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幼儿入园焦虑如何缓解

幼儿入园焦虑如何缓解

哭是不愉快的情绪表现。这种表现在婴儿期就以表现,是为了表达他们身体不舒服,或者表达他们的要求,反而具有的生理上的意义。随着幼儿的成长,哭逐渐具有社会意义,用哭的办法其实不是幼儿去应付面对困难的办法,但却是他们对付成人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手段在家里常常有效,所以也就被用到幼儿园来了。起初这些孩子只要对某一件事感到不足,有情绪,就用哭来做武器。家长一见到眼泪马上就向孩子妥协,答应孩子的要求,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孩子就尝到了控制家长的甜头。孩子基本上用哭多次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也就尝到了对付家长的办法。幼儿又把这个武器用到集体环境中去,没想到并不成功,于是哭又成了情绪的宣泄。幼儿遇到困难,采用哭的办法,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哭来要求成人,是缺乏坚强的意志、依赖成人的表现。

通过多年的带班经验和观察,我首先分析了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环境的变化是造成孩子爱哭的原因。

幼儿从出生到入园前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在家里家长以幼儿为中心对独苗苗倍加呵护,疼爱有加,幼儿习惯了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突然间让幼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难免产生害怕的心理,总觉得这里不安全,可是孩子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害怕紧张的心理,于是哭就成了情绪的宣泄。

2.生活能力差是造成幼儿爱哭的原因。

由于家长的娇贯,造成有的幼儿由于不会系鞋带,或者是因为自己吃饭慢,睡觉时衣服扣子解不开,有关生活的技能比较差,所以动作比同龄小朋友慢,内心有挫折感,生怕做的慢,心理紧张,以后碰到同样的事情,就用哭来求助。

3.遇到困难,没有解决的办法。

小朋友在幼儿园难免会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缺少应付的方法。如小班有个幼儿特别容易哭,早上到幼儿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眼泪汪汪,上课老师让她唱歌她唱不好又眼泪汪汪,喝水找不到自己的水杯她还是眼泪汪汪,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她的世界里好象有很多事情值得哭一哭,幼儿觉得自己吃了亏,心里觉得委屈,只好用哭来宣泄。

4.哭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或者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孩子由胆大变成胆小,由敢闯变为怕事,其主要原因还是由后天造成的。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让孩子做这做那,处处限制孩子的活动,不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做尝试,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愈来愈没有信心,也就失去了自信。

找到了孩子真正爱哭的原因,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亲切接待,让幼儿有安全感。

幼儿从父母身边离开,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自然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我们教师应该热情亲切的接待幼儿,直接呼唤他的名字或者小名,或者给他一些他喜欢的玩具,让幼儿感到教师的温暖,让他们有安全感。对于太哭吵的幼儿,我们应该给予极大的耐心,应该象妈妈一样哄哄抱抱,给他以抚慰和鼓励,并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家长第一个来接,孩子有了期待,情绪也比以前好多了。

2.赋予爱心,消除恐惧。

教师应该以爱抚的动作(亲亲、抱抱、摸摸)真诚的表情(充满爱意的时时微笑)来表达对幼儿的爱,让他们感到教师的爱时时刻刻在他们身边。如:有的个别幼儿不肯午睡,我就做在他的身边,给他讲午睡的好处,给他讲打扰别人休息是不礼貌的,有时候我会做在他们身边,轻轻地拍这着幼儿,象妈妈一样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轻轻掩好被子,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气氛中甜甜的入睡。其次老师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孩子,对于哭闹的幼儿,老师绝不能用尖利、甚至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再哭,就把你一个人关起来”,“再哭,就让坏人把你带走”,“再哭,就不让你妈来接你” 等恐吓性的语言来制止孩子的哭闹,这样做或许一时奏效,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的那种恐惧感和不信任感都难以消除,让孩子一想起幼儿园心里就紧张,更不喜欢幼儿园了。

3.用善意的谎言,稳定幼儿情绪。

我们要求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说谎,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但是有时善意的谎言是可以撒撒的,因为它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刚入园的幼儿最爱问的就是“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呀”为了让幼儿安心的进入到活动当中去,于是我撒了个谎“快了,你妈妈刚才给我打电话了,她说你在幼儿园不哭了,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就来接你了”“我不哭了,我去玩玩具”“还有的小朋友问我“我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呀”我便会微笑着告诉她“你妈妈已经骑上自行车走在路上了,她说今天要是能看到你送给她的纸飞机,她会特别高兴”孩子擦掉了眼泪,和小朋友一起去练习折纸了。又如:中午有的幼儿不愿意睡觉,在我讲道理也不管用的情况下,我只好向他撒谎“好孩子,快睡吧,咱俩比个赛,要是你先睡着了,还不哭,我就送个玩具给你,好吗?”孩子为了得到玩具,一会儿也便睡着了。假如孩子醒了还记着玩具的事,买一个送给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4.积极鼓励,学习自理。

幼儿入园一段时间后,生疏感、孤独感无助感还依然存在。情绪仍很不稳定,所以,老师首先要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周围的环境,如,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椅子、小毛巾、小床,小水杯;多带幼儿在园内四处走走看看,让他们了解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做游戏的。其次,老师要逐步搞好常规训练,让幼儿往往感到自己很“能行”“我喜欢”“我来”“我会”“我帮你”“我自己做”,这是幼儿自信心的萌芽。为了保护好这个“萌牙”我结合常规训练用三种方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1)观察法。

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的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幼儿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班有很多幼儿都不会系鞋带,我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首先自己师范让幼儿观察,我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系鞋带的方法,多讲几便,或者在每个组里选出一名系的最好的小朋友做表演,组织小朋友看,让小朋友去对比,从中分辨是与非,好与差,激发孩子自理的积极性。

(2)奖励法。

奖励法就是在一个时期提出几项要求,然后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比,凡是进步的,哪怕一点一滴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在自制的评比表上贴小鸭子,鼓掌祝贺。不仅可以进行单人比赛,还可以进行多人的比赛。这种奖励方法幼儿很感兴趣,也是一种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3)表现法。

抓住幼儿有超越成人的想法,在活动中我用“装傻”这个方法给幼儿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我行”的意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掉在地上的纸片,我故意说找不到垃圾桶,孩子会“我帮你,我知道”,这个小兔的眼睛我怎么画不好呀?“我来,我会画”这棵大树是什么颜色呀?我怎么忘了“我知道,我知道,绿色的,绿色的”孩子们争着表现自己,再也没有了害怕和不安。多装几次傻吧,你会在这里找到无穷的乐趣。

从环境和游戏中培养幼儿“我能行”的意识,树立幼儿自信心。

(1)发挥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不仅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而且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的精心设计,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前提,活化环境,赋予环境更丰富的教育内涵,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幼儿园有很多的花草树木和蔬菜,我利用这用这些自然资源,为幼儿设计了一个活动主题,名字叫“找秋天”。在活动过程中,我教育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给他们讲植物的生长过程,如何爱护花草树木?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在观察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寻找秋天在哪里?秋天是什么样子?你怎么知道是秋天来了?幼儿有的通过语言告诉我,树木花草变黄了是秋天来了,有的告诉我,农作物和水果丰收了是秋天来了,枫叶变红了是秋天来了,还有的小朋友在纸上画了几只大雁,告诉我“它往南方飞走了,是秋天来了”…….幼儿寻找秋天的兴趣很高,我趁热打铁,发给幼儿各种各样的彩纸,让他们把找到的秋天表现出来,幼儿画的画,剪的剪,粘的粘,贴的贴,孩子们忙碌的场面非常热闹,再也看不到哭闹的现象了。孩子们在与老师的共同创作中体验了真正的快乐,树立了自己的形象,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2)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我能行”的意识。

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更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游戏与幼儿的自信心的培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教师积极的鼓励和信任则是幼儿自信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正是由于自己给予孩子的是信任和鼓励,孩子们回报我的才是可喜的变化。例如:刚开园时,有个孩子叫郭正晴,她个子小不爱与人说话,在集体游戏时 也不参加体育活动。“这怎么行呢?”我急在心里。为了让孩子尽快赶上来,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我开始找原因开始调查,通过她的父母,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很胆小,在家处处靠父母,父母叫她做一些小事,她总是说自己做不好,不去做,我又和其他教师调查,她们也都一至认为孩子胆小缺乏自信,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上课时,我有意的让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即使她说的一点也不着边际,我还是一样鼓励她“你能站起来回答问题,你真勇敢”“你比以前进步多了”“你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我还让其他小朋友学习她的勇气,不断的鼓励她给他打气,让她消除恐惧心理。分区活动时,我主动和她接近,和她一起玩娃娃家,在娃娃家里我去扮演妈妈的角色,让她扮演孩子,有时候我还把角色对调,就是想让她看看我是怎样扮演孩子的。一开始,她不好意思叫我做这做那,我就主动的说:“我长大了,我能帮妈妈干活了,我替妈妈扫地去……”慢慢的小晴晴放开了,叫我做这拿那,我都高兴的一样样做好做完,我问她“你知道在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帮妈妈做事吗?”她调皮的笑着说“就是象你这样”。我摸着孩子的头,心里特别高兴。慢慢的小晴晴有了转机,为了帮助小晴晴尽快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让她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在玩《捉蝴蝶》游戏时,我故意把蝴蝶放在她的头上,她摇着头不想接近蝴蝶,可是在她的脸上分明流露出高兴的神情,我继续努力着,“晴晴快来捉蝴蝶,看她多喜欢你呀,它又来找你了”,我又一次把蝴蝶放在了它的头上,这一次她用手把它拿下来看了看,看到有希望,我不懈的努力着,“看呀,多美丽的蝴蝶呀,她最喜欢小朋友了,她最喜欢有进步的小朋友,喜欢勇敢可爱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使我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晴晴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和孩子们玩在了一起。可见,激励性的语言是多么的重要。

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幼儿社会的首任教师。《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使各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为了促进家园同步教育,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并激发家长对幼儿教育产生深层次的关注与探索。如:家园共育专栏,家长育儿经验交流,半日开放活动,家园联系家访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育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起表率作用,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让他们成为科学育儿的专家及教育上的主人。每学期,家长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制做游戏材料当中去,如:沙包、火箭、小飞盘,键子,挂饰等。有的家长为了做一个大灯笼,竟然吃了两碗红烧牛肉面,还有的家长为了做火箭,不惜人力财力到城里去买布买矿泉水……由此可见,家长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着孩子。

总之, 缓解幼儿焦虑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今天的幼儿教育是在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成长打基础,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幼儿的生活、学习和交往,只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就一定会让爱哭的孩子,爱笑、爱玩、爱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缓解孩子入园焦虑的八大对策
新生入园缓解“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浅谈如何应对幼儿分离焦虑及积极应对措施
家长有效应对孩子入园焦虑的8种方法与策略
【新生入园】新生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安宁幼教集团为您支招
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消除策略 | 巧手教育
入托适应困难?入园后如何帮助宝宝适应环境?
如何缓解狗焦虑
如何缓解宠物狗的焦虑?
怎样通过家庭宠物陪伴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

网址: 幼儿入园焦虑如何缓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193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如何缓解新生入园焦虑
下一篇: 如何缓解狗狗的分离焦虑,主人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