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是私有制基础的市场经济,私有制经济,正如在漫长历史长河里所证明的,必然引起两极分化,最终带来自己体系的崩溃。
这可能讲的还不清楚。其原理如下,私有制经济中,参与者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即使初始状态是平均的,由于参与者能力天赋不同,其收入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强者恒强,而出现的收入差异还会随着世代更替而固定强化起来,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出现严重的两及分化,引起社会革命。
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遏制的话,局势会发展得非常快,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会想方设法地避免这个最终结局。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引起的大萧条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办法来延缓两极分化的进行。
其实这是徒劳的,相似的办法在中国古代就实行过,中国古代为了遏制土地兼并的进行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均田制政策,虽带来了一时繁荣,但最终是不能成功。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国家干预是第二位的,国家干预无论如何也不会终止市场带来的两极分化的进行,只能延缓它。并
尽管如此,初期的国家干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很快,这不仅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有了计划,更重要的两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和资本主义扩张新方式的发现。在这两点支撑下,国家干预才会有效果。
国家干预要求扩大政府支出,实行赤字经济。以政府支出形成市场需求,维持供求平衡,熨平经济波动。财力支撑在于经济的不断发展。
为什么国家需要扩大市场需求呢?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根本无法克服的。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压低工人工资,以取得最大利益。但是工人阶级才是需求的主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生经济危机,生产者被迫销毁多余的产品,扩大新市场,深入利用旧市场。寻找需求,以期达到生产需求的重新平衡。经济危机就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
这一规律在上世纪大萧条时期被打破,当有效“需求”不足被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时,政府想到了要靠国家的力量弥补需求的空档。但是人民需求没提高的问题一点也没有解决。
政府的赤字经济政策对政府的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面靠经济的增长解决,另一方面靠发行国债,制造通货膨胀来解决。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西方发达国家遭遇石油危机,经济增长减缓的情况下,它们更加倾向于通过通货膨胀,发行国债的办法度过危机。以后每一次经济危机发生,政府都企图通过国家干预来对抗危机,这些都需要扩大政府支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自从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就连绵不断,国债总额在不断增加。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仅是国家干预程度上有所不同,对国家干预的办法并没有根本分歧。通货膨胀的后果当然是由人民负担,而且通话膨胀本身就加剧两极分化的发展,从而削弱来自人民的需求。这将使政府付出更大的弥补“有效需求“的代价。
这是种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显而易见:政府会被巨额的债务压垮。
然而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政府仍然有牌可出:实行金融战略,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搞虚拟经济。其实这是有内在逻辑的,两极分化的情况下,有钱人财富迅速增加,但需求很少,尽管他们拼命消费。难道这些精明人肯将财富放在银行里睡大觉吗?他们觊觎一种可以不劳动却能带来滚滚财源的赚钱方式,使自己即使不劳动也可以使财富增值的方式。这种方式自然就是投资金融市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股市的超常发展,一直联系到现在的次贷危机。股市的繁荣会带来经济的虚假繁荣,对不劳而获的狂热追求当然也会延缓人们寻求改变这种经济秩序的行动,这是资本主义政府乐于见到的。
不仅如此,人民需求不足还可以通过一种方式掩盖,即发展信贷。收入一百,信贷一百相当于把需求扩大了一倍。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把信贷当做应付危机的拿手好戏。但是问题是贷款是需要还的,这在将来会更加压缩人们的需求。而一旦信贷过度,人们无力还债,资本主义国家就会陷入困境。
没有实际经济增长为背景的信贷刺激和金融发展都将催生经济泡沫。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在防止泡沫的角度来发展经济,反而经济发展依赖泡沫发展,指望泡沫可以持续得更久一些。当一个泡沫破裂后,政府的措施只不过是吹起另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掩盖泡沫破裂的影响。这无疑是没有出路的,然而我们任何一个人也想不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还有什么 别的方式来赢得经济增长。
当政府玩弄的把戏招数用尽,情况就很明了了。政府积累了巨额债务,经济危机发生一次,政府债务就加高一层。政府债务的增加削弱市场对政府干预的信心。政府债务越多,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弱。当政府的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对市场的调控作用就会消失。人们面临的状况就与29年的大萧条类似。不同的是政府已经无力拯救经济了。
现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忧虑这一点,指出政府债务的持续增加将使其最终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债务利息。这当然对,但不够 ,当这种情况出现了,后果将是什么呢?他们是不敢想的,也是不相信的。
政府将被债务压垮,那么谁购买他们的债务呢?当然是有产阶级,无产阶级恐怕没有能力购买什么国债等金融产品。有产阶级与政府关系会更加紧张。国债投资者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会免除政府的债务,另一方面,不免除政府债务经济就无法发展,他们害怕政府垮台,然而就算政府债务免除了,难道它不会再积累起来吗?难道到时候政府还要被免除债务吗?最终政府将令人失望,被人们抛弃。只有无产阶级,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在其掌权后必然废除债务,这当然会引起剧烈反抗,引起革命。届时资本主义苦心经营的一切就将不复存在。
相关文章
“吊丝”一词爆红网络 彰显社会分层后的集体焦虑是哪一家的“政府行为”?——武汉“黑监狱”控告团第8号公告汪洋“蛋糕论”被误解了吗?——一个青年学子对“蛋糕”的认识周新城:关于两极分化问题的几点思考是“穷怕了”还是资改的罪孽潘毅:改革的十字路口:转向社会经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续6)普华永道美女硕士猝死,暴露私营经济严重的剥削性批判摒弃私有化才是真正的反腐败、争民主、求自由委员长的“五个不搞”,关键是“不搞私有化”忠言:企图将弱势的农民矮化固化才是真正悲剧!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