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教综】5分钟学会: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教综】5分钟学会: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个课全有了,教材习题都省了

1

实验流程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程序是:

阶段一:

在喂狗食前几秒钟,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响声,接着再将肉末送入狗的口中。

开始时,狗听到铃声并没有流口水的反应。(解释上图)

狗狗吃到肉,会本能的分泌唾液。(解释上图)

阶段二:

将铃声和食物反复多次配对呈现,每次在吃食物之前都摇起铃声。

阶段三:

仅仅呈现铃声,狗狗也会流口水。

1

实验结论

狗对声音作出了反应。这本来和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由于它和食物出现的时间接近,且反复多次呈现,最后单独呈现铃声也可以引起唾液的分泌。

1、五个概念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中性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应

第一阶段狗狗听到铃声无反应,此时第一阶段的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

狗狗吃到食物会本能的分泌唾液,不需要学习。食物被称为无条件刺激,这一阶段的唾液分泌被称为是无条件反应

第二阶段不断把铃声和肉多次配对呈现,在铃声(中性刺激)和肉(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第三阶段狗狗仅仅听到铃声就能分泌唾液。此时狗狗学会了对铃声做反应,是一种学习。第三阶段的铃声被称为是条件刺激,这一阶段的唾液分泌被称为条件反应

2、两条规律

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应的获得或习得过程。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仅仅呈现条件刺激物,不给予无条件刺激物,即不予强化,则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退而消失,这个过程称为消退

当一种无关刺激物已成为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后,与此刺激物相似的别的刺激,也能产生相同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泛化。新刺激和原来刺激越相似,就越容易引起泛化现象。泛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常见,例如打过针的婴儿 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护士就会大哭起来。

认识处于泛化过程时,刺激间的细微差别是分辨不清的。如果一再重复地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对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强化,个体最后只会对特定的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不再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分化

巴甫洛夫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呈现一个照明的圆形(条件刺激)以后,狗常常得到肉末(无条件刺激)的强化,但在呈现一 个椭圆形之后得不到强化。不久,狗就有规则地对圆形流唾液,对椭圆形不流唾液。这种分化现象的出现,说明了狗可以经过后天训练区分刺激。

1

经典习题

1.(单选)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D

2.(单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 )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比较

D.刺激适应

参考答案:B

3.(单选)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参考答案:C

教师招聘太难了?

少买件衣服换个全程班

精讲+习题+技巧+思维导图全包含

省下你买教材和习题的钱

赶紧扫码上岸吧

教师招聘全程班内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教师招考】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与狗的爱恨情仇
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实验与教学启示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的狗摇铃实验知识点: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规律
举例说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四大实验”
教基常考知识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招教心理学:你知道心理学大咖们养的“宠物”吗?

网址: 【教综】5分钟学会: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17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肥皂是碱性还是酸性 肥皂和香皂的
下一篇: 【名词解释】解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