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沈建球:条件反射理论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

沈建球:条件反射理论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

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1949.9-1936.2)创立了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其核心是条件反射学说。

何谓条件反射?

给狗进食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听铃声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狗进食之前,先给听铃声,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铃声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分泌。这时,铃声已成为进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铃声)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食物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可见,条件反射,(铃声)是后天获得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食物)与无关刺激(铃声)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也就形成。

铃声和食物在时间上的结合出现,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这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需要有刺激的数量和强度。刺激数量不够、强度不够、条件反射就难以形成和巩固。

业余训练,每周只练1-2小时,可想而知,要想形成条件反射,是多么困难!如果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则原先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消退。(可想而知,长时间不练,技术动作就会生疏)。

技术训练就是这样。没有足够的训练量和强度,正确的技术动作就无法建立。

条件反射学说认为,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有四个阶段:泛化进程、分化进程、巩固过程、自动化过程。

①泛化过程,由于皮质内分化抑制尚未确立,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此时只有感性认识。技术动作表现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却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且做动作很费力。此时教学要求,应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的主要问题,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②分化过程,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因而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逐渐被清除,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因而能比较顺利和连贯的完成整个技术动作,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形成概念。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的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易地训练或比赛等)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可能会从新出现。因而在本阶段要特别注意纠正错误动作,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以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趋准确。可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强化正确;强调细节,注意动作协调。

③巩固过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条件反射系统已巩固。因而动作表现正确、优美,且可出现自动化,而由于内脏器官的配合,完成动作也感到省力、自如。此时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不断的提高难度)。另一方面,如果不再练习,巩固了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动作技术越复杂,难度越大,消退得也越快。此时,应对学员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并指导学员进行技术理论学习,以促使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更提高,从而达到自动化程度。

④动作自动化过程,此时的特点是,完成自动化动作时,第一信号系统的兴奋不向第二信号系统传递,这时的动作是无意识的,或者是意识不完全。此时,仍应精益求精,使动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定发挥。

根据2000年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在上述的前二个阶段,只能说是在学习运动技术,而到了后二个阶段,才可以说掌握了某项运动技能。由此可见,运动技术,或网球技术,只有被人学习,才能升华为运动技能,才能把物化的运动技术上升为人格化的运动技能。看看李娜、费德勒、小德,纳达尔、小威、阿扎伦卡、沙拉波娃等等球星,他们的打法,他们通过球技所表现出来的非常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风格。

上面自动化过程中所说的第一信号系统,是指能对客观世界里的声、光、电、味等等的信号刺激,作出反应的大脑皮质系统。人脑和动物都会对这种信号刺激作出反应。第二信号系统是指语言、文字和传导刺激,只有人类大脑才能作出反应。《手册》特别指出,在高级阶段,也就是在自动化阶段,第二传导刺激更为重要。这就是说,此时要学些理论,促进自动化动作的巩固,使学员由知其然提高到知其所以然。

第一信号系统的特点是直观的,符合少年儿童的需要,因而在少年儿童的训练中应多用示范,让其模仿,精讲多练。

而在成年人,第二信号系统已成熟,在训练中除了使用示范动作,让学员模仿外,还可多用一些讲解,但是,在球场上始终要注意把握精讲多练的原则。可在课后多作交流。

要学习网球技术,掌握网球技能,必须使用多球练习,这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动力定型的稳固所需要的。从练发球开始,就必须有多球,接发球、底线正、反拍击球、网前截击和高压、凌空正、反拍击球等等,一切基本技术都离不开多球的练习。定点技术掌握后,就要学会跑动中击球的技术。技术动作学会以后,一些战术练习也需要多球,如正拍底线侧身攻、随球上网(正、反拍),发球上网、接发球上网,这些都离不开多球的练习。在网球场上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更离不开多球练习,这种专项身体训练,完全在全场跑动击球,一组练习下来,心率可达200次/分。在2013年美网比赛中,看到创纪录的57个回合的来回(小德——纳达尔的一场比赛)击球。这个记录应成为我们男子网球专项体能训练的标杆。

网球是一个开放性的运动项目,因而在送多球时,要注意结合实战,在球的旋转、力量、快慢、高低等方面要根据学员的水平,结合运用,避免送球单一化,脱离实战的要求。

多球练习还要注意与落点的准确性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积累打中目标的感觉,形成手感。准确是我们训练的目标。

从不会打网球,到会打网球,到成为优秀的高水平的网球选手,从学技术到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网球技能,如上述,要经历四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论是对教练员,还是对学员,都是痛苦和欢乐同在的,成功和失败也是同在的。因而,只有勇于和善于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才有可能从有意识的技术动作发展到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技能。就像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开车时必须全神贯注于路面情况,紧握方向盘,而老司机则可在开车时谈笑风生,自在的很,就如自动驾驶一样。

如教科书所说,运动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强烈的动机,如此,才能有学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是“我要学”。旧体制下,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要我练”,队员缺乏主观能动性,责任感不强。李娜就是“我要练”的成功例子。也就是“我要练”意识的成功例子。

对于教练来说,要想使学员的网球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首先,必须对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有深刻的了解并能自觉的运用,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中,善于启发、引导学员。其次,应该对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技能有全面和正确的理解,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结论就是: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除了多球练习外,为了加速条件反射的形成,巩固动力定型,还必须有符合技术动作要求的辅助练习,不同的运动项目,都有不同的辅助练习。网球的辅助练习很多,挥空拍练习是最常用的一种,国内外许多著名的球星,包括李娜,在初学网球的阶段,都大量使用空挥练习,如果能有大镜子,对着镜子空挥,效果更好。当年笔者在湖北队任教时,在早操的时间里,就会带队员到体操房里练挥拍,因为体操房里就有一面大镜子。体操队员每天都要对镜子练习,看自己的动作。从理论上说,对镜练习,就是把视觉与本体觉联合起来,可以增加训练的效果。

教科书中讲,大脑皮质机能状态与运动技能的关系,是一个倒“U”的曲线关系,即大脑皮质的应激水平过高和过低都不能取得好成绩,应激水平在适度的时候,才能取得好成绩。例如,当你感冒、生病或过度疲劳时,大脑的应激反应过低,因而不能发挥,成绩不好。而当你紧张过度,应激反应过高,肌肉就会发硬、发紧,也发挥不好。比赛中需要保持适度的紧张,这是需要经验的。

《手册》第24页指出,在比赛中或训练中,球员的一个击球动作,包含了四个阶段,即①感觉阶段:用以感觉技能,需要用感觉尽快判断来球,提前判断球的线路,落点和落地的时间,同时尽快移劝到位并保持平衡。②决策阶段:即决策技能,决定如何处理来球,在允许的时间内,运用感觉阶段的信息和运动员的经验,决定怎样回球。③动作阶段:即技能的运用,即击球动作,击球时机、位置和方向,使用合理的击球技术。④反馈阶段:即对技能的分析,对完成的动作进行评估的过程。最重要的是看:是出界、下网还是好球。并找出失误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使下一个击球动作得到改进和提升。

巴浦洛夫认为,人的心理和精神,一切智力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条件反射。人的呼吸,一呼一吸和心脏的搏动,是天生就有的无条件反射,人体正常时,年青人的呼吸每分钟大约12-20次,女性比男性要快1-2次。运动的时候,呼吸和心跳会自动的加快。我们在打球和比赛中,应该学会用呼吸。呼吸与心跳的比例大约是呼吸一次,心跳4次,大约三秒钟可呼吸一次。而打网球,一个来回大约2秒左右。我们看到沙拉波娃、阿扎莲卡在击球时总在大吼一声,就是在运用呼吸的,在大吼呼气时,去击球,可以更好的发挥力量,举重运动员也一样,在上挺扛铃的同时会大吼一声出气。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深呼吸,在接发球、发球之前,作一次深呼吸,从而获得氧气,使整个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在剧烈争夺一分之后,运动员要去拿毛巾擦汗,借此调整好呼吸,准备好下一分。常见有些新手,在打球的过程中屏气。这是不好的,呼吸就是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屏气不利于呼吸,那是打不好球的。我们要做到呼气时击球,是否要大叫一声,则可自便。打球与呼吸配合的好,就显得动作轻松自如。

在比赛中,心理难免会有紧张甚或过度紧张,此时,多作一些深呼吸,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紧张或过度紧张的心理,使身体放松。

条件反射学说自问世以来,至现在为止,仍然是当代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经典理论。它反映了人体机能的客观规律。运动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有赖于我们对这一理论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我相信,如果我们的教练们能在这方面获得提高的话,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效率!(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沈建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沈建球:条件反射理论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
论学习理论和学习动机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实践–理论”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课堂中的应用——以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为例
经典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在营销中的应用及其区别
【教师招考】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运用注意规律提升教学效果
强化理论
浙江网球厂家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的运用

网址: 沈建球:条件反射理论在网球教学中的运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8792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下一篇: .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养宠物,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