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黄昏,从香港中环写字楼涌出的下班人流,将金钟地铁站挤得水泄不通。
有那么一瞬间,天空中叽叽喳喳的声音呼啸而过,透过林立的高楼缝隙,你看到白花花的鹦鹉飞过,那一刻你疲惫的身体似乎一颤,灵魂出窍。
那是小葵花凤头鹦鹉,他们长住于中环的香港公园,经常在高楼间停歇。
傍晚在高楼间纷飞的小葵花凤头鹦鹉 树蛙/摄
我去探访它们的时候,确实深感意外。
这种原产于印尼的鹦鹉,由于颜值高,被捕捉贸易。仅80年代,印尼就出口超过6万只,更不知有多少在捕捉过程中死去。
因此在2000年小葵花凤头鹦鹉正式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下个等级是“野外灭绝”。
这只鹦鹉透过树林与我对视 树蛙/摄
在香港最繁华的地方,见到极危物种,真是再奇妙不过。它们在南方常见的木棉树、细叶榕的洞穴中筑巢,而且喜欢那种窄小的洞穴。
由于它们本身不太擅长挖洞,因此繁衍率并不高。曾经有研究人员安置人造鸟巢,却不见他们使用,看来他们对房子要求不低。
小葵花凤头鹦鹉所居住巢穴狭小如香港的房间 董莹/摄
这些鹦鹉为何而来?
传说是在二战前夕,英国港督为了避免自己养的鸟成为战俘,在香港沦陷前就释放了它们。
加上后来逃逸或者被释放的同类,这些鹦鹉族群在异国他乡,经过70余年的奋斗,依靠香港对生态和鸟类的保护,它们在这个海岛城市落地生长,繁衍壮大,活出了自然本性。像极了早一辈香港人的命运。
飞过香港公园的小葵花凤头鹦鹉 树蛙/摄
作为外来物种,免不了要被质疑是否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影响,然而这部分的研究暂时太少,我还不得而知。
但另一个角度看,香港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不仅庇护着许多传统文化、异见人士,还庇护着濒危的小葵花凤头鹦鹉、黑脸琵鹭、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因此我对香港多了一丝尊重。
鹦鹉常停歇的高楼投影着公园丰富的植被 树蛙/摄
希望大陆的城市在学习香港快速建楼的过程中,也不忘学习香港在自然生态保护上的经验。
+ 本文值班导师 +
彭宇,自然名:树蛙
鸟兽虫木发起人,资深自然导师,擅长生态摄影。
大部分时间行走在山海间,既常走入偏远自然之境,也热衷于探索身边的鸟兽草木,希望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力分享给大小朋友。
嗨,这里是鸟兽虫木的「自然笔记」栏目,每个周末,鸟兽都会有一位导师在这里值班,书写身边的自然,与你分享精彩有趣的自然观察。快搬好小板凳,来听故事咯!
- END -
图文丨树蛙
编辑丨晚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自然笔记丨在香港最繁华的地方,遇见极危物种的它
打卡自然的回响主题展,价值百万的纸雕鸟究竟是什么珍贵品种,而它们到底有多逼真!
【活动招募】乐享自然 快乐成长 “ 家有萌宠——自然笔记征集活动 ”
小葵花凤头鹦鹉,因战争在香港重获新生。
濒危动物摄影展亮相自然博物馆 48幅动物肖像背后都有故事
2024年一季度线上宠物市场表现如何丨研报笔记
面对面丨获“世界自然遗产”称号,这个候鸟栖息地有多特别?
追新看点丨“稀客”变“常客”!爱鸟周福州“追鸟”攻略来了
探觅都市自然之音 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创主题展,开启“城市寻鸟季”
中国超三成两栖爬行动物受到物种威胁 华南西南最多
网址: 自然笔记丨在香港最繁华的地方,遇见极危物种的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2027.html
上一篇: 米切氏凤头鹦鹉 |
下一篇: 粉红凤头鹦鹉三种上万的价格与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