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Bluzer 学习简史 2023-12-01 12:19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 #学习简史 6个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艾萨克·牛顿(在总结自己的成就时说)
毫无疑问,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可是沟通还能以各种途径实现,例如跳8字舞或发出怪异的气味。
如果仅仅将人类语言视为一种沟通手段,那么绝对是严重低估了它给予我们的帮助。
世界上几乎所有动物,都会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只是,语言让人类所获更多。
一本“小米”的空气净化器说明书与一首屈原的长诗《天问》,显然不能相提并论,但二者也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共同点:有了它们,我们无需真正重新做过或经历那些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尝试、瞬间即过难以复制或令人痛苦甚至难以忍受的过程,就能学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人类除了以直接经验的方式掌握知识外,还可间接通过语言来学习。
也许,真正的区别就在于此,动物语言只是沟通工具,而人类却通过语言来学习。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动物学习不过是条件反射。
动物学习,是通过对具体信号(如颜色、形态、声音等)系统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而人类的学习,不但能够对具体信号产生条件反射,并且可对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符号等)系统建立条件反射。
因为抽象信号系统的出现,给人类学习带来了新的机制,也让人类的具体信号系统有了与动物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利用语言,人类不但能把握具体的经验,还能掌握概括、抽象的经验,因为语言是事物关系抽象化概括化的符号。
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有语言沟通能力,但唯有人类不仅有语言,而且,人类还通过语言来学习,而这给人类的认知能力带来的巨大的优势,为人类带来了另一种学习能力。
这其中一道特别有趣的问题是:为何我们进化得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学习,而其他动物却不能?通过语言学习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额外优势?
依据直接经验,我们看到太阳是从地平线上升起,但通过语言,我们学到太阳实则根本不会升起。
若是细细回想我们是怎样认知周围世界的,会发现我们人类似乎在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在学习。
通过语言,我们了解到学到了许多虚构的事物,而假如依据直接经验,这些事物根本不存在,比如三岁孩子知道孙悟空是假的但还是喜欢。
通过经验学习,我们反复观看或收听同类经验信息,可能还会经历相当多的试验和摸索。而通过语言学习,相关信息可能只需收看或收听一次,就能达到目的。
请思考这样一则简单的事例:橙子是橙色的。
许多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颜色,一目了然:西红柿是红色的;紫葡萄是葡萄紫色的;红石榴是石榴红色的;橙子就像橙子的颜色一样,是橙色的。
我们是如何学到这些知识的?好像并非通过语言学来的。这种关于橙子是橙色的知识,是我们通过直接经验,而非语言学习的例证。
我们再来想想这样一件事实:青蛙会冬眠。大雁、燕子等会迁徙到南方过冬;大部分麻雀、老鼠和鱼,无论冷暖都会留守家园;而青蛙大多会在深秋季节挖一处泥穴,开始冬眠,直到来年水暖叶绿。
再问一下自己:我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会冬天亲自钻到泥土里观察多只青蛙来发现其中规律。假如你并非专门研究两栖动物的生物学专家,那么你一生中看到的青蛙次数可能也不多,而且,差不多没有一只是正在冬眠的。
或许,你看过一些科学纪录片。在纪录片里,你也只能看到青蛙在秋天钻进洞穴,随后在春天再磨磨蹭蹭地从洞里爬出的景象。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几个月等信息,需要依靠旁白解说通过语言来传达。
假如你没看过纪录片,就只能完全通过他人语言讲述了解这些知识,或在哪本科普读物的文字中读到它。
这种我们不太容易亲眼看到的事情,就是我们通过语言进行学习的常见范例。
至此,我们学到两条常识:一,橙子是橙色的;二,青蛙是会冬眠的。但我们学习这两条常识的方法却迥然不同。
再看看,我们是如何学习行为的?
想想你是怎么掌握游泳的。
你肯定不会去找本游泳研究手册,仔细研读,随后就开始第一次的游泳。恰好相反,可能是有人教你,并且你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浅水游泳池里学游泳。第一次自己游泳的时候,你肯定兴奋又害怕,甚至还要喝几口水。假如说老师对你有过指导的话,也单单只是告诉你不要怕水,应该用脚打水。
从来不会有人告诉你应该怎样在水里调节自己的重心,或是怎样调整游泳节奏,防止头未出水就换气呛水。也从来不会有人告诉你怎样能掌握水性学会游泳,你依靠反复实践,不断纠正错误,不断提升,就像鸟儿学习飞翔一般,你掌握这一技能之后,它就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夏天过去后,你逐渐将游泳淡忘。可是当你再次下水时,你的身体会下意识地就知道该怎么做,而你则能够自由自在地漂在水上做其他事情。
这就是典型的学习吗?
让我们再想想,你是如何学会饲养宠物虎皮鹦鹉的。
一般来说,你不会完全盲然无知地摸索如何饲养虎皮鹦鹉,而是会通过语言向宠物店老板简单咨询,上网搜索虎皮鹦鹉饲养教程,或是通过文字从《虎皮鹦鹉饲养手册》中获得相关知识。比如:
虎皮鹦鹉酷爱洗澡,但是,如果没有及时保温,往往会导致死亡。
如果喂食梨、菠菜或过多菜叶,虎皮鹦鹉可能会拉稀,甚至小命不保。
如果菜叶上有残留农药,没有浸洗过,虎皮鹦鹉也可能因此而失去生命。
饮水器要挂得高,如果鹦鹉拉屎到饮水器中,喝了污染的水,就容易生病。
毫无疑问,我们也能够通过在无数只虎皮鹦鹉身上反复实验、不断摸索中来获得上述信息,前提是你拥有并愿意无数只可爱的虎皮鹦鹉让你来活活养死。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每个部落群体都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通过语言一代代传递保存下来。而每人自出生以来,就通过语言向长辈学习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经验,还通过与同代人的语言交流而获得大量他人经历探索的经验。
这种通过语言进行的间接学习,内容和形式上特别复杂丰富,这是在动物学习中不太可能出现的。
通过语言,我们能够快捷地了解前人的经历,无需经历前人的辛劳,就能够获得他们花了一生才有所得的经验。
艾萨克·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这句名言我们一般说是,牛顿在谦逊地承认其他科学家所作贡献;我们也可理解为:他通过语言文字与“巨人们对话”,从前人停下的地方开始,而无须重新经历人类之前所经历的过程。
这也是我们通过语言知道青蛙冬眠的习性和学会饲养虎皮鹦鹉的方式。
——节选自《学习简史:从动物学习到机器学习》第二章
本文2483字,大约6分钟读完,感谢通读,愿您看懂并喜欢。
[ 学习简史·原创系列 ]
(点击标题可阅读完整内容)
1. 前言:为“学习”立传写史 2. 附录:学习简史年表 3. 中国人不再能模仿的技术 4. 数学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却为何如此有用? 5. ChatGPT会如何影响我们?欢迎关注公众号,并设星标,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通过机器学习识别鸟类
如何用机器学习识别猫叫和狗叫声?
喵?如何用机器学习识别猫叫和狗叫声?
深度学习 诊断
连续学习与概念表征
机器学习毕业论文(毕设)方向怎么选
鹦鹉是具备一定的学习模仿人类语言...@玄宠宿舍的动态
没想到,从宠物身上能学习到这么多!
离线学习(训练)和在线学习(训练)
狗的智商和学习能力
网址: 人类通过语言来学习——《学习简史:从动物学习到机器学习》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7624.html
上一篇: 灰鹦鹉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 |
下一篇: 橙翅亚马逊鹦鹉的饲养 模仿人类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