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高山彩虹”绿尾虹雉

“高山彩虹”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也像孔雀一样,雄性比雌性更漂亮,雄鸟的羽毛由10种不同颜色的锦绣所组成:前额和鼻孔下缘羽簇为深沉的黑色,眼前的裸出部分则为清新高远的天蓝色;头顶和脸下部以及耳羽为亮眼的金属绿色。

雉科家族高能同“雉”辈出,最普及的有为我们提供鸡腿、鸡翅、鸡蛋还打鸣的鸡类,最美丽的有开起屏来傲娇到目中无人的孔雀,还有山鸡、鹌鹑等,拥有世界近1/3的种类,超过一半的种类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雉类王国”之称。不过在这个庞大的“雉类王国”中,有一些小伙伴虽然热度算太高,但也自有其独特气质,比如:绿尾虹雉。

一、绿尾虹雉,大型且美丽

雉科可分为鹑和雉两大类,绿尾虹雉属于雉类,是虹雉属下的一员。虹雉属,总共有三种鸟类,都是根据尾巴的特点来命名的:棕尾虹雉、白尾梢虹雉以及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拉丁学名为:Lophophorus lhuysii,由A. Geoffroy Saint-Hilaire于1866年命名。绿尾虹雉的体长为70-80厘米,体重约为3600克,是雉科中的大型鸟类。

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也像孔雀一样,雄性比雌性更漂亮,雄鸟的羽毛由10种不同颜色的锦绣所组成:前额和鼻孔下缘羽簇为深沉的黑色,眼前的裸出部分则为清新高远的天蓝色;头顶和脸下部以及耳羽为亮眼的金属绿色。

覆盖在颈项上的短的冠羽,从头顶后部耸,造型本就足够出挑,竟还挑选了超有味道的青铜色,来增添配色的神秘感;后颈、颈侧和上背则为红铜色,上体为紫铜色或绿铜色,下背和腰为白色,下体与前额鼻孔相呼应,为大气单纯的黑色,尾部则体现了其“绿尾虹雉”名字的属性,为漂亮的蓝绿色。在林中漫舞徜徉的绿尾虹雉,就象彩虹一样灿烂夺目,虽然不开屏,但美感丝毫不输孔雀。

雌性绿尾虹雉就要低调许多了,上体为深栗色,具有淡白色的纹路和皮黄色的斑点,下背、腰部为白色,眼周裸出的部分颜色近似白色;下体为褐灰色,掺杂有白色的细斑,尾部也没有凸显品种特色,并不是绿色,而是具棕色横斑的暗褐色,整体看上去就是有些“土味”的平平无奇的鸟类了。

雌性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通常栖息于林线以上海拔3000-50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尤其喜欢多陡崖和岩石的高山灌丛和灌丛草甸,冬季常下到3000米左右的林缘灌丛地带活动。

绿尾虹雉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它们的食物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浆果等为主,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则依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主要用强大的嘴挖掘块根和啄食,很少用爪来刨食。

绿尾虹雉呈钩形粗壮有力的喙,也正是为了适应这种生活而进化出来的,这一张嘴不仅前端弯曲呈钩状十分有型,而且很坚固,无论构造还是能力都很像老鹰的嘴,并且它们站着的时候姿态就像雄鹰一样优美雄健,因此绿尾虹雉又被称为“鹰鸡”。

在分布地,绿尾虹雉还被山民们称为“贝母鸡”。原因很简单,经过这些经常和绿尾虹雉打照面的山民观察,它们非常喜欢取食当地名贵的中草药川贝母的球茎,所以便因为“口味”得了这样一个土名。

“贝母鸡”

除此之外,绿尾虹雉还被叫做“火炭鸡”,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把它烤了之后为了纪念它的美味所以送上这样一个名字,原因正相反,因为冬季,绿尾虹雉所生存的高山地区积雪过厚,难以找到砂砾,这时这些鸟儿们竟然“生猛”到去吞吃火炭,因此便得了这样一个名字。

关于“火炭鸡”得名还有另一个说法,这次无关性格而是来自颜色,因为雌性火炭鸡的腹部到下体的羽毛部分十分黝黑,就像是燃烧过的木炭一样。而雄鸟的背部羽毛颜色则如同一簇燃烧的火焰,因此从背面看就像一簇被炭火燃烧的艳丽羽毛。

雄性绿尾虹雉漂亮的羽毛,也只是和其它雄鸟一样,为了吸引异性,给自己寻找更多的交配机会,可以说美得很原始很纯粹了。

绿尾虹雉春夏季喜欢鸣叫, 每到季节,雄鸟常会选择在破晓时站在靠近山顶的突出岩石上鸣叫,叫声雅致、婉转、连绵不断、富于变化,重复发出“guli…”的声音,雌鸟有时也会发出同样的叫声。

雄鸟在炫耀时则会发出“guo-guo-guo”的短叫声,受惊吓时发出的则是低声的“geee”叫声。到了冬季,也会偶尔发出单调的“a…awu, a…awu”声。雌鸟也能发出多种鸣叫声,在浓雾弥漫的群山间传得很远。

二、绿尾虹雉,特有而“濒危”

绿尾虹雉的觅食地多在林缘灌丛草甸地带,常顺着山坡由下而上、边走边觅食,食物种类主要为草玉梅、驴蹄草、报春花、羊芽草、针芽草、锦鸡儿、野葱、苔草等。

绿尾虹雉仅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附近,为我国的特有品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了落实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在许多地区成立了自然保护区。

1963年,在位于西南地区的卧龙山区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那里的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物,其中的珍稀动物不仅有我们所熟知的大熊猫和雪豹,“高山彩虹”绿尾虹雉,也是被保护名单上的一员。

绿尾虹雉是一种特殊的禽类,它体表的羽毛十分艳丽,身姿矫健,根据资料显示,绿尾虹雉不仅是我国特有的而且是濒危物种。

中国特有绝美的鸟类

绿尾虹雉,虽然平时不太经常露面,但任谁看到它们的“颜值”后,都会过目不忘,更会惊讶于原来自然界有色彩如此绚烂的禽类,它的羽毛那么艳丽那么美,却只发现于我国西南部的青海省东南部和甘肃南部山区、以及云南、西藏,四川宝兴、康定、平武等地山区地区有稀疏的分布,属于世界性易危物种。

即使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这样大型的保护区附近的人类聚居区,山民也只是偶尔能看到绿尾虹雉出现。

在每个分布地区绿尾虹雉的种群数量也都是非常少的,例如在甘肃境内的种群数量还不够200只,西藏境内的数量少于100只,四川地区的数量应该是最多的,但种群密度最高也只是每公顷0.1只左右。

1983年在四川省宝兴县夹金山曾针对绿尾虹雉做过专项统计,在50平方千米大小的样方内,发现有绿尾虹雉雄鸟32只、雌鸟34、幼鸟12只,雄雌比例为1:1.08;成幼比例则为5:1;密度1.32只/平方千米。

1984年在北川县和茂汶县交界的茶坪山统计,在45平方千米的样方内,有雄鸟30只、雌鸟34只、幼鸟12只,雄雌比例为1.25:1;成幼比例为4.5:1;密度1.32只/平方千米。

早在1997年,《华盛顿公约》就将绿尾虹雉定义为一级濒危动物,我国更早地在1989年就确定虹雉为一级保护动物。

想要多多观赏到绿尾虹雉美,还是先要从保护它们做起啊。

参考资料:

1、《Lophophorus lhuysii - Chinese Monal  .Oiseaux.net[2014-03-27]》

2、《Chinese Monal Lophophorus lhuysii  .Oriental BIRD IMAGES[2019-05-03]》

3、《 Lophophorus lhuysii A.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66  .ITIS[2019-05-03]》

4、《Lophophorus lhuysii  .The IUCN Red List.2013-02[2014-03-27]》

5、《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 (非雀形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374-375》

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1-02-15]》

7、《 Chinese Monal Lophophorus lhuysii   . Bird Life interantional[2014-03-27]》

8、《它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数量少于200只,见到就是赚到了2021-08-17》

相关知识

天全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图鉴——绿尾虹雉
守护高黎贡山 呵护美丽怒江丨走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尾梢虹雉
云南德宏发现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梢虹雉,管护局:是生态向好的成果
中国雉鸟
白点噪鹛和火尾绿鹛拍摄记
长尾缝叶莺、金头缝叶莺和黑喉缝叶莺哪一种数量最多
每日物种故事
虹泰宠物医院彩虹分院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小鸟有哪些品种、名字

网址: “高山彩虹”绿尾虹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6852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鸟中大熊猫”绿尾虹雉笼养种群翻
下一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现身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