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艺术与光的共鸣:欧普照明与张鼎的跨界探索

艺术与光的共鸣:欧普照明与张鼎的跨界探索

2024年初,欧普照明与著名艺术家张鼎携手合作,展开了一场融合艺术与科技的创新旅程。这一合作以“光”为主题,在历经半年的精心筹备后,双方共同创作的大型灯光声音装置《正午》(NOON, 2024)于8月17日在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正式揭幕。展览通过光与声的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独特的时空与生命体验。

光无处不在,却因其无形常被忽视。张鼎在本次创作中,借助欧普照明的SDL智慧光谱技术,呈现了“正午”及其前后共三段变化的“天光”,营造出一个引发观者感官互动的沉浸式空间。在开幕论坛“薄暮”上,张鼎与多位艺术家、建筑师、空间设计师共同探讨了光媒介在视觉艺术、空间设计和互动媒体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欧普照明的王颖表示,对于当代艺术的支持是欧普创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协作不仅彰显了“用光创造价值”的品牌使命,也为欧普照明在产品性能拓展和迭代方面提供了新的灵感。

光的力量:异化空间与感官刺激

在天目里美术馆的第六层展厅中,张鼎以一组大型灯光声音装置构建了一个“室内天台”。观众一旦步入空间,就进入了一个循环运行的“天台系统”。这里,灯光在形似头颅的琉璃雕塑中闪烁,仿佛传递着某种信号;而欧普照明的圆形“天境”灯逐渐点亮,整个空间笼罩在变幻莫测的光谱之中,现实与虚幻交织。

“正午”时分,欧普照明的SDL智慧光谱技术最大限度地模拟了自然光的效果,使空间看似被“异化”。张鼎认为,这种光线的强烈作用如同传送门,将空间转化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场域。与他2018年创作的《安全屋#3》类似,《正午》同样通过强光与声音的结合,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冲击。

艺术家张培力在开幕论坛中评价道,《正午》不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是引发思考与质疑的起点。光线、材料和声音共同作用,构建了一个对抗性的场景,激发观众对日常感官的重新审视。

太阳光引擎:以光定义时间

展览的序章“晨曦”以柔和的灯光复调,展示了欧普照明通过四个植物玻璃缸装置创造的不同时间节点下的植物照明效果。欧普照明的SDL智慧光谱技术在1800K-12000K的自然光色温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模拟了太阳光照效果,使室内光线与时间节律紧密结合。

这种光照技术不仅适用于展览场景,也在家庭、实验室等多种环境中发挥作用。通过调节色温和照度,SDL智慧光谱技术能还原物体的原本色彩,提供更真实的感知体验,并屏蔽红外线和紫外线对敏感物体的有害影响。

跨学科协作:弥合自然与人工的分界

张鼎在拜访欧普实验室时,首次见到欧普的“天境”灯被吸附在暗室的屋顶上,这引发了他将该技术应用到实际创作中的灵感。此次合作中,欧普照明打破了品牌的标准设计框架,给予了张鼎最大的创作自由。

王颖提到,创作者在扩展光媒介可能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正是其趣味所在。欧普照明希望通过提供工具和技术支持,让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当代艺术领域,光都是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贝聿铭曾提到“让光线来做设计”,而光与空间运动(Light and Space Movement)则进一步探讨了光线在空间中催生的感知现象。在《正午》中,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对话揭示了光的多维可能性,也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美学与灯光应用的理解。

通过这次与张鼎的跨界合作,欧普照明不仅探索了光的“异化”与“本真”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未来,欧普照明将继续以更具颠覆性的方式,将光的多维可能性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激发更多艺术与科技的创新对话。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艺术与光的共鸣:欧普照明与张鼎的跨界探索
思享约局:宠物与跨界商业融合模式探索
未来的艺术教育:如何拥抱AI与跨界创新?
艺术与商业的碰撞不是事故,而是故事 | 大胆专访
新锐视觉艺术家胡逸哲:跨界融合的艺术与科技
艺术家与商业跨界合作——以奢侈品和当代艺术创作结合为例
商业跨界艺术新模式——“艺术空间综合体”正在崛起
AI绘画如何融合宠物元素:探索人工智能绘画与宠物主题的创意结合与应用
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做跨界融合的“策展人”丨涌流2020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绘画语言与情感共鸣

网址: 艺术与光的共鸣:欧普照明与张鼎的跨界探索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425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大学摄影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下一篇: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探索艺术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