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尾绿鹛(Myzornis pyrrhoura)尽管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目录下(IUCNRedList)的低关注度(LC)物种,但该物种通常相当稀少,罕见于中国,不常见于尼泊尔和缅甸,局部常见于印度,仅常见于不丹的温带地区(del Hoyo 等人,2007年)。
拍鸟圈的绝大多数人对火尾绿鹛有种莫名的喜欢,要说它的颜值,其实个人觉得远不如丽鳾(Sitta formosa),也没有见到那个拍鸟的对丽鳾魂牵梦绕。
江湖盛传冬季在墨脱、春夏在云南怒江州泸水县一个叫风雪垭口的地方有机会拍到它,可实际上采取行动的并不多,或许是因为墨脱在藏南,天高路远路烂,去一次确实不那么容易,而风雪垭口陌生又偏远,大家自然都不愿意去当小白鼠的缘故吧。
白点噪鹛(Ianthocincla bieti )是斑背噪鹛(Ianthocincla lunulata)的姐妹种(它们以前是一家的,后来分开了),它们很像,白点噪鹛略大些,背部的斑点是纯白色的,而斑背噪鹛则带棕色。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物种,白点噪鹛是易危(VU)物种,也是中国一级保护的物种,斑背噪鹛是低关注度(LC)物种,是中国二级保护的物种。
斑背噪鹛是相对罕见的(del Hoyo 等人,2007年),而白点噪鹛则是相当罕见的。以前听说在丽江附近可以拍到白点噪鹛,但后来不在了,目前只在距四川木里县城两个多小时车程的一个村庄有固定的拍摄点。
白点噪鹛是无法和火尾绿鹛比颜值的,因此拍鸟圈并未受到关注。我是拍鸟种的,无论是火尾绿鹛,还是白点噪鹛都绝对值得我专程跑一趟,只是路程太过于遥远了,总下不了决心。
四月初,我在龙苍沟寻找斑翅鹩鹛时,遇到一个成都简阳的鸟友,他主动说刚在丽江拍到白点噪鹛,拍摄距离最近六米不到!从丽江机场到拍摄点所在的村庄自己开车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当天可以打来回的。
我一听就心动了,两个半小时!从西昌到木里县城都要近十个小时呐。
加了鸟导的微信,了解到他喂到一群黑顶噪鹛和眼纹噪鹛指名亚种,其中最多时混有六只白点噪鹛,现在还有一对。
白点噪鹛具有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季去高海拔繁殖,冬季下到 2500 米越冬,要是冬季它不再回到现在的地方越冬,那要拍到它,又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得赶紧行动啊!
于是约了一个对拍鸟种有兴趣的鸟友,他想再约 2 个鸟友,结果人家不太愿意(毕竟白点噪鹛的颜值不高),于是他又加了去风雪垭口拍火尾绿鹛,他查看了地图,说国道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那就出发吧。
4月15日早六点,我们一行四人离开了成都,经 G5 到达攀枝花,驾入传说的攀丽高速,这可惜,所谓的攀丽高速并没有建成,一会就近入老路,那个路啊,窄、转弯半径小、货车多,到晚上11点才到达丽江石头白族乡。
第二天早上,鸟导说白点鹛要 11 点后才来,先带我们去野拍,可惜 3 个小时没有啥收获,鸟况鸟运都不佳,没办法。
10点半,我们到达拍白点噪鹛的地方,看到一个刚成型的鸟棚,但和拍白点鹛没有关系,我们就裸露坐在鸟导指定的位置,前方是一个山沟,6米的距离上有个横杆。鸟导一边吹口哨,一边放虫,很快黑顶噪鹛和橙翅噪鹛就跑来了。
过了一会,一只白点噪鹛就来了,这货就是来吃虫的,低头大快朵颐,没有办法拍啊,只勉强抓到几张它抬头的。
白点噪鹛比黑顶和橙翅个头大,但毕竟敌不寡众,很快就被黑顶噪鹛给赶跑了。
黑顶噪鹛吃饱了就去玩了,鸟导又放了虫,这次下来一对白点噪鹛,一只吃,一只站在横杆上,一梭子战斗就解决了嘛。
白点噪鹛胆子小,一会就走了,鸟导去烧开水。我们坐在那里等其它鸟。
很快就跑来一对眼纹噪鹛,这货比四川亚种的好看,它的个头比黑顶、橙翅、白点更大,因此陆续返回来的黑顶、橙翅只有看得份,白点更可怜,只能躲在树枝上打望。
鸟导说,白点有六只的时候,眼纹是打不过的,但现在就不行咯。
后面再拍也没有啥意思了,同伴到周边去拍其它小鸟去了,看光线不错,我给黑顶和橙翅拍高清数毛照玩。
中午吃过饭,我们就离开了。
两个选择,一个是走山路从丽江直接去泸水,485公里,需要 9 个半小时,路上有丽鳾的生境,可以去碰运气,但大家不愿意。
保山到泸水高速开通了,路程虽远,但只要 7 个半小时,还可以洱源去拍紫水鸡、水雉、黑翅鸢,那就去呗。结果水雉尾巴还没有长好,也没有见到,结果偶遇一只普通秧鸡,开心!
普通秧鸡虽说普通,但并不常见,这货胆甚小,不易拍好,洱源湿地也就是这个时候能见到普通秧鸡,拍水雉火爆的6月,就见不到了。
在洱源拍紫水鸡和水雉,需要太阳配合。阴天没有啥意思的,10点不到,我们上岸后就直接去风雪垭口。
保山到泸水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了,路上车也不多,所谓堵车就是特警设卡检查身份证和防御人员要你用手机注册通行卡。
那里很热,下午有32度以上。
路上,我们问百鸟谷的鸟况,想知道有无百花岭没有的鸟种,可那家伙总是给我发一个标准的鸟种清单,搞得我们一点兴趣也没有,直接从他门口开过,刹车都没有踩,直接奔鲁掌镇(我们计划在那里住)而去。
很好的路,由于防疫,禁止前往边境的片马镇(可不是产片马普耳茶的地方),所以路上车很少,一会就到了,我们住在云云客站,就在鲁掌镇前往片马镇公路的左手边,房间不多,但很干净。老板娘推荐的啥漆茶炖鸡,黑呼呼的汤,味道一般吧。
才下午四点半,反正啥事没有,索性到风雪垭口去看看明早的战场,只有39公里的山路。
进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的大门,我可是好多年没有看到如此好的原始森林了,可惜由于是阴天,天色渐暗,听不到啥鸟叫,否则我是要沿途找鸟的。
50分钟,就到了垭口的边境检查站,边境公安不让走了,他告诉我们拍鸟在后退大约100米的路边,停好车,我们走了300米。
火尾绿鹛的生境是有竹林的高山杜鹃花丛,它吸食高山杜鹃花的花蜜。
火尾绿鹛是垂直迁徙鸟,夏季在3950米以下的高山繁殖,冬季下到海拔2000米的常绿林越冬,这里海拔3100米,有竹林、高山杜鹃丛。
300米范围内,只有零星的杜鹃花在盛开,这是拍火尾绿鹛的最佳时机,如果满山杜鹃花盛开,火尾绿鹛干吗要落在路边的杜鹃花上呢?第二天遇到的保山鸟友也说,4月15到5月5日,是每年拍摄火尾绿鹛的最佳时节,也印证了我的想法。
风雪垭口确实是一个高山垭口,但这里的官方名字叫风雪丫口,有意思。
感觉垭口上比鲁掌镇气温低得多,天还没有黑尽,下起了小雨,于是我们赶紧下山了。
由于野拍主要时间段是日出后到10点前,于是我们第二天早上不到7点就到了风雪丫口,我穿了三件毛衣、一件抓绒,两条秋裤,上下冲锋衣裤。
刚下车不觉得冷,可半小时后,我才发现这风雪丫口比同季节的巴郎山要冷得多,可巴郎山垭口有4500米!这才3100米啊!!
7点后,我们在大雾中,云不断从缅甸方向通过垭口涌入。
很快一只火尾绿鹛来了,它在杜鹃花上跳几下,就落在树枝上,第一次见到火尾绿鹛,这小家伙比柳莺大得多,但行动和柳莺类似,站不稳,唯一不同是它会站光光的树枝,这是拍的最佳机会。
雾大,光线不佳,还是打了几梭子,雾太大,光照不够,后期勉强处理后,没有细节。
不到一分钟,它又沿来时的路飞回去了。后来才知道它是来侦察花蜜情况的。
太阳翻过东边山头后,热气流冲散了云雾,没有光照,但能见度非常好,但有风了,气温更低了,相机冰冷,手也慢慢僵了。
一只火尾绿鹛又来了,这次它主要停留在杜鹃花上,吸食花蜜,没有拍摄机会。
这次出行,我傻不啦叽的没有带保温茶杯,塑料杯很快水冰冷,喝一口寒气逼人。
刚喝完茶,一对火尾绿鹛飞来,我赶紧跟上一只,但一直没有好的机会,同伴跟的另一只,拍爽了,我则没有收获。
这是同伴拍摄的,没有直射光线,色彩略差些,但也相当不错了。
这一对飞离后,2个小时以内,都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站在那里,没有鸟,冷的不停发抖,火尾太阳鸟是多,但我提不起任何兴趣。
在等候的过程中,遇到几个百鸟谷的塘主来考察,其中一个说他的塘来过玫红眉朱雀,还给我看了片子,由于语言不通(他的普通话太差),我还以为是现在,于是我想下山去百鸟谷了,想想玫红眉朱雀的分布,这里不应该是常客。
这时不远的山谷里阳光穿透云层形成了巨大的光斑,太阳或许会出来呢,同伴认为这么远来一次,就要拍好再走,于是我们坚持守在那里,其间当地鸟友陆续都离开了,他们说下面500米处还有一个点(就是有杜鹃开的地方),我们也没有在意,其实啊,是不了解火尾绿鹛的习性。
火尾绿鹛在一枝杜鹃花丛上采食花蜜,也就 2-3 次,这是阴天,哪来的那么多花蜜让它一直采食呢?野拍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经验的。
到12点了,又冷又饿,我坚持要下山了。同伴们收拾大炮比我慢,他们让我到下面一个点去看看,于是我自己沿公路向下走。
转过一个弯,看到当地人都聚集在那里,我凑上前去,一只火尾绿鹛正在花上跳来跳去呢。
我手持相机跟着火尾绿鹛,但机会都不好,没有抓到站单枝的。一个中年人不断提醒说,大家不要动,等到火尾绿鹛自己跳到你相机里。果然火尾绿鹛就在眼前的枝头间跳来跳去,当然最后它会回到杜鹃花上去的。
同伴也开车赶过来,我们在这里拍了3轮吧,最多一次有六只,我还是没有抓到站单枝的机会,有个同伴运气好,一梭子打出去,20多张清晰的。
我拍的就不甚满意了,随意选了几张。
拍火尾绿鹛还真要有耐心,只是它不会给你太多的机会,从成都到这里 1600 公里左右,能不慌嘛,可慌就是等不到理想的机会。
其实飞到保山市,再租个车前往风雪垭口是很轻松的事,吃住一般,但说的过去。
这个季节,风雪丫口多雨雾,你看鲁掌镇和片马的天气预报作用并不大,云南这个季节其实干旱时间更多,怒江峡谷干热,边上的高山垭口取名风雪,不是没有理由的,是当地先民千百年来经验的积累——现在时髦就是大数据了。
风雪丫口拍火尾绿鹛,年年这个时节都有,这是固定的夏季繁殖地,只是能否遇到好天气看运气咯。
返程时,由于这段时间时有栗斑杜鹃出没于37#,可四个德宏的土豪鸟友居然包了有十几个机位的塘,没有办法,我们只能选择也出没栗斑杜鹃的2#,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索然无味,曾经心之所向的百花岭,现在居然提不起任何按快门的兴趣。
所谓的攀丽高速走一次就绝不想走第二次,还是绕到回家吧,顺便去楚雄的紫溪山风景区看看,那里有巨鳾、滇鳾、大鹃鵙、白眉蓝姬鹟。
滇鳾相对容易找到,巨鳾喜欢老树。由于同伴建议当天要返回成都,早上时间留给了滇鳾,就没有机会去寻找巨鳾了,遇到白眉蓝姬鹟和大鹃鵙岂有不拍的道理,对吧?
本文完。
相关知识
白点噪鹛和火尾绿鹛拍摄记
中国的鸟(雀形目噪鹛科绒背噪鹛属)
棕噪鹛的形态特征简介。
大噪鹛
中国的鸟(雀形目噪鹛科掩鼻噪鹛属)
橙翅噪鹛
靛冠噪鹛生长繁殖
“爱”之殇:蓝冠噪鹛的故事
矛纹草鹛、白腹毛脚燕、栗颈凤鹛、灰腹绣眼鸟首次现身泉州
同样是画眉,叫声怎么这么难听?白颊噪鹛(土画眉)
网址: 白点噪鹛和火尾绿鹛拍摄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7185.html
上一篇: 千万不要随便给你家狗狗画眉,不然 |
下一篇: 重庆四面山的淡喉鹩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