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方法第一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传递有人关心他/她的信息快速搜索问题的关键点和即时接近他/她的突破口(评估能力)顺应他/她的想法,发现其失误或软肋的地方,帮助其分析失误的原因,可能并非只有一死之路,鼓励其再努力争取尝试一次的信心不要承诺什么高度敏锐的察觉他/她回来的时机,伸出手现场危机干预要点:心理老师客串谈判专家 第二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二、什么是危机干预 ?1、危机的定义 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多次遇到由急性应激引起的心理危机(crisis)。 危机是指个体遇到的重大问题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
2、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危机具有以下特征: (1)有一个促发的事件,它可以是个体的应激状态增强到不可忍受的程度,但它不是危机而是促进危机的产生。 (2)个人体验是决定是否处于危机状态的关键,因为危机是个体存在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3)有限度的时间。危机的时限不长,一般为3-6周;心理不平衡的时限约为2-3周。若一种情景持续6周以上,则需要有专业的干预。 (4)自我限制。处在危机状态中的人常体验到极大的情感上的痛苦,这种痛苦强到令人难以长期忍受,所以,身受这种痛苦的人就要设法使其终止。第三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二、什么是危机干预 ?2、产生危机的因素
3、 个体对危机易感性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一些平衡因素还与危机的程度或严重性或性质(自杀、群体-地震)有关 (1)个体对事件的直觉,即个体如何预期这种情景对其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2)情景性支持,即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朋友及宗教。 (3)内在的应对机制(international coping mechanisms),起量变的作用,即叠加面临的应激源的数量,应激情景的持续时间以及既往经验。3、危机的分类 危机可分为成熟性危机和情景性危机两种: (1)成熟性危机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发展性突变的结果(如,青春期或更年期变化引起的烦恼即属这一类型); (2)情景性危机是出乎意料的或突发性事件所致(
4、例如自然灾害,暴力行为或突然发生的危重疾病)。第四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二、什么是危机干预 ?4、应激状态 当个体察觉到危机时就产生紧张的体验,并企图运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技术来处理,当这种方法不能有效的对付危机时,就会使用其它的应付机制,并扬弃那些无用的。随着危机水平的不断增高,紧张继续增强以及不适的心理反应变得更为严重的状态,称之为应激状态。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以下四种结果: (1)问题得到解决; (2)对问题重新予以认识; (3)通过放弃目标或服从当前情景来回避问题; (4)在问题无法解决又难以摆脱的情景下,就要经受更重大的心理扰乱。由于危机带来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所以
5、有人为了解除这种痛苦,甚至会采用自杀的手段。但一般情况下,解决的方法是个体心理的紊乱并使神经功能趋向低水平(失眠等);或者是个体抛开问题不顾而恢复到危机前的功能水平(离婚能);或者个体学会新的应付方法并变得更坚强。第五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6二、什么是危机干预 ?5、危机的三个阶段 危机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冲击期。是应激的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手足无措、慌乱、否认; (2)退缩期(或骚乱期)。在此期间,个体的体验主要是焦虑、抑郁、恐惧、悲伤、羞愧及退缩,还有心身不适。随着功能减退而出现不少无意义活动。躯体及精神方面都处于高度紧张; (3)创伤后期(或解决、适应期),此阶
6、段紧张有所减低。有人通过研究提出,在“前危机状态”(precrisis state)的人和环节上进行干预及或解决,是可以及时消除危机的。第六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7二、什么是危机干预 ?6、心理危机干预 处在危机中的个体在心理上是很脆弱的,他们需要解决办法而不知道怎么去做。这就使得他们愿意接受帮助和学习新观念和新行为。 危机干预的目的:是要使个体恢复到原有的功能水平;有效的应付接触危机的关键,处在危机中的个体有学习新的应付方法的需要。 心理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理论和方法,调节危机发生过程中锁定的环节,以减轻或消除个体
7、的危机感。第七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8二、什么是危机干预 ?7、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由于危机的特征是自我限制的,有痛苦的高度焦虑,所以干预的时间要求短促。交往要求明确、专业、单一、直接和开放。因为高度焦虑使干预对象的注意广度变窄并且增大了误解的可能性。 由于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不同,对象的个性各异,所以干预的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下面可借鉴五个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1)分析个人“信息超载”和前瞻性的恐惧感; (2)给予减少焦虑和孤立无援状态的心理援助; (3)促进失望、绝望情绪的改善,重建个人的尊严和前程的决策; (4)按轻重缓急的顺序决定策略; (5)立即履行选择的决定。
8、第八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9自杀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它可以发生在年轻人或年长者富人或穷人病人或健康者城市居民或农民没有哪类人对自杀有免疫力!三、我国自杀和抑郁问题调查第九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每年自杀影响着我国数百万人的生活第十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每年有287,000人死于自杀1,500,000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 的心理创伤162,000小于18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2,000,000人自杀未遂在中国每两分钟有 1 人自杀死亡 8 人自杀未遂第十一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2中国的
9、自杀率:1995-1999年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1020304050607080年龄组自杀率(1/100,000)农村女性农村男性城市女性城市男性第十二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3自杀占全部死亡的百分比1995-1999年0510152025303540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年龄占全部死亡的百分比 (%)农村女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城市男性第十三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410-19岁青少年自杀死亡者和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1年内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死亡N=40 n % 自杀未遂 N=
10、79 n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与父母(继父母)不和 16 40.0 与父母(继父母)不和 44 55.7丢面子、受人歧视 15 37.5 经济困难 38 48.1经济困难 11 27.5 父母(继父、继母)吵架或不和 34 43.0对学习状况不满 11 27.5 对学习状况不满 33 41.8与父母以外的家人不和 9 22.5 丢面子、受人歧视 21 26.6生活规律重大变化,如睡眠 8 20.0 学习的压力大 21 26.6失恋或找不到对象 7 17.5 考试除外的考试失败、不理想 21 26.6被父母(继父母)殴打 7 17.5 亲属患急重病 21 26.6家人死亡 6 15.0 退学、休
11、学 19 24.1大量欠债 6 15.0 生活规律的重大变化,如睡眠、饮食 19 24.11995-1999年第十四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51995-1999年第十五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62004年5月发表895例自杀者因心理问题接受治疗的种类629例病情较重的自杀未遂者因心理问题接受治疗的种类1%8%9%82%1%1%3%10%86%1%第十六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7有抑郁的患者不接受必要治疗的原因不知道自己的情绪问题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导致的(董、余)因为患有心理问题有耻辱感,而不愿寻求治疗担心因心理问题求助的事不能在学校
12、保密而导致各种后果普通医务人员不能识别伴有抑郁的病人也常常不愿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 缺乏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治疗费用太高第十七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8抑郁的诊断标准: 必须有5个或5个以上症状,并持续存在两周或更长时间绝大多数时间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对多数活动或性生活失去了愉快感体重或食欲发生改变睡眠不好 (早醒)坐立不安、急躁或易激惹 疲劳感(早重晚轻) 内疚、无价值感或无助感集中注意力困难、记忆力下降或做事情犹豫不决反复出现自杀的想法,觉得自己生不如死第十八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19自杀危险因素有抑郁情绪近期发生急性负性生活事件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差长期的
13、生活压力大有既往自杀未遂史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第十九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0 2005年3月25日,崔永元做客艺术人生常年失眠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可以随随便便地想到死。他想到的是社会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他希望人们不要疏远了得这种病的人,更不要歧视这些人,应该鼓励他去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十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1 崔永元语录(一)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创始人、主持人崔永元被抑郁症这个城市流行病中的新品种不幸击中。两年后,崔永元坦言:我得的是抑郁症,而且是严重的抑郁症,重度。外界普遍对抑郁症不够了解和重视,人们认为这不是什么毛病,认
14、为病根子在于“小心眼、想不开、太爱算计了”,使我常常哑口无言、有苦难辩。病因非常复杂,比如跟你童年的成长环境都有关系。我想告诉大家,确实有这样一种病。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得了这种病,希望你不要歧视他。然后鼓励他去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十一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2不要忽视心理疾病,但是也不必害怕,上医院找医生完全可以医治。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总要回到日常的状态。这个病正在恢复中,我相信我会变成一个健康人的!人不是每一个想法都能实现的,所以某些想法就叫想法,有些想法就叫理想,还有些想法叫空想,还有些想法叫妄想。小崔语录(二)第二十二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
15、022年6月23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关系自杀念头抑郁情绪自杀行为第二十三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4自杀者的情感痛苦 (Psychache)自杀者认为痛苦状况是 无法逃避的 无法忍受的 永无止境的 第二十四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5产生自杀想法的原因希望结束痛苦无助感无望感矛盾情感孤独感第二十五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6对自杀的误解 (1)自杀无法预防谈论自杀的人不自杀自杀前没有任何自杀征兆有过一次自杀,以后肯定不会自杀大多数自杀者是文化程度低的穷人Not True!第二十六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7对自杀的误解 (2
16、)与有抑郁情绪的人提及自杀会导致他产生自杀的想法如果一个人的抑郁情绪突然好转,他就没有自杀危险了多数自杀缘于一个突发的创伤事件非致命性的自杀行为只是 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所有自杀者都有精神病Not True!第二十七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8 自杀者将自杀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总会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第二十八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29消除抑郁是终极目标走出抑郁是现实目标 在人类还无法消除抑郁之前至少要走出歧视自己的怪圈第二十九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0丧失、悲伤与哀悼处理丧失是一种普遍的经历,每个人都会经历丧失,即使年幼的孩子也会有
17、这样的体验。(孩子与母亲分开)轻微的丧失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通常仅仅导致短暂的情感付出(一般生活事件)短暂的丧失可能不会使情感枯竭,大多数持续的时间很短,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就可以复原。重大的丧失却能引发生活中的危机,需要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恢复。有时甚至不能完全恢复。预防PTSD的发生第三十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1居丧,悲伤与哀悼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毕曼丽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毕曼丽四、如何识别和帮助心理高危人群第三十一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2我们经历的丧失如同我们内心深处 留下的创伤第三十二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3课
18、程目标我们都受过哪些伤?我们如何处理这些伤口?伤口是如何复原的?为了帮助伤口复原,我们能做什么?第三十三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4理解丧失:普通的体验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经历丧失,即便他很年轻 重大的丧失可能会让人陷于情感创伤中,最终会引发危机 轻微的丧失可能会造成人心理上的不适感 从重大的丧失中恢复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从轻微的 丧失中恢复可能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第三十四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5常见的重大丧失所爱的人死亡离婚,分居家庭的丧失失业地位、面子的丧失金钱的丧失健康的丧失社会角色的丧失躯体形象的丧失独立性的丧失目标的丧失宠物的丧失信念、价值观的丧
19、失安全感的丧失习惯的丧失控制能力的丧失梦想的丧失第三十五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6丧失类型 确实存在的 能被他人看到的 感知到的 别人无法了解,但自己能感觉到的 预期的 在真正的丧失发生之前就已体验到的* 暂时的 以前拥有的事物暂时被剥夺 永久性的 不可逆转的丧失第三十六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7丧失可能是. 突然出现或逐渐出现 在意料之中或在意料之外 被视为创伤性的或能够承受的第三十七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8丧失具有个体差异每个人应对丧失的方式不同。尽管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另一个人战胜悲伤,但能够使用方法帮助我们自己和那些正经受创伤的
20、人群。第三十八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39丧失的三个方面居丧悲伤哀悼第三十九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01. 居丧经历丧失的阶段自己弥足珍贵的东西被夺走了对所失去的“对象”所具价值的认定比对象本身真正具有的价值重要的多继发性的丧失 由最初的丧失随后产生的一种丧失第四十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12.悲伤:对丧失的反应悲伤是对丧失的一种情绪反应,它能影响一个人的身体、行为、想法和感受。第四十一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2对丧失的反应 生理方面情感方面认知方面行为方面第四十二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3丧失导
21、致的生理反应筋皮力尽头痛恶心性欲改变 肌肉疼痛心悸 呼吸短促 眼睛问题 体重下降 月经周期不规律 疲劳第四十三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4丧失导致的情感反应震惊麻木怀疑愤怒伤心内疚 恐惧 拒绝 被遗弃感 绝望 苦恼不真实感羞愧感解脱感无助无望第四十四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5丧失导致的认知反应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记忆力减退 自责 责备他人 担忧 有自杀意念第四十五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6丧失导致的行为反应寻找死者震惊哭泣叹气睡眠紊乱食欲改变社交退缩多梦第四十六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7悲伤所受的影响因素丧失的性
22、质和意义人格特征与死者的关系死亡特征以往的丧失 对悲伤和哀悼的期望 身体健康状况 性别 年龄/发育阶段 文化背景 社会支持 信念与价值观第四十七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83.哀悼失去所爱的人之后,通过以下方式对自身进行重塑并重新调整自己与外界的联系:修正与死者的关系 逐渐适应丧失学习在没有死者的情况下健康地生活第四十八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49悲伤与哀悼为了顺利应对和适应丧失,必须做好:修正与死者的关系 逐渐适应丧失学习在没有死者的情况下健康地生活第四十九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0悲伤与哀悼的三个阶段回避阶段面对阶段适应阶段第五十张,
23、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1悲伤与哀悼的时间曲线模型丧失、死亡葬礼重新开始正常的活动面对阶段适应阶段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 此时适应过程非常快速。重新开始正常的活动面对阶段适应阶段重新开始正常的活动面对阶段回避阶段第五十一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2自杀的危险征兆 (一)以前有过自杀未遂说过要自杀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有条理地安排后事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第五十二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3自杀的危
24、险征兆(二)抓伤或划伤身体,或者其它自伤行为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丧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突然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或胃痛,无动于衷第五十三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4五、出现危机事件之后怎么办第五十四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5系主任通知导师、系上助教、老师、教官系主任接获学校通知到校后:1.成立危机小组会议,2.确认死者自杀事实,3.分配工作,4.Debriefing進入事發現場:陪伴
25、家屬、送走自殺學进行研究生小组的减压团体(Debriefing)研究生带领大学部分组的Debriefing1.危机工作人员的减压团体2.危机学生个别安置与联络24小时危机通报系统带领学生参与告别式到校前(行政):先以电话联系状况并分配先遣工作到校前(学生):建立该班学生紧急通报网再一次Debriefing(重新出发)恢复课程作息,叙说自我复原历程持续追踪学生身心状况1. 启动24小时危机通报系统2. 告知本系任课教师协助关注进入事发现场:陪伴家属、送走自杀学生台 湾 校 园 自 杀 危 机 处 理 流 程 图第五十五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6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
26、或无价值感中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流泪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行为紊乱或古怪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如果个体缺乏对某种特定状况的应对能力,出现心理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其表现为:第五十六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7社区出现自杀事件之后应该怎么办?(A)社区应该在事件发生之前制定一个有具体步骤的自杀后处理方案,并建立一个实施小组。事件之后应尽早以关心的方式向有关人员传达这一事件的确切信息。识别有可能出现模仿自杀的高危人员。向受到自杀事件影响的学生和
27、职工提供个别咨询或小组工作:倾听他们的感受、评估他们心理反应的程度和模仿自杀的危险、减少他们的内疚感、解释居丧反映常规体验和过程、建议他们互相帮助和关心、介绍他们能利用的社区内外的专业性支持。第五十七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8社区出现自杀事件之后应该怎么办?(B)在处理过程中避免出现将自杀事件的责任归于某个人的现象。向自杀者亲友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当他们需要心理服务时提供有关的联系方式。如果单位决定开一个追悼会,在会上既要尊重大家的悲伤,又要避免使自杀被看为一个可以使人出名的机会。如果媒体对该自杀事件感兴趣,应该安排一个人向媒体简单介绍情况,但应避免媒体过分渲染这一事件,而
28、使自杀变成一个可以使人出名的机会。第五十八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59帮助有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者的要点 (1)事先应知道他们可能会拒绝你要提供的帮助。有心理危机的人有时因难以承认他们无法处理自己的问题而加以否认。不要认为他们的拒绝是针对你本人。向他们表达你的关心。询问他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以及困难给他们带来的影响。鼓励他们向你或其他值得信任的人谈心。多倾听,少说话。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担忧。不要给出劝告,也不要感到有责任找出一些解决办法。尽力想象自己处在他们的位置时是如何感受的。第五十九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60帮助有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者的要点 (
29、2)要有耐心。不要因他们不能很容易与你交谈就轻言放弃。允许谈话中出现沉默,有时重要的信息在沉默之后出现。不要担心他们会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情感爆发或哭泣会利于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保持冷静。要接纳,不做评判。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他们说实话。如果他们的话或行为吓着你了,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你感到担忧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直接向他们说。不要假装没事或假装愉快。第六十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61帮助有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者的要点 (3)询问他们是否有自杀的想法。不要害怕询问他们是否考虑自杀,这样不会使他们自杀,反而会挽救他们的生命。 “你是否有过很痛苦的时候,以至令你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有时候一个人经历非常困难的事情时,他们会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你有那种感觉吗?” “从你的谈话中我有一种疑惑,不知道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 不要这样问: “你没有自杀的想法,是吧 ?”第六十一张,PPT共六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62帮助有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者的要点 (4)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任何自杀迹象均应认真对
相关知识
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万千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第七版
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
ACT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沟通策略
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方法(68页)
网址: 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9024.html
上一篇: 心理干预治疗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