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与礼仪”是蒙氏日常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2.5到6岁期间处于社会性行为敏感期,正是发展好品行的阶段,而优雅与礼仪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有尊严、礼貌地相处,从而发展出社会交往能力和归属感。
优雅是心智与身体上的和谐一致,指的是动作的精致化、礼貌地表达善意。
礼仪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和谐一致。有礼貌、体贴、尊重的行为。
优雅与礼仪主要包括两大类,如何说以及如何做
。
语 言:如何说
除了日常表示问候、感谢、歉意、告别等基本社交礼仪,在蒙氏环境里还有一些比较典型的规则,如:
轻声交谈
孩子在蒙氏环境里是自由工作的,大部分工作在老师完成示范之后可以独立完成,如果小范围交谈则需要轻声控制音量以免打扰到别人;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则站起来放好小椅子,走到老师的身边并把手搭在老师肩膀上,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告诉老师自己需要帮助。避免在教室里大声喊叫。
将手搭在老师肩膀,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告诉老师她需要帮助.
表达请求与拒绝
孩子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请求,“我可以加入你的工作吗”;当然,对方孩子也拥有拒绝的权利,他可以用语言表达“请你不要打扰我的工作”。
长此以往,这些示范会帮助孩子将这种沟通方式内化,当面对生活中的冲突和小纷争的时候,他们知道可以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会避免很多潜在的肢体冲突。
行 为:如何做
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都可以用“优雅与礼仪”来规范,如:
在教室里去接水的时候,要蹲下来去接水,双手拿杯子回到自己的作为上,喝完水后再将杯子放回到杯架里。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双手拿取物品,如拿托盘、拿杯子、搬椅子等等,即便是很小的物件也都是双手拿取。孩子在重复练习中除了学会该技能也体会到对物品的尊重,从而延伸到对身边的人、事、物的尊重。
打喷嚏的礼仪,用胳膊捂住嘴巴,会很卫生。
拿剪刀的礼仪,这样做会很安全。
孩子正在进行舀珠子的工作完成一份工作后,孩子会将工作放回原位,以便让下一位小朋友操作。
团体示范
当孩子来到幼儿园,老师就已经开始观察班里的孩子,如果孩子普遍在某个方面需要提升,老师则会利用团体讨论时间来进行“优雅与礼仪”的示范和练习。如果有新生进来,还不熟悉相关礼仪,老师也会寻找恰当的机会进行小团体示范。
小朋友取一张卡片,大家一起讨论该如何优雅地做这份工作,之后相互示范。
例如:孩子在教室里大声呼喊老师
有个小朋友在做日常区的工作,工作到中途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在自己位置上大声喊老师,可是老师没有马上回应他。在呼叫老师几声后,他走到老师身边,轻轻拍拍老师的肩膀说:“老师请帮忙,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做工作的时候,是孩子很期待很重视的事情,所以他很兴奋,同时也忘记了应该怎么请老师帮忙,但是当他大声呼喊无用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方式不正确了。
老师在每天的观察中了解每个孩子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上例中的孩子其实是知道如何请求帮助的,但是有时候会忘记,老师用“延迟回应”的方式,给予机会让孩子自己发现,并纠正自己的。
作为一名蒙氏教师首先要经常对自己的同事说一下几句话。
“谢谢!”
“不客气!”
“对不起,没关系!”
“对不起,我影响到大家了。”
用轻柔的手翻书,动作一定要优雅。
轻轻关门,关门时用一只手掌轻推,以防用力过大。
搬凳子的时候,要双手来搬。
“优雅与礼仪”没有专门的教具,环境中的成人就是最大的教具。这部分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对孩子提要求,而是通过蒙氏老师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成人就是教具孩子们每天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美感的优雅环境里,这里充满关爱、尊重、自由。而“优雅与礼仪”这部分工作的教具就是成人自身。因此,蒙氏老师时刻都会提醒自己,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衣着妆扮、言行举止,是否足以成为优雅与礼仪的典范。环境和成人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优雅的熏陶,帮助孩子们在社交礼仪中回馈给他人得体、舒适的感受。
招生人数
13369699579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蒙氏教育之——优雅与礼仪
【教育随笔】蒙氏教育独立性的培养
宠物礼仪师:守护精灵的优雅导师
礼仪知识:幼儿礼仪教育
【佩君蒙氏幼儿园】~自然心•教育爱——小班主题活动《宠物店》致家长一封信
世界各国的儿童礼仪教育
MY FIRST BOOK 蒙氏教育宠物布书婴幼儿早教玩具土豪书新年礼物 宠物主题(1
幼儿社交礼仪教育知识
幼儿园宝宝必学的四大礼仪教育!老师家长收藏!
幼儿园基本礼仪及礼仪教育小窍门
网址: 蒙氏教育之“优雅与礼仪”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8985.html
上一篇: 英山特教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主题 |
下一篇: 心学问教育咨询,成长的轨迹与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