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刘磊,李福昌:肉兔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刘磊,李福昌:肉兔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刘磊, 李福昌. 肉兔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32(10): 4765-4769

肉兔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刘磊 , 李福昌

摘要: 家兔营养需要量研究起步晚,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加快了肉兔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其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纤维及其组分和氨基酸在肉兔饲粮中的需要量逐渐确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肉兔能量、蛋白质、脂肪、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洗洗涤纤维、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和苏氨酸等方面需要量的研究,用于指导肉兔生产和饲粮配制。

关键词: 肉兔营养需要量消化能蛋白质纤维

肉兔是我国养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家兔饲养总量的60%以上。我国肉兔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迎来快速发展,目前兔肉年产量已突破60万t,居世界第一。近20年来,国内外先后对猪、鸡、牛、羊的营养代谢、营养需要及营养供应量进行了研究,并已在生产中大量应用。但有关家兔营养需要量的研究不仅少见,而且大多陈旧,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规模化养兔业需要,这极大地制约着肉兔生产。因此,对肉兔营养需要量进行研究将会极大提高肉兔养殖科技水平,对肉兔生产者的原料供应、饲粮配方设计和肉兔标准化饲养均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1 能量需要量

能量对动物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家兔的能量需要常用饲粮消化能水平表示。在早期,NRC(1977) [ 1] 建议生长兔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0.46 MJ/kg,在De Blas等 [ 2] 所编写的《家兔营养》中建议集约化养殖育肥兔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0.2 MJ/kg。对于新西兰肉兔,饲粮能量水平对新西兰生长兔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盲肠发酵和肉品质有影响,以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能量水平对屠宰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断奶至2月龄和2月龄至出栏新西兰肉兔饲粮适宜消化能水平均为10.46 MJ/kg [ 3] 。对于齐卡肉兔配套系,生长期肉兔饲粮适宜消化能水平为11.7 MJ/kg [ 4] 。以上对于饲粮消化能水平的研究结果说明不同饲养模式、不同品种或品系对于消化能的需求不同。此外,生长肉兔消化能需求还受到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影响。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3.5%、消化能水平为9.62 MJ/kg时,生长肉兔有最佳的生长性能 [ 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6%、消化能水平为10.46 MJ/kg时,生长兔可以获得最佳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 [ 6]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6.2%、消化能水平为10.8 MJ/kg时,肉兔能够获得最佳肉品产量 [ 7] 。故生长肉兔饲粮中消化能水平应充分考虑到能量蛋白质比。

在繁殖肉兔上,通过分析种公兔精液品质、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生殖激素水平等方面,得出新西兰白兔公兔饲粮适宜的消化能水平为10.46 MJ/kg [ 8] ;通过分析新西兰妊娠母兔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得出妊娠期经产母兔饲粮适宜消化能水平为9.45~10.48 MJ/kg [ 9- 10] 时,母兔的繁殖力、断奶窝重、仔兔断奶个体重及成活率均较高,过高的能量水平反而不利于泌乳母兔生产。Pascual等 [ 11] 研究表明,饲粮能量水平对加利福尼亚泌乳母兔繁殖性能有影响,以谷物淀粉为主要能量来源,相同纤维含量和不同消化能水平条件下,高淀粉饲粮能提高初产兔的泌乳期体重和消化能摄取量,但不能提高产仔性能,并可能诱导妊娠母兔过度肥胖。

2 蛋白质需要量

目前,家兔的蛋白质需要多用粗蛋白质占饲粮百分含量表示。NRC(1977) [ 1] 建议生长兔蛋白质需要量为16%。《家兔营养》 [ 2] 中建议集约化养殖模式下育肥兔蛋白质需要量为15% [ 2] 。单从生长速度上考虑,饲粮粗蛋白质含量在16.4%时可满足生长期试验兔最大生长需要 [ 12] 。饲粮蛋白质含量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免疫力及蛋白酶活性均有影响,以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营养物质利用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屠宰性状、肉品质和蛋白酶活性等,断奶至2月龄和2月龄至出栏肉兔饲粮适宜粗蛋白质含量均为16% [ 13] 。对于齐卡肉兔配套系,饲粮适宜粗蛋白质含量为17%~18% [ 4] 。杜双和 [ 14] 分析了家兔的蛋白质需要量,指出生长兔饲粮适宜粗蛋白质含量为15%~16%,妊娠兔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5%~16%时可满足需要,哺乳母兔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6%时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而公兔的蛋白质需要量则介于17%~20%。以泌乳期母兔的体重状况及仔兔状况作为评价指标,泌乳期母兔饲粮粗蛋白质含量应在17.5%~18.0% [ 2, 15] ,但当饲粮中使用较多苜蓿时,饲粮应含19%的粗蛋白质 [ 16] 。国内饲料生产企业中,生长肉兔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普遍比泌乳母兔饲粮低1%~2%。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双重压力使低蛋白质饲粮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猪禽上已经有大量研究,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并补充氨基酸模式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减少了氮的排放。低蛋白质饲粮在肉兔上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家兔为草食性动物,喜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有助于维护家兔的肠道健康,值得去研究和应用。

3 脂肪需要量

除少量必需脂肪酸外,家兔对脂肪无特殊需要,因此有关家兔脂肪需要量的研究不多。家兔饲养中所用饲粮通常是低能饲粮,故饲粮中不添加纯脂肪或油,粗脂肪含量一般不超过30~35 g/kg。陈萍 [ 17] 通过分析肉兔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盲肠发酵、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数等,得出断奶至2月龄肉兔饲粮油脂适宜添加量为2%,2~3月龄肉兔饲粮油脂适宜添加量为3%。NRC(1977) [ 1] 给出的生长兔、妊娠母兔和泌乳母兔脂肪需要量均为2%。但也有研究发现,增加饲粮中粗脂肪含量没有影响到肉兔的生长发育,当饲粮粗脂肪含量为60和100 g/kg时,反而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摄入量,从而降低了饲料转化率 [ 18] 。笔者认为,对于当前肉兔的脂肪需求量,应当考虑到季节的差异,在夏季应稍加或不加油脂,降低饲粮粗脂肪含量以提高肉兔的采食量;在冬季应适当添加油脂,提高饲粮粗脂肪含量。

4 纤维及其组分需要量

纤维对肉兔来说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而且对调控其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纤维是个粗略感念,包括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在内的纤维组分已成为畜禽纤维营养的重要指标。当35(断奶)~65日龄生长肉兔饲粮粗纤维含量为14.32%~18.46%时,肉兔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胃肠道和免疫器官发育到达到了最优值 [ 19] 。从盲肠菌群多样性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指标上看,肉兔饲粮适宜粗纤维含量为12% [ 20] 。从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肠道发育指标上看,生长肉兔饲粮适宜粗纤维含量为16% [ 20- 21] 。同一粗纤维含量下饲粮NDF水平显著影响生长肉兔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免疫力及盲肠发酵,断奶至2月龄肉兔饲粮NDF水平以30%~33%为宜,2~3月龄肉兔饲粮NDF水平以27%~30%为宜 [ 22] 。饲粮NDF水平对泌乳母兔繁殖性能、血清生化和生殖激素指标也有影响,泌乳期肉兔饲粮中NDF适宜水平为27%~30% [ 23- 24] 。在饲粮配方中调整NDF水平时也应考虑到淀粉含量,饲粮NDF与淀粉的比例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盲肠发酵、肠道黏膜发育、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均有影响。饲粮NDF与淀粉比例为1.9时,家兔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肠道菌群分布较合理 [ 25] 。饲粮ADF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肉兔的生产性能、氮代谢、胃肠道发育、小肠消化酶活性及盲肠发酵均有影响,断奶至2月龄肉兔饲粮ADF水平以19%~22%为宜,以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为主要评价指标时,2~3月龄肉兔饲粮适宜ADF水平为16%~19% [ 26] 。肉兔的肠道问题多发,饲粮中粗纤维含量的高低对家兔肠道健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研究肉兔的纤维需要量时,肠道健康、肠道发育、肠道微生物、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是首选考虑指标。

5 氨基酸需要量

当前肉兔对饲粮中氨基酸需求主要是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含硫氨基酸)、精氨酸和苏氨酸等。赖氨酸是肉兔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也是肉兔生产者和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一种氨基酸。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赖氨酸有利于提高肉兔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断奶至90日龄生长肉兔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为0.75%,妊娠期为1.10%,泌乳期为0.95%,整个繁殖期为0.95%,种公兔则为0.70% [ 27- 29] 。在《家兔营养》 [ 2] 中推荐集约化养殖育肥兔的总赖氨酸需要量为0.70%,繁殖母兔为0.81% [ 2] 。肉兔饲粮中适宜赖氨酸水平受到其他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张晴波 [ 30] 研究证实,肉兔饲粮中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的适宜比例为1.00 : 0.76。

除赖氨酸外,肉兔饲粮中也缺乏蛋氨酸,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生长肉兔的生产性能、氮代谢、免疫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激素含量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基因表达均有影响,断奶至2月龄肉兔饲粮适宜蛋氨酸添加水平为0.4%(饲粮蛋氨酸总水平为0.85%),2~3月龄肉兔适宜蛋氨酸添加水平为0.2%~0.4%(饲粮蛋氨酸总水平为0.65%~0.85%) [ 31] 。NRC(1977) [ 1] 和其他研究者 [ 32- 33] 建议生长肉兔对饲粮中蛋氨酸+胱氨酸总需要量为0.6%~0.7%。

对于精氨酸的研究在家禽、猪、反刍动物上比较多,在家兔中的研究较少,但精氨酸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了肉兔生产者的兴趣。在生长肉兔上,饲粮中添加0.2%的精氨酸(饲粮精氨酸总水平为1.15%)对肉兔的生长性能、氮代谢、免疫性能以及 IGF -Ⅰ mRNA表达量均有影响 [ 34] 。在繁殖母兔上,饲粮中添加不同精氨酸水平对母兔的氮代谢、能量代谢、脂肪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指标均有影响,后备-妊娠-泌乳期间,饲粮中精氨酸建议添加量为0.4%(饲粮精氨酸总水平为1.2%) [ 35] 。

饲粮苏氨酸水平对生长肉兔生长发育、免疫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代谢具有影响,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的苏氨酸需要量为0.75%,2~3月龄生长肉兔的苏氨酸需要量为0.74% [ 36] 。在对新西兰生长肉兔的试验中发现,从提高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上看,饲粮中苏氨酸的适宜水平为0.70% [ 37] 。

相对于猪肉、禽肉,兔肉中氨基酸含量更高,而且种类更丰富,众多必需氨基酸必须在饲粮中添加后才能满足肉兔的需求,且许多氨基酸对家兔的作用还需要确定,国内研究者也正对各种氨基酸在家兔饲粮中的添加效果展开研究。

6 小结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对肉兔能量、蛋白质、纤维、脂肪和氨基酸需要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畜禽,比如仅限有限的生理阶段和状况、多为新西兰和加利福尼亚兔的数据等。目前集约化特别是全进全出工厂化肉兔生产的兴起和肉兔配套系的占有率不断提高,都对肉兔营养需要量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肉兔饲粮中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研究范围跨度较大,可能与粗饲料原料的使用有关,本文并未进行总结。今后必须加大肉兔营养需要量研究力度,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我国规模化养兔业的需要,进而提升我国肉兔生产水平。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獭兔、肉兔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动物科技学院2019年6月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十一)
宠物犬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宠物营养研究进展
宠物犬蛋白质营养研究进展
我国宠物饲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宠物犬、猫蛋白质营养研究进展
宠物食品适口性的关键性营养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宠物犬、猫维生素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犬饲料与营养研究的发展

网址: 刘磊,李福昌:肉兔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6652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每日常规摄入热量及水分 .d
下一篇: 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营养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