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鸣涧》吟诵案例

《鸟鸣涧》吟诵案例

吟诵,是古代汉诗文最主要的创作方式、唯一的诵读方式、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十多年来,亲近母语一直致力于将吟诵重新带回小学的古诗文教育中,重塑古诗文教学;2010年与徐健顺老师合作,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小学古诗文吟诵教材《我爱吟诵》(2019年第四版面世);

开办吟诵教学工作坊,开设吟诵种子教师群,努力搭建宽广的平台,与积极探索吟诵教学的母语教师共同学习、研讨、交流、分享。

点灯人教育将陆续推出儿童吟诵一线名师与优秀学员的精彩案例分享,希冀给予更多的老师启发与帮助,我们一起践行古诗文吟诵教育,传承诗教传统,带领儿童更好地去认知、把握、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鸟鸣涧》吟诵案例

白霞玲 | 文

阝 勹

廴 匚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王维的《 鸟鸣涧》,这是一首平起五言绝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一、选 材

这首诗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作为积累类古诗学习。同时《我爱吟诵》也将这首诗编入五年级下卷,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教学这首诗的。

二、备 课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备课。

在拿到一首诗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熟读诗作,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这首诗,我想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就是觉得好美啊!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这可能是我们在读诗的时候都会追问的问题。

我的解决方法是查阅资料,我想,要想将一首诗教给学生,单凭教参书上提供的那一点点有限的资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丰盈我们对这首诗的认识,再从中甄选有价值的,适合与孩子交流的内容。

所以,在教学《鸟鸣涧》这首诗的时候,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除了一些诗词类的书籍,还可以在无所不能的互联网上查阅,比如古诗文网、中华吟诵网,还有一些名师、名家的博客空间也会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就这首诗而言,我做了如下的查阅和筛选:

1、作者资料

2、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3、思考我需要和孩子交流的话题

关于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晚年虔心向佛,后世称为“诗佛”。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存有400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介绍?其一是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大段的生平经历孩子们未必感兴趣,而且像是历史课,其二是要想让孩子记住一个作者、一个诗人就要记住他的特点,比如“王孟”、“诗佛”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标签式的符号便与孩子加深印象。“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则与这首诗息息相关,这首诗就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典型代表。

可能有的老师还会介绍他是我国著名的边塞诗人,这一点在王维的一生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笔,但是,我们可以再学习他的边塞诗的时候在介绍更为妥帖,每一次不要给孩子太大的信息量,不然容易冲淡主题。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是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山水诗之所以能彪炳千古,除其具有“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之外,还在于他所精心创造的“诗中画”独具鲜明强烈的动态性和悦耳爽心的音乐美,且能把音响与形象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达到“诗中画”所要求的最高境界。

思考我需要和孩子交流的话题

关于和孩子交流的话题,这首诗中有很多,比如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比如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比如王维诗中的佛理禅境等等。我第一次给三年级孩子讲这首诗时,我就选择了诗中有画这一话题,五年级我选择的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后来到六年级,我们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讨论过写法的问题,也讨论过王维诗中的禅意。

因为我是要用吟诵的方式来教孩子们学习这首诗的,所以我要自己搞搞清楚,普通话的诵读与吟诵的区别在哪里,于是我就用两种方式反复诵读,老师们在这种反复诵读中也一定会发现,原来真的不一样。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我们来体验一下:

我的学生在听这两种诵读的时候,他们会说能够从吟诵诵读中感受到画面,明白大概的意思,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我们读《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孩子能够感受到烟雾缭绕,《江雪》“千山鸟飞绝”,能够感受到什么都没有,孤寂、绝望。

这首诗不一样,在吟诵诵读之后,学生能够感受到“夜静春山空”的“空”,平静开阔的感觉,有幽静空灵之感。“月出”,这两个都是入声字,读的时候短促而响亮,仿佛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月光流泻下来,一下子惊醒了睡梦中的小鸟。

因为有这样的不一样,所以,再吟诵中我们不必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而是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体会,这个时候他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字句表面的意思,更多的是体会到诗的意境,作者的心境。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最开始我们思考的要和孩子交流的话题。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话题,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各不相同,所以本课教学是针对五年级,我设定如下目标:

1. 了解吟诵这一中国式读书法,借助吟诵初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韵特点与意义表达的关系。

2. 体会《鸟鸣涧》的情感与意境。

3. 学习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写法之妙趣。

教学流程。略。

《我爱吟诵》最新版

(1-6年级,含配套吟诵音频)

顾问:叶嘉莹

主编:徐健顺 徐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鸟鸣涧》吟诵案例
《鸟鸣涧》教案
语文《鸟鸣涧》教学设计
唐诗鸟鸣涧教案(通用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鸟鸣涧》教学设计
古诗《鸟鸣涧》教案(通用10篇)
鸟鸣涧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8篇)
古诗二首《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学反思

网址: 《鸟鸣涧》吟诵案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330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健美操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