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童年时代开始积压大量无法表达的真实感受和情绪,它们本身就类似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这些生命体被囚禁在潜意识的幽谷中,渴望得到关注而无人理睬,渴望得到表达而无处倾诉。因此,它们被“淤积”了起来,成为了“阴影”,并以破坏性的方式操纵我们的生活,进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前作《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旨在使用绘画作品帮助我们辨识个体心灵特质,本作更进一步,旨在借助绘画表达形式帮助我们调整个体心理状态。本作颇具创造性地整合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正念心理疗法的理念和相关技术,并通过丰富的案例为读者展现了以绘画为载体的表达式心理疗愈的独特魅力。 [1]
童欣,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拥有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工作中,除了运用各类常规心理咨询方法技术外,积极以美术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依托,让绘画艺术成为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助力,曾出版专著《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 [1]
作者简介
推 荐 序
前 言
绪 论
第一章 绘画心理调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荣格和分析心理学
一、下善伐人与上善若水——东西方文化带给荣格的不同思考/ 004
二、“皇储”的离开——荣格和弗洛伊德/ 010
三、独特而完整的自己——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 013
第二节 需求层次理论
一、从生存到自我实现/ 024
二、缺失性需求、心理防御、人格面具/ 025
第三节 正念心理治疗技术
一、身、情、障——正念疗法的运用领域/ 032
二、细微之处,动静皆宜——正念疗法的具体技术/ 035
三、正念疗法与绘画/ 039
第二章 绘画心理调适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绘画心理调适的实践取向
一、玛格丽特·南伯格——美术心理治疗/ 043
二、伊迪斯·克莱曼——美术作为治疗/ 045
第二节 绘画心理调适的阶段
一、面具阶段——防御和分化/ 047
二、阴影阶段——觉察和接纳/ 049
三、冲突阶段——抱持和正念/ 050
四、整合阶段——领悟和迁移/ 052
第三节 绘画的形式
一、具象绘画/ 053
二、抽象绘画/ 055
三、曼陀罗绘画/ 056
第三章 人格面具画和阴影画
第一节 人格面具及阴影
一、奴才和暴君——服从面具和违拗阴影/ 062
二、睁大眼睛还是捂住眼睛——安全面具和危险阴影/ 064
三、人口学歧视——价值面具和卑劣阴影/ 064
四、明星人设——积极面具和消极阴影/ 066
五、道德绑架——正义面具和邪恶阴影 / 069
第二节 面具和阴影在影视作品中的表达
一、《青蛇》——如来面具和心魔阴影 / 072
二、《西游·降魔篇》——灭了它还是收了它/ 075
第三节 面具画和阴影画的表现形式
一、希特勒——“艺术青年”的魔王之路/ 081
二、“伟大的德国艺术”——纳粹政权所倡导的艺术形式/ 084
三、“堕落艺术”——对阴影面的污名化/ 093
四、奥托·迪克斯——战争创伤的自我疗愈/ 095
五、“伟大”和“堕落”的直观对比/ 101
第四章 冲突画和整合画
第一节 冲突画和整合画
一、冲突画/ 117
二、整合画/ 119
三、曼陀罗绘画的整合功能/ 120
第二节 名家案例分析
一、毕加索——三次自我疗愈和成长/ 122
二、蒙克——由死至生的过程/ 144
三、梵高——精神病是一种自我保护/ 150
四、马克·罗斯科——最后一抹鲜红/ 154
五、荣格——曼陀罗自我领悟之路/ 162
第五章 绘画心理调适案例
案例一 崩塌和成长/ 174
案例二 突破思维定式/ 178
案例三 错误中蕴含着生命力/ 181
案例四 身体痛苦的具象表达/ 188
案例五 休息是深层次的渴望/ 190
案例六 蝙蝠——正念下的领悟/ 194
案例七 我拒绝被打扰——隔离带来的保护/ 197
案例八 水星、垃圾、城市丛林——两难选择/ 203
案例九 从发泄到力量/ 207
案例十 井底的没有嘴巴的人/ 214
相关知识
绘画心理调适
大学生心理调适方法
如何进行心理调适.pdf
乐享暑期,心理调适指南 | 林百欣科技中专
动物所举办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专题讲座
扬州继续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宠物心理调适师:揭秘人宠关系的守护者与桥梁
【科学防护】疫情期间四种心理调适法
【碧小·心理健康】调整好心态 适应新学期 ——碧江小学开学心理调适主题班会课
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网址: 绘画心理调适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78434.html
上一篇: 学生心理健康如何调适?专家分享实 |
下一篇: 以小藏獒为宠物,养殖技术全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