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猫咪经济学

猫咪经济学

张怡微

春天是猫狗生育高峰,许多人都注意到,小区里又多了许多命运难测的小家伙。好心人将它们的照片放上网,清洗除虫之后,好看的那些很快会被人领走。在圈内普遍鼓励领养代替购买的风潮之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心这些野外的小生命。现如今到底是养猫的人多,还是养狗的人多?日本宠物食品协会的“犬猫饲育实态调查”统计,2011年日本家狗数目比家猫多233万只,可到了2015年,两者差距已经缩减至4万只。中国的情况也相似的,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说,中国养狗的人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5530万)和巴西(3570万),共有2740万只宠物狗。中国养猫的人数世界第二,有5810万只宠物猫(美国为8060万只)。截至2014年,全国大约3000万户城市家庭(占全国总数的近7%)在养狗。养猫的比例为2%。但近年来随着猫文化的传播不断扩大,养猫的人正在逐步增多。

据报载,根据关西大学荣誉教授宫本胜浩计算,日本在2015年由猫带来的收益高达2兆3162亿日元。“猫经济”正日益成为繁荣的新兴产业,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网红猫已经成为了比网红人更讨喜的网络名流。其实早在2006年,日本和歌山县贵志车站就有一只国民小猫叫做“小玉”,担任了原本车站驻员的工作,成为猫站长,负责招呼客人。小玉的人气爆棚,2014年为和歌山电铁创下了223万人次的客流量。不但带来大批游客,有关它和车站的周边商品热销,甚至有意大利的制作人为其拍摄纪录片。2015年小玉逝世,享年16岁,小玉如今又有了接班猫……猫经济(nekonomics)正是由小玉创造的新词汇。“neko”在日语中即是猫,用以形容以猫为主角的一个新型经济产业。

去过台湾的观光客都知道,台湾也有繁盛的猫文化。猴硐猫街位于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猴硐,在猴硐车站周边,2009年底被政府新规划为观光景点,曾在2013年11月与日本两大猫岛、美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并列,被美国CNN评选为“世界六大赏猫景点”。既然是景点,就必然与观光产业联系在一起。2014年,猴硐猫街爆出流浪猫其实无人照管,猫病了无人医治、死后被随意丢弃于基隆河的丑闻。但这股风潮依然强劲,只要是打着“猫”主题的咖啡馆、餐厅,都会有热情的猫奴们光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遍地都是的Hello Kitty与哆啦A梦同样是日本“猫经济”的一部分。

咖啡馆店猫像小玉站长一样,成为一种柔性的流行商业符号,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中的许多商户,其周边效应甚至可以扩展至猫饮食、猫摄影、猫玩具、猫医疗。酷爱猫咪的日本人,自然为猫打造了更为全面的产业链。2014年日本出版社出版的猫杂志就有86本宠物写真,比2013年多一倍,其中猫写真数目比狗更多。日本杂志《猫和日》的总编辑宫田玲子就表示,狗奴通常有特别喜欢的狗种,但猫奴则喜欢所有种类的猫,便成为猫杂志比狗杂志多的原因。正是因为看准了发展势头,玛氏、雀巢、宝洁和高露洁在过去几年间被利润所吸引,争先恐后地挤进中国市场。明特尔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宠物食品市场,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估计总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约合325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达30%。

然而有了产业,自然就有真伪。有钱赚,就有不法之徒,有饮食,就有食品安全问题,于是就有了假猫粮、假猫药、猫诱食剂,甚至猫的过度医疗……随意打开淘宝就可以看到品种猫的售价介于几千到几万元之间不等。上门为猫节育的价格也是浮动极大。许多猫粮零售商都打着验证标示,力图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宠物不会说话,没有人会知道真相。更可怕的是,正由于没有价格规范,宠物医院乱收费价格严重,给猫狗看病比人还贵几乎已成为业界常识。养猫养狗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却没有出台过任何价格标准,相关从业者几乎是随宠物经济的发展而“躺着赚”。不仅如此,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宠物过度医疗的问题十分严重。譬如小猫明明只是尿路感染吃药打针就能好,黑心医院非要插尿管导致猫咪尿路大出血死亡,到了事故责任认定时,同样没有任何说法,因为动物不是人,死了也就死了,还会被对动物没有感知的人们认为小题大做。大多数情况,除了协商以外,动物主人只能自认倒霉了事。付出大笔医疗费用,失去有如家人一般的宠物,却对无良兽医无可奈何。如今宠物产业已经成为了难以忽略的经济力量,据市场调研公司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研究,预计到2019年,中国宠物护理行业将增长50%以上,达到158亿元,将迅速超越全球最大市场美国——其2015年的增长率仅为4%。但在“猫经济”看似繁荣的现象背后,其实有很大的灰色地带。

从世界范围来看,“猫文化”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东西方还不尽相同。Robert Darnton写过一本书叫做《猫大屠杀》,写到了法国18世纪一些虐猫的仪式及文学记载。“杀猫为文学提供了一个常见的主题,从17世纪初西班牙的《堂吉诃德》到19世纪末法国的《萌芽》。文学作品描写残害动物,那绝不是少数神经病作家发泄虐待心理的幻想成果,而是表达大众文化的一股伏流。”人类应当如何对待动物,一直都是颇有争议的议题。一方面驯养总是残忍的,它似乎违背了动物天性。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作主张为其改变生物的生存习惯,考验的是动物伦理与生命价值的社会文明观念。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在乎人应该如何对待动物,如此敏感于人是否伤害动物。但另一方面,人心似乎永远是最大的恶魔,本来动物就不应该为人的贪念而牺牲,虽然它们始终以各种方式死于人之恶念。■

(作者系青年作家)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猫咪经济学”席卷日本
小猫咪,大作用,中国的“猫咪经济学”
猫咪成日本经济学新贵 喵星人身价3年涨6成
孤独经济学
胡艺珂:幼犬效应的行为经济学
十张图带你解读猫咪经济的发展概况 “猫咪经济学”一片火热
猫咪经济学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官网是:http:/www.naes.net.cn/
情感消费时代,你要懂猫猫狗狗萌宠经济学
猫奴经济学

网址: 猫咪经济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3907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世界杂志猫咪,2007/1/
下一篇: 宠物世界杂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