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知识分享】浅谈我国精神辅助犬的发展(图片新闻

【知识分享】浅谈我国精神辅助犬的发展(图片新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犬在为人类服务的领域中不断拓宽,除警犬、军犬等官方专业用工作犬外,陪伴犬、观赏犬、看家护院犬、导盲犬、精神辅助犬等社会民用工作犬不断发展。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进行综述,拟对我国精神辅助犬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精神辅助犬的概念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一直被用来为需要专业帮助的团体和个人提供独特的服务。具体来说,这些动物被用来提供安全和保护等基本服务,这类动物统称为服务性动物(Service animal)。服务性动物有多种定义:《美国残疾人法案》将该术语定义为“经过单独训练为残障人士工作或执行任务的犬”。

这其中,犬是最常见的服务性动物,早自1927年以来它们就一直在帮助人类。根据国际救援动物协会将服务型动物分为三大类:引导性动物,用来帮助引导视障人士;助听动物,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服务性动物,为失明或耳聋以外的残障人士进行服务工作。

根据以上定义,精神辅助犬应属于服务性动物,即为失明或耳聋以外的残障人士及精神病患者进行服务工作的犬。但事实上,许多国家对精神辅助犬的概念比较模糊,至今未形成统一标准。美国规定得比较详细,将这类服务犬分为精神服务犬和情感支持犬。其中,医疗犬属于精神服务犬;欧洲国家将这类服务犬称为辅助犬和情感支持犬,但辅助犬不包括情感支持犬、设施犬、伴侣犬、治疗犬等;澳大利亚称其为精神服务犬;亚洲国家则发展缓慢,日本、中国等国家对导盲犬有相应的规定,而在精神辅助犬方面尚属空白。

二、国外精神辅助犬发展概况

国外的精神辅助犬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对精神辅助犬的分类相对详细,将其划分为精神服务犬和情感支持犬,精神服务犬下面又进行详细区分;而欧洲国家则比较泛化,将其分为辅助犬和情感支持犬,其中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比较简单,甚至没有相关的精神辅助犬组织,在这个工作中,欧洲辅助犬标准委员会(CEN/TC 452)正在欧洲范围内制定和发布有关辅助犬的自愿性标准和技术文件;澳洲、亚洲、非洲等国家,除澳大利亚规定“任何拥有精神疾病的人都可以在公共场所使用精神服务犬”外,其他国家则没有相关的规定与标准。

尽管如此,该项工作仍在向前推进,最为显著的是成立于1986年的全球性非营利性组织国际辅助犬组织(Assistance Dogs International,ADI),现在已经成为精神辅助犬行业的领先权威,起草、制定了助听犬、导盲犬和辅助犬训练和认证的指南与标准。

(一)美国的精神服务犬与情感支持犬

1.精神服务犬

在美国,精神服务犬(Psychiatric Service Dog,简称PSD)是一种经过专门训练,为残障人士工作或执行任务的犬,这些任务必须与该人的精神或神经疾病直接相关。例如,PSD可以帮助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等情况的人士提供安抚、提醒服药、检索物品、帮助等。

根据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简称ADA),残障人士有资格获得PSD,并且可以带着PSD进入公共场所和住宅。残障人士是指身体或精神上的缺陷严重限制了这个人的一项或多项主要生活活动,主要生活活动包括关心自己、执行手动任务、步行、看、听、说、呼吸、学习、工作等。

要获取PSD,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1个合格的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出具的证明,证明该人有精神或神经方面的残疾,并且需要PSD来帮助他(她)进行日常生活。

(2)有1头适合成为PSD的犬。任何品种和大小的犬都可以成为PSD,只要它们具备良好的气质、高度可训练性和良好的健康状态。

(3)给该犬进行基本服从训练和任务训练。基本服从训练包括教会犬坐下、站立、留下等命令,并且能够在公共场合保持稳定和良好行为。任务训练则是针对拥有人特定的需求而教会犬执行相关工作或任务。

(4)给犬穿上标识性服装(如背心),以便在公共场合区分它是1头PSD而不是普通的宠物犬。

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PSD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精神服务犬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会影响那些经历过极度压力(如战争、重大人生变故等)或改变生活情况的人。许多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使用精神服务犬来帮助缓解、治疗他们的症状。PSD可以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执行的一些任务包括:帮助其在拥挤区域阻止和缓冲压力情绪、使患者情绪平静下来、帮其衔取回药物、提供安全增强任务(如房间搜索)、中断其破坏性行为等。

b.抑郁症(Depression)精神服务犬

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通常不想离开家,并且很难从事正常的生活活动。他们经常有消极的想法,有时甚至会想自杀。PSD通过以下方式帮助慢性抑郁症患者恢复正常生活:通过对患者响应式的触摸为其提供舒适感、帮其衔取回药物(并提醒患者服用)、通过在其感到痛苦时,舔脸来提供触觉刺激、帮助患者建立日常生活的程序、防止患者睡过头或久坐不动。

c.焦虑症(Anxiety)精神服务犬

正常人也会焦虑,但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焦虑症的人来说,它可能会使人极度的虚弱。这种情况会造成过度的不安和忧虑,并可能导致强迫行为或惊恐症状的发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训练PSD来帮助焦虑症发作:通过舔或爪子示好接触患者、缓解压力的疗法(例如,躺在患者的身体上让其感受柔软和温暖)、识别即将发生的惊恐发作的迹象、取回药物、带领患者走出居住地、通过吠叫提醒周围的亲人、为其寻找电话等。

如果精神类疾病的患者自己拥有精神服务犬,可自愿向服务犬认证组织申请注册动物并获得服务性动物的权益和认证。关于精神服务犬的品种,ADA不限制可以成为服务性动物的犬种类型。

在美国,精神服务犬可以进入的区域包括:住房和住宿(公寓楼、公寓、合作公寓、酒店、大学宿舍、短期租赁房等)、交通(飞机、出租车和火车)、公共空间(餐厅、酒吧、大学校园、办公室、图书馆、海滩、商店、公园、市场)等。如果服务性动物行为咄咄逼人、反复吠叫或咆哮,或造成不卫生状况,则可能会被拒绝进入。精神服务犬在公共场合必须始终处于训导员的控制之下。

2.情感支持犬

情感支持犬则是能够缓解心理障碍的陪伴犬,它们没有受过执行特定任务的培训,而是通过与主人呆在一起来提供舒适、安慰和情感上的支持。例如,对于那些患有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或情感障碍,并且正在接受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治疗的人来说,在乘坐飞机或在目的地活动期间需要情感支持犬的帮助。在美国,情感支持动物通过提供安慰和支持来帮助有情绪障碍的人,如焦虑或抑郁。任何动物都可以是情感支持动物。美国联邦法律(适用于所有50个州)不要求这些动物接受任何特定训练,使用者不必身体残疾即可拥有情感支持动物,但需要提供有执照的专业人员(医生、精神科医生或其他心理健康专家)的文件,说明该动物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宠物政策如何,这些犬等其他情感支持动物都可以进入所有房屋,任何宠物押金或宠物租金都被免除(如果在公共场所携带动物,动物应具有良好的社交技能)。这些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都没有特定要求。

(二)欧洲的精神辅助犬与情感支持犬

欧洲辅助犬标准委员会(CEN/TC 452)是一个由欧洲各国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协会,其任务是在欧洲范围内制定和发布有关辅助犬的自愿性标准和技术文件。欧洲协助犬标准委员会目前正在推动以下方面的相关标准:

1.辅助犬的定义和使用:明确辅助犬的种类、功能、角色和责任,以及与用户、教练、提供者和社会的关系。

2.辅助犬的获取资格和评估认证:规定辅助犬用户的申请条件、选择流程、培训要求、评估方法和认证程序。

欧洲辅助犬标准委员会术语工作组规定了在欧盟各国针对辅助犬都需要使用相同的术语,他们制定了辅助犬、使用者和培训人员领域的术语和定义等标准。他们对导盲犬和其他类型的辅助犬统一定义为辅助犬。定义是:“辅助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犬,可以执行任务以减轻残障人士的某些生理或心理的限制”。此定义包括了对自闭症辅助犬、导盲犬、助听犬、医疗警报辅助犬、行动辅助犬、创伤后应激障碍辅助犬等的定义。但将下列犬种排除在外:情感支持犬、设施犬、伴侣犬、治疗犬。主要区别特征是辅助犬是帮助残障人士,他们终身配对,并接受大约2年的训练。欧洲辅助犬标准委员会旨在通过制定统一的质量要求和最佳实践,提高辅助犬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残障人士在欧洲各国享有平等的旅行权利,并增强公众对辅助犬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和尊重。

英国没有国家官方的认证机构和标准对服务犬进行定义和法律保护,因此英国有些慈善机构从事对精神辅助犬的登记注册和培训等工作。包括英国精神辅助犬基金会、英国辅助犬协会等机构享有精神类服务犬相关的申请、培训和认证的资格。英国没有官方的网站可以作为认证情感支持动物的权威机构,也没有可以获得官方资格的机构。同时情感支持犬在英国不被视为服务性动物,因此没有与其他辅助犬(例如导盲犬)享有相同的权利。在英国有类似的慈善机构能够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情感支持犬,但不为成人提供支持犬。英国没有为情感支持犬或辅助犬提供注册服务的机构,因此无法提供注册、验证或获取情感支持犬的相关手册或指南。

德国对精神服务犬的法律保护相对较少。根据《联邦平等机会法》的规定,残障人士可以携带辅助动物进入公共场所,但并未明确指出辅助动物是否包括精神服务犬。此外,德国的卫生和社会部门发布的指导方针中,也未明确规定精神服务犬的定义和法律保护。

俄罗斯根据其《禁止残疾人歧视法》的规定,残障人士可以携带辅助动物进入公共场所,但并未明确指出辅助动物是否包括精神服务犬。此外,俄罗斯政府也未针对精神服务犬颁布相关法律或指导方针。

(三)其他国家的精神服务犬

2002年日本制定了《残疾人协助犬法》以保证视力障碍者使用导盲犬进入商店和医院等公共场所。法律规定,主人必须控制导盲犬的行为和卫生,并张贴标志告知他人该犬是导盲犬。饲养导盲犬的组织也受到该法律保护。目前日本只有有关导盲犬的法律,法律只涵盖在日本接受训练并获得资格的犬。日本的辅助犬定义包括助听犬、导盲犬、介助犬,并且必须根据《身体障害者辅助犬法》进行认证,日本是不接受精神类的服务犬。在日本很多的地区不允许将犬带上火车或公共汽车。

在澳大利亚,精神服务犬被视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服务动物。根据《残疾人权利和福利法案》的规定,任何拥有精神疾病的人都可以在公共场所使用精神服务犬,无须获得特殊许可。该法案规定了对残障人士所携辅助动物(包括服务犬)的认定标准和相关规定。

(四)国际辅助犬组织(Assistance Dogs International,ADI)

目前还有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性组织为国际辅助犬组织(Assistance Dogs International,简称ADI),它是由许多培训和安置辅助犬的机构组成。它成立于1986年,由7个小型机构组成,现在已经成为辅助犬行业的权威。主要规定了助听犬、助视犬和服务犬训练和认证的指南和标准。包括:

1.对辅助犬(助听犬、助视犬和服务犬)的定义和分类,并对它们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解释。

2.训练要求:对每种类型的服务犬所需提出训练要求,包括社交性、服从性、技能和任务等方面。

3.认证要求:包括培训课程、评估标准和证明文件等。

4.提出了维护和更新服务犬技能和任务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关建议和指南。

5.伦理和道德:关于服务犬培训和使用的伦理和道德准则,包括对犬的福利和对人的尊重等方面。

6.其他有关服务犬的信息,如培训师的资格、助听犬的安全等。

此标准规定了训练和认证的详细指南,旨在帮助服务犬培训者和使用者了解如何培训和使用服务犬,并确保服务犬的质量和可靠性。仅向患有心理健康状况或情绪障碍的人提供情感支持的犬。根据ADI的规定,情感支持犬是一种伴侣动物,通过犬的存在为残障人士提供安慰,情感支持犬不会执行减轻残障人士生理或心理限制的任务。

三、对我国精神辅助犬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为人类服务的情感支持犬比较多,主要为老人、儿童提供精神依赖,它们不进行专业训练,通过长期一起生活,便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的依赖关系。

精神辅助犬就较少。西安某精神辅助犬教研基地逐渐通过训练边境牧羊犬、拉布拉多犬等品种为抑郁症、自闭症儿童患者提供家庭服务,并为在老年公寓、福利院等机构的老人和孩子提供辅助服务;通过对患者响应式的触摸为他们提供舒适感、帮他们衔取回物品、通过舔他们脸的方式来提供减轻痛苦的触觉刺激、帮助患者建立日常生活的程序、防止患者睡过头或久坐不动,在精神辅助犬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北京某基金会,旨在通过培育、训练、认证和赠送情感支持动物来帮助患有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或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上海市某区残联与社会福利院合作,在2019年开始了一项试点项目,为住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动物服务。

对于我国服务犬的发展,笔者认为:

(一)纵观国外服务犬的发展,基本分为精神服务犬和情感支持犬,只有精神服务犬或辅助犬被认为是需要进行专业训练的,为多种类型的对象提供服务工作,并逐渐在法律层面享有与导盲犬等工作犬同等的权利;在发达国家,对精神服务犬的分类与标准也逐渐细化,保证犬更好地为对象服务。

(二)我国工作犬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这如同我国警犬的发展之路,先从一个点突破,制定规则,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规则与法律层面的规范要求。精神服务犬也应如此,它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对于我们尚属空白的实际情况,不宜太过于激进,应先从现有的精神辅助犬开始起步。

(三)制定宽泛而严谨的行业标准。在我国精神服务犬尚属空白的情况下,不宜将服务犬的种类细化到创伤应激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层面,也不宜将服务犬规定为精神陪伴、精神抚慰等心理功能层面,也不要将其分为抚慰犬、治疗犬等用途层面,而是宽泛地将其统一称为精神辅助犬,制定精神辅助犬的服务对象要求、精神辅助犬的犬种要求、精神辅助犬的训练与考核要求及标准,以及精神辅助犬后续服务等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应的标准与规则,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逐渐扩大,并集聚一定数量后,再细化相关内容,并从法律层面为其立法。

(四)根据我国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数年来相继颁布的《导盲犬作业能力考核操作规范》《犬体型组别划分标准》等团体标准,建议协会制定、颁布精神辅助犬的相关标准,并与民政部门、医疗机构合作,颁布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辅助犬标准。

只有通过制定标准、专业机构参与,积极为需要服务的对象提供确实有效的服务,才能逐渐为社会公众所接受,不断积累经验,并在法律层面为精神辅助犬提供保障,使我国精神科方面的服务犬发展的更为专业而实用。

(此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关知识

【知识分享】浅谈我国精神辅助犬的发展(图片新闻
浅谈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
浅谈宠物福利制度
(论文)浅谈我国宠物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浅谈犬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特殊老师上线 我国首批孤独症辅助犬将陪伴“星星的孩子”
新闻‖我国宠物饲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浅谈我国宠物饲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情感视域下我国宠物综艺发展研究
爱喂养浅谈-做到这三点,养好宠物不成问题

网址: 【知识分享】浅谈我国精神辅助犬的发展(图片新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010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法律视角下的"宠物友好
下一篇: 第二期萌宠知识大讲堂,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