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5月19日微信群影友摄影作品点评

5月19日微信群影友摄影作品点评

第一幅作品《教子》

王新英老师:对角线构图,跃起的一瞬间摁下快门,动感十足,个人感觉鸭子的前进空间有点堵。
殷岚老师:题目起的真好!
艾静老师:
判断鸟类摄影的佳片标准有三点:1. 羽毛清晰可数,2. 眼神光,3. 趣味点。
这幅作品在这几点都做的很好,母鸭展翅带着小鸭子们逆流而上,这一瞬间抓拍的很不错。在景深控制上有点儿悬(前景的小鸭子们有点虚),总体还是灰常不错哒,给作者点赞!
崔伟立老师:
作者的勤奋在群里是有目共睹的,正是这样的勤奋让作者捕获了大量的鸟类生活情景中的精彩瞬间,画面中的优点留给其他老师点评,我来说说这幅作品的M手动曝光和测光模式之间的关系。
使用M档手动曝光必须要明白取景器中“测光游标位置”的重要性,游标位于正(负)数上,说明作者设定的光圈值、快门速度值和感光度值完成的曝光量比相机测算的曝光量要多(少)一些。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但我们必须要知道上一句中“相机测算的曝光量”是怎么 回事儿?测光所在的那个位置是谁提供的?
我们虽然使用了M档曝光模式,相机的内测光体系TTL仍然在工作,它不仅工作着,还善意地通过测光游标提示作者设定的曝光量是否跟它测算的一样,如果一样,它会在测光游标上显示为零状态。
本幅作品在拍摄时选用了“偏中心平均测光”,很好地诠释了上述理论。
储东生老师:有难度了老师,慢慢细嚼慢咽。
崔伟立老师:手动曝光的使用技巧需要长时间体会。

第二幅作品《探个究竟》

殷岚老师:这个微距拍的真好,光线构图都不错,我很喜欢!

王新英老师:喜欢这个名字和色彩。
艾静老师:

看到这个标题,我不禁想到了崔老师去年的一幅作品《一探究竟》。

艾静老师:

我相信作者在拍摄这个小蚂蚁时,也是角度转了又转,姿态拍了又拍,后期阅片时选了又选,裁了又裁,最终完成了这幅作品。有时一幅好的作品,看似简单,也是经过作者几经思量不易得到的呢。
崔老师那篇文章所提就是画面的简洁。在最简单的画面中,交代清楚所有的作者想表达的想法。
这幅作品中色彩感、小蚂蚁的运动走势,神情姿态,老师把握的都很好。
只有景深一个小问题,微距的景深都很浅,在手持安全快门速度的前提下,卡出精准的景深还需要作者多多练习,多多体会。

邵晓霞老师:《探个究竟》,微距摄影,去拍就好。只是对焦点没有眼睛上,这个探字就没出来。
储东生老师:艾静老师用概念、理论、艺术语言+实片来评论,真的对我们很有帮助。

邵晓霞老师:是的,光圈小一点就好了。在电脑上放大了检查作品,就知道这片成功不成功了。

黄丽华老师:有风就用快门优先了,不知道对不对老师们?

艾静老师:黄丽华老师好,因为您的作品是快门优先,这个模式下,光圈值是相机自己推算出来的,不能很好地保证景深。
黄丽华老师:明白了,一般拍微距时我选用的都是用F8或11。
王新英老师:微距镜头是手动对焦好与自动对焦好?

艾静老师:王新英老师好,手动与自动需要灵活运用。我一般设置在自动,需要手动的时候,再调节为手动模式。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啦

第三幅作品《耶!》

邵晓霞老师:作品还剪裁一下吧,拍一个人的精气神。

艾静老师:

作者利用建筑本身自带的线条,有效的完成了对小孩子的分割拍摄,趣味十足,小女生的表情也非常生动有趣。
42端 F5.6 景深没什么问题。
我被这样的画面吸引,感染,试着加了边框形成一幅画的感觉,又加了一个线条,切割成两个画面,利用下面孩子的手打破贯通线,让小姑娘有脱画而出之势。

王新英老师:感觉特别有趣,一直在猜是一个小孩两次拍摄还是双胞胎?

杨华老师:这幅照片感觉还是喜欢原作,两个小女孩之间因为有视线的联系,不觉得人物多余,而且光线运用的好,感觉赏心悦目。
崔伟立老师:
非常不错的一幅儿童摄影作品,主体、比例、留白、兴趣点、构图和主题表达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但我还是要吹毛求疵!
因为我最反感的就是大量文章作者不经分析就大言不惭地说“平均测光不会导致作品曝光失误”,真的是这样吗?
尼康相机的平均测光真的是平均得不能再平均了,于是在离平均值比较遥远的数值上就出现了不可能被平均的极度值,这些极度值细节上的景物就出现了曝光失误。
例如画面中前景女孩儿的袖口、手背和手指、木板分解面等细节都有着轻微的曝光过度,这些细节在做平均测算时,它们都是极度值,平均值很难涵盖它们 ,这一点值得所有尼康用户给以关注和理解。
建议作者一定要在平均测光模式上去体会曝光补偿的重要性。

邵晓霞老师:几次赏读,眼光都无法集中在那个“耶”的孩子上,而上面的孩子作为配体没有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崔伟立老师:@邵晓霞,有点意思了,现在,我怎么和您有同感了呢?
艾静老师:也许我的潜意识里和邵老师的想法接近。所以我制作成两幅作品,通过女孩的手打破分割关系,让两幅作品彼此有了联系。

第四幅作品《留个影吧》

艾静老师:

《留个影吧》画面中两个老外拿着冰棍一起看手机拍照的瞬间状态抓拍到位,可以看出背景是中国古色的小巷。
画面还可以稍微再剪裁下,整体调亮一些,其他都很好。给第一次街拍的老师点赞。

崔伟立老师:

难能可贵的一幅街拍人像摄影作品,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值得拍摄的情景与想法,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发现了还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那就是功夫了!
我要偷偷再偷偷地对作者说:后期后期后期,这幅作品只完成了一半,还有另一半没做呢——后期美化调整。

邵晓霞老师:
这也是俩个人,他们之间就有产生了关系。发现,抓住这一瞬间,给作者点赞。后期用点心,会是很好的作品。

第五幅作品《回眸锣鼓巷》

邵晓霞老师:数毛级别的作品,镜头再向左一点点就好啦,神!

崔伟立老师:
我好想复制第四幅作品的点评文字!
那就复制吧!
非常精美的一幅街拍宠物摄影作品,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值得拍摄的情景与想法,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发现了还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那就是功夫了!
功夫就是时间的磨练,在磨练中一定要注意“动物”的动作幅度与快门速度之间的关系,放大作品,在细节上有快门速度稍慢的小小小瑕疵哦!
我要偷偷再偷偷地对作者说:后期后期后期,这幅作品只完成了一半,还有另一半没做呢——后期美化调整,它比第四幅作品要难一点儿,要控制好局部细节的调亮,特别是眼睛细节。

艾静老师:
非常棒的一幅动物摄影作品,最精彩的就是狗狗的眼睛,炯炯有神,放大看,狗狗眼睛里有街景。作者心思细腻。逆光拍摄,皮毛清晰可数,轮廓光柔美,很漂亮。后期调亮,狗狗更精神!

微信群活动,每周作品点评·征稿启事
参与人员:所有群友
参与方法:每人每周限定投稿二幅,投稿指定邮箱:1781914055@qq.com
作品要求:近期拍摄的得意作品,内容题材不限,长边像素调整为1600,加白色边框,边框内注明拍摄数据:作品名称、焦距、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曝光补偿、曝光模式等信息,边框内不得标准作者姓名。

相关知识

5月19日微信群影友摄影作品点评
有活动,来微信群里聊
凡是摄影微影赛(153)-《宠物》候选作品投票
优秀!淳安林业人摄影作品获省级比赛一等奖!
微影赛(153期)
微信群不是社群
飞哥谈影 “视觉冲击力”究竟是个什么鬼?
宠物微信群吧
炫宠狂友一定不能错过的2023年度“萌宠星球”国际摄影大赛即将来袭!
衡国良@手机摄影要“好看,有意思”|2020人民摄影捷宝手机摄影月赛五月张榜

网址: 5月19日微信群影友摄影作品点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988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重磅|云米推出全屋智能“全家桶”
下一篇: 悠贝宠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