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婴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清晰状态

婴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清晰状态

文丨安小辰

三个月大时,婴儿变得更像一个认知动物,而不是感官动物。

婴儿被认为需要外界的保护,至多被看作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弗洛伊德那影响深远的推测和这种看法基本一致,却又有一些引发争论的附加假设。他推测刺激的出现会引发个体的兴奋,被体验为不愉快的经历,而兴奋的释放则被体验为令人愉快的经历。

我们暂且把它看作认为婴儿并不是主动地、愉快地寻求刺激的早期假设的代表。在过去几十年里,来自各方面的证据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会寻求甚至努力地寻求刺激。事实上,和饥饿不同,对刺激的寻求目前已被看作一种内驱力或动机倾向。

正如身体生长需要食物一样,刺激可给大脑提供感知、认知和感觉运动过程的成熟所需的“原料”。

婴儿具有寻找并得到这种“大脑食物”的倾向,我们必须区分婴儿寻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感宫刺激与认知刺激。

感官刺激可能是声音的响度或音调,或者一种视觉形象的强度或复杂性,另一方面,认知刺激之所以有刺激性,是因为它们的内容与相关事物有一定的联系(如一种预期刺激的心理图像)。

对认知刺激与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评价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婴儿连续多次听到几声巨响,接着听到一个较轻的声响,较轻的声响就会给他提供一个不易感觉到的刺激。

较轻的声响会使他的认知刺激有所增长,因为他会马上鉴别并且将新刺激与先前的刺激加以比较,这种比较并不总是很明显。

有些刺激,特别是在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刺激,可以被解释为仅仅是感知性的或感官性的。然而,尽管认知刺激可能是最重要的刺激,但是所有认知刺激都得通过感受器才能进入大脑,因而必然产生某种感官刺激。

这种区别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标志着智力活动的开始。在婴儿长到大约三个月大时,许多看护人的刺激活动所提供的认知刺激开始变得更加突出。婴儿变得更像一个认知动物,而不是感官动物。

在第三个月里,婴儿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变化是相当缓慢的。也许毫不奇怪,婴儿要寻求刺激并且需要刺激,以促进他的感官和感知过程的成熟。

更令人吃惊的发现是,我们对于婴儿行为的解释要求我们从婴儿出生第一周起就把婴儿看作可以进行认知操作的有机体。用皮亚杰的话说,婴儿从一开始就积极地把智力活动用于对环境刺激的“努力吸收”,形成对外部世界的内部图式。

杰罗姆·布鲁纳最近重申了这种意见,指出婴儿精神生活的主要意向是“假设形成和假设检验的积极过程”。主动的刺激寻求是好奇心的雏形,那种强烈的意向越来越被看作人和其他动物生存和适应的重要力量。

尽管毫无疑问,婴儿是一个刺激寻求者,但是他对刺激的寻求并不是毫无选择的,或没有内在的防护措施。他会避免摄人过多的刺激,也会避免不得不对周围所有活动—无论多么无关紧要或令人厌烦-做出反应的情况发生。

许多不同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都指向了婴儿注意力和刺激水平之间的关系。如果刺激水平太低,那么即使婴儿意识到了它的存在,他也几乎不会去注意它,或者如果他注意到它,也会很快失去兴趣。

如果刺激水平太高,婴儿会回避它,转过身去或者哭起来(寻求帮助,让人除掉它)。当刺激水平比较适中,介于两个极端之间时,婴儿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刺激抓住并维持下去。

在适当的范围内,随着刺激水平的增加,婴儿的注意力会维持更久,上升到某个最令人满意的水平,此时若刺激水平继续增加,婴儿的注意力便会下降。

相关知识

婴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清晰状态
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养三个月大的小猫怎么养?
5个月婴儿发育标准表
认知发展是什么
三个月大的猫咪怎么喂养
培养孩子的发展认知力
三个月大的小猫应该怎么养?

网址: 婴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清晰状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7803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端午节活动居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有
下一篇: 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康复方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