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长尾雉
中 文 名:白冠长尾雉
拉丁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
别 名:翟鸡、长尾鸡、山雉、地鸡
科 属:雉科、长尾雉属
形态特征:
翅上覆羽呈白色,羽缘呈褐色;下体栗褐色,胸部的两肋具粗大白斑。雄性头顶、颌部、颈及颈后呈白色;面部具一带状黑色区域,延伸到脑后形成环绕头部的黑色环带;眼周较窄的区域无被羽,裸露皮肤为鲜红色;双眼的侧后下方具一白斑,整个头部黑白相间;颈部白色区域和胸部衔接的边界上有一较窄黑色环带。
分布范围:
中国中部及东部。栖息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为喜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多沟谷悬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有时可上到海拔2000-2600米的高度。
繁殖方式:繁殖期为3-5月,筑巢于地面上,每窝产卵6-10枚,孵化期24-25天。
保护现状:
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濒危(EN);
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物种。
相关知识
白冠长尾雉是几级保护动物
尾羽最长的鸟—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我的家在哪里
40年后 白冠长尾雉再现雪宝山→
认真科普:“珍禽”长尾雉
重庆日报:野性的呼唤!白冠长尾雉在回归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研究
白颈长尾雉
什么是白颈长尾雉
祁门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中隐士”白颈长尾雉
网址: 动物科普 白冠长尾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56441.html
上一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栖息白 |
下一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