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他山之石】狄野丨视觉叙事中的图像建构与传播的符号学分析

【他山之石】狄野丨视觉叙事中的图像建构与传播的符号学分析

本文来源于符号与传媒(ID:semiotics2008)

作者 | 狄野

摘 要

视觉叙事是图像艺术创作重要的语言形式之一,这种以视觉呈现为主体的叙事模式不仅可以拓展图像话语表现的形态与丰富性,还可以强化视觉观念与思想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对推进视觉艺术理论与实践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视觉叙事;叙事性图像;视觉语言;传播

叙事行为和听故事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正如美国学者费希尔(Walter Fisher) 所指出的: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故事,人类所有形式的交往都可以看作是叙事的。每个人都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聆听者。故事作为叙事形式存在已经大大超越了一开始叙事学所涉及的概念。叙事学成为一门研究各种叙事文本的综合学科,研究对象涵盖了各种文化与媒介[1]。自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叙事学兴起之后,西方学界各学科的交融发展,逐渐把叙事学从文学的视角引入更广泛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包括视觉的图像叙事与传播。

一、 视觉叙事与叙事性图像

叙事强调故事的讲述和情节性,包括叙述的对象、情节与过程,它是一种文化再创造的行为,是一种社会体验下的新消费模式,也是人类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图像艺术创造中存在丰富的视觉叙事方法,有着广泛的文化需求。

每一种叙事方式都是一种社会实践的索引。视觉叙事有实物的、空间的和虚拟维度的多种形态,但多是以可储存与呈现的图像方式进行,呈现可以转化为各种视觉媒体传播的视觉性叙事作品。它或者是二维图画、影像,或者是空间的、时间序列的意义模型。这种图像化的视觉叙事可以借助文学叙事理论作为参考尺度,去理解、分析与表现对象,超越了直观的、象征的视觉表述方法,可以把丰富的信息内容整合为叙述性主题与事件,建立起主旨与它物的关联,是“物”化于“事”的具有丰富情节的“戏剧”导演。

“叙事性”是西方叙事学中一个专业术语,多用于文学领域,是相对于非“叙事性”的比较概念。美国叙事学家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 认为,文本要满足是否具有叙事性有三个条件:1. 定向时间整体;2. 卷入冲突,满足接受者的诉求和欲望;3. 冲突是由具体的、分离的、确定的事件组成,对人化世界而言富有意味。他还强调叙事性强弱并不是判断文本优劣的标准,叙事性往往会依赖于受者的心理反应。许多叙事文本的价值不是纯粹作为叙事,而是它们的妙语、问题以及思想内容或心理洞察力;说一个文本具有叙事性,未必这个文本就是在叙事,有些文本中的部分内容具有最低限度。叙事性只是采用了多种形式“叙事装饰”的“非叙事”来达到叙事强度,通过在文本之间建立关联,但这些联系被证明是假象;它们有一个吸引人的结局,却从未到来;它们带着确定性前行,却从未实现……[2]

西方叙事学家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还有一些门类,诸如设计、建筑、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单幅静态影像等文化艺术形态,其“文本叙述”基本配置较为复杂,叙事和非叙事成分往往混杂在一起。有些体裁中既有抒情成分也有叙事成分,只要当“文本”叙事性程度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可以把这些文本认定是一种叙事文本,这就扩大了叙事文本的定义。图形、影像与绘画、雕塑等都有着不同于文字独特的表述机制。英国学者约翰·伯格(John Berger) 认为:每一种叙事都提出一个协议,一个未陈述但却被假定存在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协议。讲故事的人、角色和听众相会的地方就是正在讲述的故事,是将这三者融为一体的独特过程,图像叙事的跳跃性假设使读者变得更加主动[3]。美国学者简·罗伯森(Jean Robertson) 认为:叙事是在一个时间向度内完成的表意过程, 作为空间媒体的图像叙事表现时间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本身是动态的媒介;第二种是利用运动的错觉表现的媒介;第三种是创作过程比最终作品更有意义,如利用创作材料与形式来隐喻时间的流变等。

可见,叙事性图像的叙述主体,必然是通过参与的事件组织在一个特定时空和意义向度的视觉符号文本中;事件(信息) 传达的语境足够刺激和唤起读者的记忆和联想,从而产生连续的心理感受,完成对“物”的综合体验。我们将中心工作由“事物”转变为“事件”,从根本上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二、视觉叙事的图像建构

通过各种媒介载体,视觉叙事以图像符号形态的意义表达、内在功能设定和受众参与共同构建叙事文本。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使视觉表述机制更为自由, 新技术美学让受众自由穿梭于虚拟和现实的故事空间中。

视觉图像之所以具有视觉叙事的基本能力与传播效应,在于其结构性视觉语素的视觉话语功能。图像中的视觉对象及其组成部分首先是视觉符码的基本语素建构的,只有符码组合中具备对象主体、事件中情节元素的关系和演变,才可能构成视觉的叙事本身。

视觉的图像话语(discourse) 是所描述对象视觉语境的重建或再造,可以建构类比的概念与意义,也可以获得叙事和写意的描述性功能。图像话语构造单位相当于文字语言中的句子或大于句子的段落、文本,有沟通对象、上下文关系等多元的信息语境。朱永明教授认为,在具体的图像创作中,语境主要表现为对画面各元素间关系上的整体控制,也就是统一和对比关系的把握;而叙事性表达上则显得更为复杂,包括各类意义因素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如与主题相关的对象、时间、空间、情景、环境背景,等等。通常,图像符号的有机组合形成结构性话语概念与表述,表述的有机组合再形成更丰富的图像“文本”。也就是说,单一符号语素或者类比关系可以形成类似“语句”的表意与象征功能,而在联结成语言的文本后,就会在语境中形成叙事话语和概念隐喻的巨大能量[4]。

图像叙事同样强调时间序列的特征,研究的是故事(事件) 如何开始、过程怎样和结果又如何;同样,这个过程也是设计所要研究的,设计的叙述主体要让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特定人群,就必须要为设计“故事”叙述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个有趣味且有效的“主题剧本”。把叙事学作为参考对于视觉艺术研究的意义,可以借鉴以法国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叙事学研究思路,从故事表层和深层结构、行为者、环境等因素的故事层面研究“说什么”;从图像话语层面的叙述视角、叙述主体、客体去研究“可以如何说”;也要向后经典叙事学那样把视觉叙事研究的视野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重视受众在叙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角度说,叙事的过程就是一种“设计”,设计的过程就是一种叙事。

显然,以鸽子图像比喻和平,以缺口的苹果商标象征iPhone产品,或者以地雷与地球同构隐喻战争对人类的危害,还都只是视觉的图像象征、指示与概念表述,是叙述性而非叙事性的。除非图像主体中的某些元素具有故事性的丰富内涵,那么这原本的类比象征,也就具有叙事性的价值。例如,图1广告所营造的车祸现场戏剧性的“故事”冲突,以情节的悬念与高潮隐喻了沃丽斯服装的独特魅力。还有更具说服力的例子是,传统中西绘画中的文学性主题作品,因为宗教神话、历史故事、现实生活演绎等内容,展现了叙事性图像的典型特征。

当然,除了独幅的、静态的传统图像形式,19世纪末以来,由于媒体的发展,人们不断尝试新的视觉表达方式。例如,现代自由艺术的视觉作品就更注重以系列化的、空间展示方式来建构意义的叙述模型,以弥补独幅图像作品内容与情节表达上的局限,甚至更多地运用复合媒材表述创作的意义。随着具有时间性、空间拓展性与复合性媒体越来越多,如影视、动画、展示等视觉创作作品,更加契合了叙事性的视觉表达需求,不仅有效深化了视觉创作的表达内容与深度,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品牌文化是由企业众多成长故事组成的。图2为交通企业文化故事展示设计,展厅通过系列故事情节的构建,充分调动空间符号的视觉隐喻——系列的流动空间中的故事的链条,用讲述品牌事件的方法, 以企业员工成长故事来体现共同形成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品牌形象等,以唤起观众参与过程中的记忆和经验,达到情感的共鸣。再如图3《时间宫殿》,设计师用传统建筑的框架与茂密的树木交织在一起,以自然的空间方式来阐释大明宫遗址内涵的意义。对于游客来说,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细节元素成为流淌在迷离空间中一个个因果的节点,不论是远观还是近品,在流动的视角下,它已经不仅是建筑与树林编织的视觉的幻象,而是用生命讲述的历史文化故事。以上两件作品都是通过受众亲身体验和示范来感受对物的经验,叙述主体将信息、观念、情感等内容传递给接受者,故事激发受众超越线性逻辑思维的想象,成为设计叙事推动者,从而实现个体叙事的价值观并得到参与和分享的快感[5]。

三、叙事设计与传播

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分为口语文化、印刷文化和新媒介文化三个阶段。直到印刷文化时代,信息存储与交流仍是以文字语言为主体,视觉的方式因为技术与观念局限仅作为辅助和补充。直到以摄影、动态影像为代表的电子的、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才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信息生存状态和文化传播模式,特别是数字化、交互式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已经变为现实,新媒介出现扩大了公共领域的疆域,它将全世界卷入传播机器的链条中,也不断催化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改变。在信息泛滥的后现代社会,在缺乏信仰寄托的碎片化时代,单纯的视觉象形、指示与象征艺术已经不能满足群体社会的需求,人们迫切寻找更能满足个体诉求和文化归属的精神彼岸。故事的叙述因为深化了意义的内涵与丰富的指向性,代表着一种文化价值观和连贯性,契合了在纷繁的人生际遇中实现文化、意识和身份的认同需要。

视觉传播系统中的观念、形式、审美、修辞等构建了图像传播的符号编码系统,这些系列图像符号作为视觉文化叙述的载体,将设计者的内心感受、意志与受众心理需求在传播过程得以体现。叙事设计构建“物”的“故事空间”,成为受众体验各种角色的舞台。

视觉叙事的图像化建构与表达就是将各种情感组织成有意义事件的传播过程。宗教神话、历史掌故、生活中情感、娱乐、社会关系、社会事件等等都是叙事情节的表现元素。用法国学者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 的话来说,设计中的空间、材料、造型、影像符号都是叙事的能量库,设计通过这些叙述符号与受众共同参与的主题文本来展开叙述。在新的文化与消费语境下,叙事设计在用户体验中扮演了不同角色:1. 阐释:大多数叙事是按照时间序列进行的,设计叙述“物”存在的背景、时间、地点、行为、过程和原因等;2. 情感共鸣:一个好的叙述策略可以调动受众所有的情绪和注意力,喜怒哀乐都能激发受众的内心情感。通过挖掘人们的感官、情感经验,创造一种能够被大众识别的有效的体验形式,将生活体验运用到设计中,促进了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视觉叙事作为一种意义传播方式更好地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流,其观念从“事物”到“事件”转变,从根本上讲是人们为了获取故事中的各种生活、情感体验。

结语

视觉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历史,它始终和叙事行为伴随在一起成长。在当前,以图像为核心、以时间性与空间性表述为特征的视觉叙事语言与手法,已经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与重视。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视觉话语的呈现形式,也强化了视觉观念与思想表达的深度与广度,对视觉艺术理论与实践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引用作品

[1]申丹:《西方叙事学: 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6页。

[2](美) 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乔国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第140页。

[3](英) 约翰·伯格:《另一种讲述方式》,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6,第255页。

[4]朱永明:《视觉语言探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263-269页。

[5]屠曙光:“设计的叙事——论后现代设计中的非物质设计”,《新美术》,2008. 5。

转载于:符号与传媒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编:李倩宇 | 审核:曾婷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他山之石】刘珊、黄升民:元宇宙破题

【他山之石】情态隐喻视阈下网络游戏话语的符号暴力研究

【他山之石】白志如 等:以媒介之“名”:“媒介”如何进入文化生产与历史书写

【他山之石】周雯 等:互动叙事:适用于VR叙事的多学科领域框架

【他山之石】任孟山 等: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地缘政治学:澳大利亚与“脸书”之争

【他山之石】姚曦 等:逻辑与本质:技术赋能的未来广告

【他山之石】流量密码还是流量弃儿?媒体别再滥用“这届年轻人”了

【他山之石】《现代传播》| 白志如 等:以媒介之“名”:“媒介”如何进入文化生产与历史书写

【他山之石】何辉 等: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乡愁意象与视觉说服机制

【他山之石】苏米尔:交互·镜语·复眼:VR影像媒介语言的全息融合

【他山之石】刘小波:符号互动与泛符号化:流行音乐的传播机制研究

【他山之石】姚琦 等:主观还是客观:AI写作对新闻可信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他山之石】关于新闻短视频热点话题的十问十答

【他山之石】无中介性:触觉媒体的功能、研究及实践

【他山之石】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变革

【他山之石】媒介的“可供性”:一种理解人与技术互动的新视角

【他山之石】互联网使用能否缓解青年工作贫困?——基于CGSS2017的实证研究

【他山之石】成就预期视域下的中国青年发展——基于时间洞察力理论的新认知

【他山之石】刷出来的趋势:越来越多人正在用短视频看新闻?

【他山之石】马斯克时代的推特,不只是世界首富的社交玩具?

【他山之石】“在云端”:智能媒介技术推动下的青年职业衍生与青年文化延展

【他山之石】5G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建设的现状与创新

【他山之石】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实践探索与伦理困境

【他山之石】论媒介化社会的媒介管理创新

【他山之石】视频化生存:深度媒介化时代的社会重构与反思

【他山之石】境况逆转?推特陷入裁员流言,美国大型报纸裁员率5年来最低

【他山之石】韩国踩踏事故:负面消息越多越怕看新闻,你有这种心理吗?

【他山之石】老龄社会的新青年研究:概念隐喻、议题重构与公共叙事

END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视觉叙事浅析——用视觉讲故事
视觉叙事
视觉叙事:采访故事驱动嘉宾乌猫
社交媒体营销传播机理、技巧与效果提升
陈畅|当代欧美戏剧与表演研究的非人类表演理论建构
电影赏析:《怦然心动》中的叙事电影表达手法
编剧用好视觉化叙事的4个方法(附案例)
蜥奎作品丨宠爱跑·马拉松。赛事LOGO设计提取宠物与爱两大元
原创 电影《后窗》中的镜头语言
设计中的视觉冲击力!如何增强?

网址: 【他山之石】狄野丨视觉叙事中的图像建构与传播的符号学分析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7102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肖像狗品种杰克罗素梗转他的头,抬
下一篇: 《黑神话:悟空》荣获科隆展最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