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获取更多北京高考学习、资讯相关信息,请添加微信公众号或者加入2017北京高考群:188795408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为创新项目竞赛和创新作品评比展示。
创新项目竞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
创新作品评比展示包括: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竞赛信息可登陆http://castic.xiaoxiaotong.org/index.aspx查询。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学科分类
(一)小学生项目
1. 物质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2.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3. 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
4. 技术: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 行为与社会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的方法研究人或动物的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中学生项目
1. 数学:包括代数、分析、组合数学、博弈论、几何与拓扑、概率与统计等。
2. 物理与天文学:包括力学、磁学、电磁学、光学、热学、计算力学、原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核与粒子物理、天文和宇宙学、生物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物理、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物理仪器等。
3. 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环境化学、化学工程等。
4. 动物学:包括动物行为学、生态学、细胞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营养和生长、分类和进化等。
5. 植物学:包括植物生长和发育、生态学、遗传学(育种)、生理学、病理学、分类和进化、农林科学等。
6. 微生物学:包括应用微生物学、细菌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病毒学和抗生素等。
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析生物化学、医药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
8. 生物医学: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生理学、疾病遗传学、营养学、病理生理学、转化医学等。
9. 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大气科学、气候科学、环境对生态系统影响、地球科学、水科学、生物降解、土地开垦、水土保护和改良、水资源管理、污染控制,废物的回收、管理和处置等。
10.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及通信、计算机制图技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科学、网络安全、数据库、操作系统、编程;电路、物联网、微控制器、网络与数据通讯、传感器、信号处理、机器人与智能机等。
11. 工程学:包括航天与航空工程、土木工程、汽车工程、船舶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摄影工程、音响工程、制热与制冷工程等。
12. 能源科学:包括替代燃料、燃料电池和电池发展、微生物燃料电池、太阳能材料、水力发电、核能、太阳能、火力发电、风能等。
13. 行为和社会科学: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
二、申报
(一)申报者和申报项目要求
1. 申报者在竞赛申报时为国内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每个参赛学生(包括集体项目的学生)在一届大赛中,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参加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2.参加全国竞赛的项目 从 省级竞赛获奖项目按规定名额择优推荐。
3. 申报项目必须是从当年 7 月 1 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4. 集体项目要求:
(1)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 3 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同一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的学生合作项目。
(2)集体项目不能在研究过程及参赛中途加入新成员。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熟悉项目各项工作,合作、分担研究任务,提交的研究成果应为所有成员共同完成。
(3)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
(4)多人集体完成的项目不能作为个人项目申报。如该项目可以分为数个子项目,某个子项目确系某一申报人独立完成,可以将该项目作为完成人的个人项目申报。
5. 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果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本次参赛的研究工作需持续一年以上,申报材料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 每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三名辅导教师。
(二)不接受的申报:
1. 项目内容和研究过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2. 涉及有风险的动物、微生物,人体或动物离体组织、器官、血液和其他体液的小学生研究项目。
3. 不符合申报项目要求(参见申报者和申报项目要求)的项目。
(三)申报材料
1. 申报书:完整填写大赛组委会当年发布的申报书。
2. 查新报告:每名申报者须在项目 研究开始前和申报参赛前对项目选题和内容分别进行查新检索,并提交查新报告。
3. 项目研究报告及附件:项目研究报告字数应不少于 2千字、不超过 1 万字,附件只提交研究报告中的辅助图片,其他附件材料只填报清单,申报时不需要提交。入围终评的项目, 必须 在终评问辩现场 向评委提供原始实验记录、研究日志等相关附件材料 ,并现场展示项目研究报告中提到的主要创新点 。
4. 证明材料: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医疗保健用品,由省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省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省级以上林业等管理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三、表彰和奖励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项分等级奖和专项奖。等级奖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 15%、二等奖 35%、三等奖 50%,颁发证书和奖牌,由主办单位进行表彰;专项奖由设奖单位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奖金或奖品等。
四、评审
(一)评审原则
大赛组委会将组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评委会,按照“三自”和“三性”原则进行评审。
1. 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 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 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4. 创新性:指项目内容在解决问题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设备或工具的设计或使用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工作从新的角度或者以新的方式方法回答或解决了一个科学技术课题。
5. 科学性:指项目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的合理和正确性,依据的科学理论的可靠性等。
6. 实用性:指项目成果可预见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研究项目的影响范围、应用价值与推广前景。小学生项目的评审重点考查项目研究过程中对于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
(二)评审程序
1. 资格审查:大赛组委会根据规则对所有申报项目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审查过程中如发现项目申报材料存在问题或缺失,申报者可在组委会规定的修改时间内对项目材料进行修改和补充,符合规则的项目可获得参加初评的资格。
2. 初评:通过参赛资格审查的项目由评委会组织学科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网络评审。项目初评通过率约为 80%。通过初评的中学生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参评一、二、三等奖;通过初评的小学生项目成绩排序排名前 50%项目入围终评,参评一、二等奖,其余项目获得三等奖。
3. 终评:
(1)等级奖评审:大赛组委会选聘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终评评审委员会,通过现场审阅材料和项目问辩,评选产生大赛各奖项。入围终评的项目须申报者本人参加终评评审活动,如未参加终评的中学生项目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如未参加终评的小学项目给予三等奖,由此产生的名额空缺不予递补。
(2)专项奖评审:由设奖单位单独评选或委托大赛评委会评选。专项奖评审原则不得与大赛评审原则相悖。
4. 申报和初评阶段,出现对参赛项目的投诉且经调查属实,或经评审专家调查发现参赛项目存在抄袭、研究工作作弊等问题,将取消作者参赛资格。终评阶段,如发现参赛项目存在抄袭、研究工作作弊,将取消作者参赛资格;项目作者答辩情况或研究项目实际水平不符合获奖标准,经评审委员会表决,可不授予竞赛奖项。
五、终评展示和交流活动
1. 参赛学生有义务参加大赛终评展示期间组织的公开展示、公众讲解和学生交流等活动。
2. 项目展示按学科分区,由组委会提供项目展区的基本展板、展台、电源和简单工具。
3. 每个项目分配的展示空间由项目作者负责设计和制作相关展示材料,并负责展示材料的携带、安装布设、保管和维护。有实物作品的研究项目,必须将实物作品带到现场展示。
4. 每个项目应制作项目展板一块(高 1.2 米、宽 0.9米)。参展实物宽不超过 1.5 米,高不超过 2 米,重量不超过100 千克。项目展示材料中不能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和管制刀具;展品用电电压不得超过 220 伏。
5. 项目的展示材料中不得出现指导教师姓名、专家评价、媒体报道材料、以往获奖情况、正在申请或已获得专利情况等信息,不得出现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权的内容。
6. 项目布展完毕后需要接受组委会的检查,包括展板、展品、展示内容,检查合格才能进入评审程序。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
一、学科分类
1. 物质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
2.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3. 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事物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
4. 技术与工程: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 其他:不属于上述四类学科的其他 科 技内容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要求
1. 申报的科技实践活动应是青少年以团体(如:小组、班级、社团、年级、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名义,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围绕某一科技主题开展的具有一定科普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
2. 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符合以下原则:
(1)亲历性: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2)自主性: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3)协同性:广泛的社会合作和参与。
(4)整合性: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整体认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活动目的明确,有完整的活动计划或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器材或材料、活动内容、组织实施方法、总结交流方法等)。
4. 按照活动计划或方案完成了活动并进行了交流总结。
三、申报要求
1. 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均可以团体名义将其参与或组织的科技实践活动申报参赛。参加全国比赛的活动由省级竞赛获奖活动中按规定名额择优推荐申请。
2. 对于以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名义申报的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在校学生总数或本地区学生总数的 30%以上。
3. 申报团体需提供以下材料:
(1)完整填写的申报书。
(2)活动报告及附件:活动报告应由活动组织者(或主要参与者)撰写,报告内容包括活动选题、设计、准备、实施、成果、总结反思或建议等,字数不超过 1 万,可附相关图片、学生活动成果或体会、活动成效的评估报告或新闻报道等。附件大小不超过 5MB。
四、表彰和奖励
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和“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等级奖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 15%,二等奖 35%,三等奖50%,颁发获奖证书。“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在一等奖中择优评出。
五、评审
(一)评审标准
1. 示范性:活动选题、活动设计理念和组织形式有创新和示范作用,实施过程中有广泛或深入的社会合作和参与。
2. 教育性:活动内容和形式符合参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兴趣。
3. 完整性:活动报告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活动成果明确突出并进行了实践成果的交流总结。
(二)评审程序
根据规则进行资格审查,合格的参赛活动可进入评审。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活动进行网络评审,确定获奖等级。如发现申报材料弄虚作假、抄袭,则取消参赛资格。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规则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旨在鼓励青少年在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用科学思维和创意设计解决方案,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一、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应是针对生活中或科学技术领域中某一个问题所提出的创新性科学设计或解决方案。
2.作品主要以文案形式说明创意,内容应包括对问题的描述、相关背景综述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的设计模型、解决思路、方案等。可附加设计图或图片。
(1)文案字数 1000-2000 字。
(2)设计图和图片总计数量不超过 5 幅,须包含图标或图注,格式为 jpg,分辨率为 300dpi。
3.作品内容应为申报者本人提出,文案和设计图等应为本人撰写制作,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仅接受个人申报,不接受集体作者的作品。
5.作品中内容不得仿冒、抄袭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及著作权。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者:申报时为在校中小学生(包括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
2.申报材料:完整填写的申报书。
3.参加全国比赛的作品从省级比赛获奖项目中按规定名额择优推荐申请。
三、表彰和奖励
1.评选“优秀创意奖”270 名(小学组 90 名,初中组90 名,高中组 90 名),颁发获奖证书。
2.评选“创意之星奖”30 名(小学组 10 名,初中组 10名,高中组 10 名),颁发获奖证书。
四、评审办法
1.评审标准
(1)创新性:选题独创,设计构思新颖,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策略有创新。
(2)科学性:解决方案或设计采用的是科学方法或选题属于科学、技术或工程问题。
(3)实用性:选题应有生活实际或科技发展需求。
2.评审程序
根据规则进行资格审查,合格作品可进入评审。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对作品进行网络评审,按申报者申报时所在年级分为小学组、初中组以及高中组,确定获奖奖项。如发现作品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协,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ID:bj-gaokao)整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规则(2017年修订版)
关于公布第三十四届余杭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结果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公布第二届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2022首届“小兽杯”全国大学生宠物用品设计大赛
关于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广西赛区初赛作品提交及成绩上传截止时间的通知
全面解读DNF第八届全国格斗大赛规则
抢占互联网宠物赛道,巨小萌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荔湾区奖励
激起千层浪:2023全国青少年攀岩公开赛奏响新赛季
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法斗犬IP,如何创新赋能青少年美育
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
网址: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规则(2017年修订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4367.html
上一篇: 羽毛球“五羽轮比”比赛规则! |
下一篇: 全面解读DNF第八届全国格斗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