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态论坛│观鸟人不能不知的鸟类分类系统(3)

生态论坛│观鸟人不能不知的鸟类分类系统(3)

3

几个主要的鸟类分类系统简介

3.5 HBW

HBW的全称是Handbook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中文名称:世界鸟类手册,由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猞猁出版社(Lynx Edicions)出版。我们现在所说的HBW,实际上有四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17卷的印刷版(第1—16卷+增补名录卷)、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网络版(Alive)和专门用于鸟类检索的图册版(Illustrated Checklist,有2卷)以及地区性鸟类手册,主要有(由于笔者不会西班牙语,因而只介绍英语版的):Birdsof South Asia:The Ripley Guide(2005,2012)、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Macaronesia(2011)、Birds of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Greater Sundas and Wallacea(2016)、Birds of Spain(2017)、Birds ofEurope, North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An Annotated Checklist(2017)。

图3.15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Vol.1—16& Special Volume)

其中,各大观鸟群中所说的“豪书”指的就是印刷版的,豪书自1992年出版第1卷,到2014年完成,历时22年完成,不仅从内容、照片、排版、印刷、装帧,还是从价格上,都令人刮目相看。豪书现在仍然在销售,不过第11卷已绝版,最近与出版社交流的消息是正在考虑加印的问题。

图3.16 HBW Alive关于绿孔雀(Pavo muticus)的介绍网页部分截图

由于考虑到各国鸟类学家和观鸟爱好者的经济承受问题,也为了很好的推陈出新,方便大家查阅、引用,于是有了在线版(http://www.hbw.com/)。笔者认为,在线版是一个良心工程,大家既可以免费浏览基本信息,也可以付费查询深度资料。HBW Alive正在搞一个征集世界各地的观鸟信息的项目(Internet BirdCollection),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注册参加。

图3.17 HBW IllustratedChecklist(2014 & 2016)

图3.18 HBW Illustrated Checklist内页展示

图册版很全面,除了不方便携带外,都可以满足各种观鸟需求。就目前研究进展看,图册版和“豪书”相比,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调整,而图册版的和在线版的还算基本吻合,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图册版被在线版所取代应该是一个趋势。经济实力有限的朋友可以重点考虑这2卷,其中上卷是非雀形目、下卷是雀形目,合售350欧元。

图3.19 Birdsof South Asia by Rasmussen & Anderton(2005 & 2012)

在地区版中,以2005年出版的Birds of South Asia名气最大,提出了许多新的鸟类分类学观点,且大多在国际上被采纳。这套书(第1卷是图册、第2卷是文字)第1版现已绝版,虽后续出版了第2版,但第1版大有“实乃居家旅游,杀人越货必备”之势,堪称洛阳纸贵,连二手书卖价都贵的离谱,而且已经有某图书馆在销售翻印的版本了。

图3.20 LynxEdicions出版的部分书籍

出版社面对读者的态度也很好,接受了读者反映图册版太笨重的问题,正抓紧时间出版各个地区的手册版,其实笔者当初交流的目的是出各个类群的手册,不知道是不是东西方沟通有点不畅,反正地区手册也不影响。最新的书讯是Birds of New Guinea(2017)预计本月上市,15日之前出版社在搞预售的促销活动。

图3.21 世界兽类手册(Handbook of the Mammals of the World)

笔者对猞猁出版社如此推崇,除了专业角度之外,对出版社的起家和发展略有了解,也很励志,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假若继续说这个桥段,就跑题太远了,以后再说吧。出版社除了出版HBW系列之外,还策划出版了世界兽类手册(Handbook of the Mammalsof the World,简称HMW),现在已出版了6卷,还有3卷正在编写中。如果大家有啮齿类和翼手类的精彩图片,可以积极投稿(具体信息请参阅出版社官网的How to request illustrations from Lynx Edicions)。比如,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鸟类专业委员会(简称:云南野鸟会)发起人之一的李利伟先生被HBW采用了9张照片,分别是第13卷8张,第15卷1张。此外,出版社还出版了Threatened Birds of the World(2000)、Threatened Amphibians of the World(2008),也值得给大家推荐。

图3.22 Indexof the HBW Vol.1-16

由于猞猁出版社长期受国际鸟类联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资助,又是合作伙伴。国际鸟类联盟和其主导的世界鸟类红色名录(即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of Birds)基本上用的是HBW的鸟类系统。

3.6 IOC World Bird List

图3.23 The Website of the IOC World Bird List

IOC是国际鸟类学大会(InternationalOrnithological Congress)的简称,会议由国际鸟学家联合会(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简称IOU)组织。1884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了第一届会议,至今已举办了26次会议。2002年8月11—17日,第23届会议在北京召开;2018年8月19—26日,将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办第27届会议。国际鸟类学大会对推动鸟类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884年的第一届大会推动了国际鸟类迁徙的研究与合作;1930年的第七届大会推动了鸟类生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1990年的第十九届大会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在鸟类学研究领域的广泛运用。

图3.24 BirdsEnglish Names (Gill & Wright, 2006)

1980年,国际鸟类学大会启动了鸟名标准化的工作,1993年和1995年分别出版社了法语版和西班牙语版的;1990年启动了英语版的工作,由门罗牵头组织。门罗去世之后,改由吉尔等继续进行研究。这项工作十分繁琐,直到2006年才取得了进展,在吸收和借鉴Howard & MooreChecklist(3rd.Edition)的基础上,出版了《世界鸟类:推荐的英文名称》(Birds of the World: Recommended English Names)。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0。如今,国际鸟类学家联合会针对Clements Checklist、Howard & MooreChecklist、HBW Alive等的鸟类分类学研究成果,持续不断地征集世界各地鸟类学家的建议,期望得以综合达成共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明年的国际鸟类学大会还会专设议题进行充分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进行关注。2017年4月22日,这个鸟类分类名录已经更新到7.2版。在国内许多观鸟爱好者喜欢使用的《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The CBRChecklist of Birds of China)就是基于国际鸟类学大会的名录所建立和更新的。

本小结最后说一下,国际鸟类学家联合会在其官网推荐了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8个鸟类分类系统,分别是①IOC World Bird List、②Avibase (by Bird Studies Canada &Birdlife International)、③Clements Checklist、④Sibley-Monroe Checklist、⑤Howard and MooreChecklists、⑥HBW Illustrated Checklist、⑦Peters's Check-list、⑧Zoonomen (by Alan P. Peterson)。

3.7 郑作新鸟类分类系统

图3.25 郑作新(1906—1998)

郑作新(1906—1998)是中国鸟类学家,英文译名Cheng Tso-hsin。福建福州人。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先后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雉类协会会长。对中国鸟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中国鸟类16个新亚种,撰写了一千多万字的论文和专著在理论方面提出“低等类型的亚种被排挤到该种分布范围的边缘地区”的观点,从而估测种的起源地,这对生物进化论的优胜劣败的核心理论是有科学意义的补充论证。在鸟类分布方面,提出以秦岭为两个动物地理界,即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我国境内的分界线。这种提法与传统上所提的南岭不同,现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作新先生对中国的鸟类学乃至动物学研究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不过,笔者有时在和一些年轻观鸟爱好者交流时,发现他们对包括中国近代鸟类学发展史在内的中国近现代史知之甚少,相当贫乏。现在,结合郑作新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给大家作简要串讲一下中国鸟类学的发展。

最早来华进行鸟类调查的,有据可查的是英国驻印度殖民政府的官员穆尔克罗夫(W.Moorcrogg)。1812年,他进入我国西藏的玛法木错湖考察鸟类。

图3.26 《1860年华北战记》扉页和书中插图

最早总结中国鸟类名录的是郇和(Robert Swinhoe,1836—1877,又名施文贺、士委诺、罗伯特·斯温霍)。1863年,发表了《中国鸟类名录》,并于1871年进行了修订。郇和是英国领事官,生于印度。1854年进入英国驻华领事节,1873年退休,1877年死于伦敦。他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著有《1860年华北战记》一书。

图3.27 早期的《中国鸟类名录》(Swinhoe,1863 & 1871)

郇和对鸟类学方面确实很有研究,是命名产地在中国的鸟类模式标本最多的人,达127种和亚种,按地区命名数排序依次是台湾36种、福建25种、海南23种、北京11种、广东5种、四川4种、浙江4种、天津3种、辽宁3种、湖北2种、上海2种、山东1种、黑龙江1种,另外还有泛指中国的7种。客观上讲,任何一个研究中国鸟类学历史以及鸟类分类学的人,都无法回避和绕开郇和的鸟类研究成果,这其中也包括笔者在内。但是,这掩盖不了郇和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本质,他不仅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行动,而且还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现实化身,奴役和压榨着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

图3.28 赵铁桥研究员对中国近代西方识华生物史的评价

对于这些打着科学的幌子肆无忌惮掠夺中国宝贵资源的行为,触目惊心、令人发指。赵铁桥研究员曾经有过十分精辟的评价,发表于1991年的《生物学通报》上。因此,对于中国近代的鸟类学发展历程,既需要辩证地看待,又不能被忘却,只要中国不亡国,郇和之流不应该,也绝对不可能成为我们所崇拜的对象,过去没有,今天不是,明天更不会。

20世纪上半叶,受“救国”、“民族复兴”思想大潮的推动,许多学者尤其是从国外,特别是西方留学回来的生物学家进行了一场学科引进并使之扎根本土化的持续运动。任国荣、寿振黄和郑作新三位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那个年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是一句空话,是发自内心、躬身实践、毕生追求的伟大事业。中国著名科技史学专家罗桂环研究员是这样评价的:“毫无疑问,我国众多学者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代价,克服了艰难险阻,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任国荣先生是中国鸟类学系统分类研究和地理分布研究的开创者。寿振黄先生于1927年发表了中国人第一篇鸟类学论文,并于1936年发表了中国第一部地方性鸟类志。

图3.29 Avifauna of Chinaby ChengTso-hsin (1987)

郑作新先生于1947年发表了中国人第一个全国性的鸟类名录(Checklist of ChineseBirds),文章列入了388属、1087种和912亚种鸟类,标志着中国学者对中国鸟类系统研究的开始。大家现在所提到的郑作新鸟类分类系统,不仅仅是1987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区系纲要》(详见图3.29.)。结合笔者个人的学习和理解,给大家作个概貌性的介绍。至于动物地理、地区性鸟类志、稚类研究留待今后再作叙述。

①关于中国的鸟类的综合性介绍。《中国动物志》(Fauna Sinica)无疑是现今中国鸟类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鸟纲计划出版14卷,除第3卷鹰类外,其余均已出版。郑作新先生主编及或参与了其中8卷的撰写。顺带提一下,赵正阶先生的《中国鸟类志》同样是中国鸟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②关于中国的鸟类分布名录。我们现在所说的郑作新先生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完整的应该是指以下的著作:《中国鸟类分布目录》(分上下两卷),《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第2版),《中国鸟类区系纲要》(只有英文版),《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出版了2版)。其中,第2版和英文版一样,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鸟类学家肖文瑟(RodolpheMeyer de Schauensee,1901—1984,1977年获布鲁斯特奖)在其撰写的《中国鸟类》(The Birds of China)一书中的序言中是这样评价的:“在很多科学著作中,我觉得郑作新博士的作品《中国鸟类分布名录》(1976)对我的研究工作最有用。”这一序言还特别用中文进行了翻译并刊载于书中。

③关于中国鸟类的鉴定。前面提到过,依据鸟类分类系统可以对鸟类进行鉴定,其中重要的鉴定方法就是检索表。郑作新先生一共出版了4个版本的《中国鸟类系统检索》,其中第3版系遗作之一,是在其夫人和学生帮助下完成的,同时还发行了英文版。笔者曾见到这样的评价,某资深观鸟人士说:“(中国鸟类系统检索)应当人手一本。”当然,有观鸟爱好者反映,检索表有时候不好用,还不如查图鉴凭借经验判断。客观上检索表是有些问题,但这种观念同样是个误区。检索表的编纂涉及到鸟类研究科学化等问题,以后有机会再作介绍。现在开始兴起的DNA条形码其实也是一种检索表,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鉴定。

④关于鸟类名称的规范。郑作新先生依据1976年出版的《世界鸟类名录》(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the World, by E.S.Gruson),对鸟类名称进行了规范,出版了《世界鸟类名称(拉丁文、汉文、英文对照)》。其中,第2版同样是遗作之一。

郑作新先生在1955—1977年间,命名了中国鸟类的6个亚种,与他人共同命名了9个亚种。实事求是地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作出如此巨大的成就,着实令我们后辈所敬仰。除了所取得的成就,在学风上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如1955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分布目录》第241页的《参考文献》一章开头就写到:“下列文献中,凡未经查阅过的,均注以‘*’符号。”像郑作新先生那样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心系祖国、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永攀高峰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塌着他们的足迹不断向前进。

3.8 郑光美鸟类分类系统

图3.31 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02)

郑光美院士(1932—)大家都很熟悉了,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在学习动物学或者鸟类学的同学,必定要阅读郑光美院士主编的教材:《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鸟类学》。郑光美院士主要参考了HBW (Vol.1-6)、ClementsChecklist (5th. Edition),还参考了 A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Edward S. Gruson,1976)、Howard & Moore (2nd. Edition)中有关鸟类分类系统对种阶单元以上和以下的看法,编写了《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A Checklist n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Birds ofthe World)。书中简要阐述了对具体种类在各个分类系统中不同编排的理解,并且阐明了中国鸟类科学家对世界鸟类分布区划的看法。郑光美院士一共划分了13个区域,依次是北美地区、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非洲中南部地区、印度洋、中美洲、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平洋诸岛屿、华莱士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南极地区。有的观鸟爱好者经常会问笔者,什么是动物地理区划或者鸟类地理区划。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种类的鸟类为自己“家”选的“住址”呈现出一种什么样规律。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去哪里找它,后来还成为了保护鸟类栖息地的重要依据之一。再直白点,观鸟爱好者想看企鹅(加拉帕戈斯企鹅除外)去南极肯定没错。

郑光美鸟类分类系统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继2002年之后,专门出版了中国的鸟类分类名录(共有2版)。这一名录被国家林业局和环境保护部所采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官方名录。这就是对中国及其各地区鸟类数量统计结果不一致,即所谓的“官方数据”和“民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所在——大家运用的鸟类分类系统不一样罢了,仅此而已,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图3.32 中南半岛地形图(地图出版社,1971)

本节最后单独再讲一个关于“中南半岛”名称的问题。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笔者在阅读近年来的中文文献时,发现有个别作者在介绍动物地理分布时仍然使用“印度支那半岛”而不是“中南半岛”。笔者其实很疑惑的,我们老一辈的科学家都能做得到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有的人却做不到?“中南半岛”的名称来历是这样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于右任先生就大声疾呼废弃帝国主义者使用的“印度支那半岛”的提法,改称“中南半岛”。这一倡议首次发表在1941年重庆版的《大公报》上,题名为《中南半岛之范围与命名问题》;1947年,于右任先生在《地理学报》上进一步进行了阐述,题名为《South China Peninsula and Taiping Sea》。使用“中南半岛”名称这一倡议,得到了新中国的高度认可。1971年2月,地图出版社专门出版了1:2750000的《中南半岛地区地图》(图3.32.就是笔者收藏的地图)。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英语语系和西方人的使用,但作为中国人写中文的文章是不是也要讲讲政治。这个问题笔者还真就一直搞不懂了,就连西方人都懂的“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道理,难道我们的个别人就没有点爱国主义的意识呢? (未完待续)

作者

张琦(云南省蒙自市森林公安局)

微信号:cwcawx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欢迎投稿 · 投稿信箱:

cwcaweixin@sina.com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生态论坛│观鸟人不能不知的鸟类分类系统(3)
云南观鸟人:在临沧用镜头记录456种珍贵鸟类的故事
云南百花岭观鸟手册
看见身边的鸟类邻居,2023年全民观鸟节启动会暨北京中轴线鸟类发现计划公益论坛在京举办
观鸟经济观察
2023年全民观鸟节启动会暨北京中轴线鸟类发现计划公益论坛在京举办
鸟类爱好者都在哪里交流?【新鸟吧】
编写一本鸟类图鉴背后的故事
大生态观·爱鸟 | 鸟类栖息地景象壮观,“一群鸟飞过来有几万只”
保护鸟类 是观鸟还是关鸟?

网址: 生态论坛│观鸟人不能不知的鸟类分类系统(3)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75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哪个宠物鸟网站最好用?
下一篇: 鸟类爱好者都在哪里交流?【新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