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长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敏锐的思维、开阔的眼界以及更加美好的未来。尤其是孩子有了独立生存和思考的能力是最让父母欣慰的,其实孩子的独立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浓缩起来3句话就能说明白。
第一: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有一项调查,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付出最多的父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属于包揽型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到上学、成家、立业等等一系列的人生过程,都离不开父母的指点和帮助。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只要父母健在,他会一直有很多很多的爱。但是这样的孩子又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就像剪掉翅膀的小鸟一样,失去了飞得更高的机会。
父母要懂得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限制,不要经常否定孩子,对孩子说“不”,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做选择,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干扰孩子的选择。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才能够通过思考能力的锻炼,形成独立的性格。
第二:正视失败这件事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至理名言,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出镜率最高的一句名言了。现在的孩子们从出生就得到家里满满的爱,如果爷爷奶奶带孩子,更是溺爱的偏多。如果孩子的生长环境都是顺从和满足,那么孩子无论是从和小朋友开始相处,还是上学,一定是情绪经常崩溃的,因为他经不起打击,更经不起失败。
我们成年人都懂得,生活中乃至工作中失败的事情经常有,但是对于孩子,如果不明白失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那么他很容易变的自卑、胆怯。举个例子,孩子在学校考试没有考到第一名或者理想的成绩,老师批评了,或者同学们嘲笑了,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助孩子理解失败的积极意义,也是一味的埋怨和数落,孩子会逐渐对学习还有自己失去信心。父母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失败,而正是因为每一次的失败,才能让你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离下一次的成功更进了一步。从正面解读失败的意义,能让孩子更加坦然面对自己,并且越来越勇敢。
第三:勇敢地接受挫折
我们的育儿专家经常提醒父母,要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什么是“挫折教育”呢?还在婴儿的时候呢,要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孩子到了幼儿阶段,要给孩子立规矩,孩子到了学龄阶段,要对孩子进行克制教育。通过对孩子欲望的抑制,从而达到让孩子在遇到不满意的时候,学会处理和接受自己的情绪变化,提高孩子处理挫折问题的能力。“挫折教育”还能够提高孩子的逆商,让孩子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挫折事件。
真正的成长,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心中的人,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并懂得独立生存的意义和带给他们的人生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培养孩子独立性:有效策略减少孩子依赖性
如何通过日常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跳出儿童独立性培养的误区
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从尊重开始
如何在亲子旅行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掌握这三点,轻松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不是自己玩,自己睡觉
怎样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这几点一定要早培养!
孩子的独立性要如何教育
网址: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无需太啰嗦,家长铭记这3句话足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45754.html
上一篇: 想要培养孩子独立性,爸妈可以从这 |
下一篇: 夏校=烧钱?留学背景提升到底有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