:101.4±12.9),提示存在髓鞘的损害。
图5: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左:尺神经;右:胫神经
尺神经和胫神经在近端刺激时M波波幅比在远端刺激时降低 50% 以上(图5),提示存在部分运动神经传导阻滞。
尺神经和胫神经的重复电刺激正常(图6),无波幅降低,据此排除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图6:重复电刺激检测。左:尺神经;右:胫神经
4. 诊断
根据该病例的病史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患猫目前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障碍、感觉完好,其中双后肢相比双前肢运动神经传导障碍更为严重,且外周神经损伤部位以轴索损害为主,初步诊断为多发性运动神经病,主要怀疑为免疫介导性或特发性。
5. 治疗与转归
经与饲主沟通,尝试采取中西结合疗法,暂按免疫介导性多发性运动神经病变进行治疗。治疗前3日,每日给予泼尼松(按2mg/KG,BID,PO)、甲钴胺(0.5mg/只,SID,PO)、VB1、VB12、复合VB、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隔两日针灸1次,针刺选穴:腰百会、膀胱俞、双侧足三里、双侧曲池、四肢趾间穴(图7)。治疗3日后,患猫能够自行排便排尿,逐渐恢复进食饮水,四肢瘫软情况未见进一步恶化,患猫活跃度稍有改善。治疗第4日开始加服环孢素(按5mg/kg,SID,PO)。患猫在治疗第4-5日期间四肢瘫软情况显著改善,且活跃度持续改善。至第5日,患猫基本恢复趾行步态(图8)。回家继续服药7日后停药。停药1个月、2个月后随访,主诉猫咪一切正常,未见复发迹象。
图7:针灸治疗。
图8:患猫恢复正常趾行步态。
6. 讨论
本报告中的患猫表现为急性上行性对称性四肢弛缓性轻瘫,伴随屈肌反射显著减弱、感觉保留(存在浅部痛觉及深部痛觉)、脑神经评估正常,这种临床表现与人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亚型非常相似。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人的急性弛缓性轻瘫的最常见病因。GBS最常见的三种亚型包括:①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为脱髓鞘病变,累及神经根和外周运动神经及外周感觉神经。②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为轴索病变,可累及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运动神经。③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N),为轴索病变,累及神经根和外周运动神经和外周感觉神经。此外还包括一些症状表现不典型的亚型,如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急性泛自主神经病、急性感觉神经病等。
除本文所记录的患猫的临床症状外,另有文献对5例幼猫多发性运动神经病进行了报道,这5例幼猫首次出现临床表现的年龄从 3 个月到 1 岁不等,临床表现包括全身肌肉萎缩和更严重的后肢肌肉萎缩。所有患猫都很聪明、警觉、反应灵敏。其中4只猫行走无力,1只猫无法行走。所有可行走的猫均为蹲姿,呈掌行和跖行姿势,头尾低垂。患猫们经常在行走几步后便坐下或趴下。受影响最严重的猫常将头靠在前肢爪子上,并间歇性地表现出颈部腹侧屈曲。脑神经异常包括威胁反应减弱、眼睑反射减弱和呕吐反射减弱。4 只猫的四肢姿势反应均减弱,1 只猫的前肢反应减弱、后肢反应消失。脊髓反射及皮肌反射在所有猫中均减弱至消失。触诊肌肉骨骼系统或四肢关节屈伸时无明显疼痛。全部患猫的神经解剖学定位均为全身性神经肌肉疾病。
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更精确的病灶定位(即神经根、轴索、轴索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等)常需借助神经电生理检查,同时神经电生理还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外周神经活检取样。本文报道的患猫的神经电生理诊断结果与人类AMAN的电生理结果非常相似。在本病例中,CMAP 波幅降低表明存在轴索损害。反映髓鞘完整性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也明显降低,提示同时存在髓鞘损害。对F波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精确病灶位于近端外周神经还是远端。F 波是评估腹侧神经根(运动)的一种手段。在外周神经疾病中,为了评估病变的相对分布,可以计算F比值,如果该比值大于参考值,则表明神经近端受累更严重,如本文所报道的患猫F比值大于参考值。因此,这些发现证明了病变在近端较远端更严重。
对于该病的治疗,在已发表的报告中,许多病例被描述为具有自限性的特性但有复发的可能性。各个报告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西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类固醇,但缺乏证据证明这些药物在这些情况下的功效或作用。本病例治疗方案为针灸结合口服泼尼松、环孢素、补充维生素B1、B12等。治疗仅4日即见显著改善,且在2个月后回访,该猫一切正常,未见复发迹象。但由于本报告仅报道了这一例病例的治疗,受样本量限制,无法进一步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整体有效率如何,但临床中若遇到疑似此类疾病且未见自愈迹象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略
注:本文版权归"宠物医师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联系本站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宠物医师网"。
今日精彩课程
《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
猫巨结肠病例在临床并不少见,因其反复发作让医师和家长都很无奈。正确及时的治疗可以减少动物痛苦,改善动物生活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宠物医师网2023下半年实操课程
点击图片详细了解您感兴趣的课程!
相关知识
一例幼猫多发性运动神经病的电生理诊断及中西结合治疗
猫咪生命的定时炸弹,猫肥厚性心肌病与动脉血栓,中西结合疗法救治,1+1>2!
一例猫肥厚型心肌病并发瘫痪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例猫中枢神经疾病的中医治疗
一例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DR诊断一例猫十二指肠异物
一例犬瓣膜病引起肺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无相关性的两只犬的多发性自体免疫性皮肤病:落叶型天疱疮和全身型盘状红斑狼疮
一例幼犬暴饮暴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报告
一例犬库兴氏综合症病例诊断
网址: 一例幼猫多发性运动神经病的电生理诊断及中西结合治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5855.html
上一篇: 狗狗得了脑炎、脑部受损时该怎么办 |
下一篇: 猫咪不吃不喝四肢无力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