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怕狗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

怕狗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

为什么有人会怕狗?

人们对狗或其他动物的害怕,一般来说,源自这几个方面:本能、创伤记忆及外界信息影响。

*本能

虽然在现代人类已占据食物链顶端,但在远古时代,人类尚属于弱势群体,受到各种食肉动物的威胁,其中就包括狗的祖先 —— 狼。

在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的漫长过程中,人形成了对动物天然的恐惧和警觉本能。

大部分人在2~4岁的幼年时期可能都曾历过害怕动物的阶段。

即使没见过或经历过动物的攻击,甚至没接触过动物,这种恐惧也会出现 —— 这就是我们本能对动物的恐惧感。

这种本能会随着年龄和经历增长发生改变,有的人可能就克服了这种恐惧,但也有些人因某些创伤记忆,这种恐惧被加深,会一直怕狗到成年。

*创伤记忆

会产生创伤记忆,可能是由于本人的亲身经历,也可能来自他人。

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而造成的影响就是,即使远远看到有狗迎面过来都会全身僵硬、心跳加速、手心出汗 …… 直到亲自养了狗,才逐渐转好。

儿童在电视里、书里看到描绘恶犬或狼追赶、噬咬人的场景,但孩子无法分清虚构和现实的区别,会将看到的画面与自己的经历模糊,于是将没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也变成了自己的创伤记忆,从而对狗产生恐惧。

*外界信息

除了人类内在所引发的恐惧,还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制造出了对狗的恐惧 —— 那就是对与狗、动物相关的错误信息。

当人们长期接触某种关于狗或其他动物的负面信息,这种信息会从认知层面误导人们对狗或其他动物产生负面偏见。

非常典型的一个情况就是人们对狂犬病的深刻误解。

人们都知道狂犬病是死亡率100%的可怕疾病,对狂犬病的恐惧也就延伸到了对猫狗的恐惧中。

许多人怕猫狗,是因为“听说”与猫狗接触很容易患上狂犬病,或者认为只要被猫狗抓伤、咬伤就很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此外,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媒体对狂犬病不当宣传,让人们谈狗色变,而狂犬病的正确知识却并没完全被人们知晓,如:并不是每只狗都天生患有狂犬病,罹患狂犬病的狗也会死。

于是,在这种充满倾向性的信息引导下,人们对动物的恐惧也就日益加深了。

为什么怕狗会打狗?

恐惧这件事可大可小,当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因一时特定情况而感到心慌、害怕的话,似乎确实不会对其他人有什么影响,但恐惧是会传染的。

那当一个人怕狗时,会如何表现呢?

首先是逃避 很多人会因避免在某个地点遇到狗选择绕路,这就是一种对恐惧的逃避,但这样对狗的恐惧并不会消失,再次遇到狗时依然害怕。

接着是厌恶 产生这种情绪时,当初怕狗的人变成了讨厌狗 —— 恐惧加重下产生了厌恶。

最后是伤害 当一个人的恐惧心理不断发展,乃至对狗极度反感时,有些人就会滋生出伤害狗的想法。甚至有人觉得只有把一个生物从地球上去除,世界才会和谐。这种想法确实荒谬。

要知道,不学着正确面对恐惧心理,恐惧就永远会在那。

因此,不偏见、不妖魔化狗狗,学会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才是很多人需要去学,去体会的。

帮助怕狗的人不再害怕

每位养狗人都是社区的一份子,都希望社区无论对人还是对狗都是安全和谐的。那么作为对狗更了解的人群,我们能做什么帮助怕狗的人不再害怕呢?

*文明养狗,多些理解与包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和不喜欢的东西,所以养狗人也应由己及人地照顾到他人害怕动物的心理,而这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不必苛责害怕狗的人表现夸张,或许他们真的是被错误信息误导了,才会让恐惧心理如此根深蒂固。

做好文明养犬人该做的:牵好犬绳,规范好毛孩子的行为,避免打扰邻居。既照顾了他人的情绪,也给自己省了麻烦。

*帮他人正确认识狗狗

很多人对狗的害怕、厌恶来自于道听途说,也缺乏了解正确知识的渠道。

尤其是一些关于疾病的传言,半真半假或完全是危言耸听,却将许多人唬得谈狗色变。

更有许多信息捕风捉影,鼓动了人们的恐惧,甚至造成了宠物主杀死宠物、社区歧视养宠业主、执法部门扑杀宠物的恶劣事件。

我们真的需要从个人到媒体、再到整个社会,多传播正确、科学的知识,尤其是针对孩子的科普,才是消除固有偏见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普及与狗接触的正确方法

很多人的创伤记忆源自自己与狗的不愉快相处经历。

很多这种经历都是首次与狗相处时发生的,且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接触陌生狗时发生的,所以普及如何正确与狗接触,相信可以避免这种不愉快的经历。

那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狗呢?

当狗有攻击倾向或进入防备状态时,通常会出现这些行为:

■ 打哈欠或舔唇,这可能是狗感觉紧张,试图缓解时的行为;

■ 尾巴竖直或下垂,非常僵硬但不会卷曲;

■ 耳朵向后贴近脑袋,这是猫狗都有的防御动作;

■ 身体紧绷;

■ 凝视、咆哮、并伴随呲牙露齿 —— 许多人直到这一步才意识到狗有攻击倾向,但其实这时狗已在为发动攻击做准备了。

大多数宠物狗并没攻击意图,只要正确向狗传递安全信息和交往信号,那狗通常来说不会对人有恶意,即使无意交往也会后退回避。

人表示友好通常会握手,手也是向狗传递安全信息和交往信号的渠道。

狗狗天生好奇,可能想嗅你或慢慢靠近你,这通常并非威胁行为。

那如果遇到陌生狗靠近,或想嗅你,正确的做法是,先别急着触摸它们,也别害怕地转身逃跑,而是试着将手心向下手背向上,把手放松伸给狗闻,让它们好好调查你。

就这样保持镇静地让狗狗进行嗅闻,这就是和陌生狗的相处之道。

当狗狗在闻过你手后没表示出明显的情绪,通常来说,它们就会放松下来。

也许会主动用头蹭你的手或腿,也许会摇起尾巴,这时就可以慢慢抚摸狗的耳朵或脖子、肩膀等部位。不过,别直接伸手摸头,这会给狗带来压力。

但如果抚摸时,狗狗的下意识是躲闪,那请别勉强它,也别继续抚摸它,请和它保持距离。

除以上三点外,还想分享一下如何帮助小朋友与狗狗正确相处。

孩子通常比较好动,动作没轻重很可能会刺激到陌生狗狗,因此培养孩子尊重狗,而不是将狗当做玩具,会显著降低他们被咬伤的风险。

■ 告诉孩子,狗狗也有喜怒哀乐,要学会尊重它们,别随意逗狗;

■ 别贸然走近有牵引绳、在狗笼里的、在车内的和在院子里的狗,走近它们很可能会侵犯它们的领地;

■ 别大声尖叫或模仿狗叫,狗都怕尖锐的声音,孩子的声调很可能刺激到狗;

■ 别在狗面前做出突然的动作,同样会对狗产生刺激;

■ 尽量别让特别小的孩子或婴儿单独与狗相处。

在我们每个养狗人眼里,狗狗无比活泼可爱,是世上最善良的天使,我们在和它们的交往下,获得了绝对的爱与忠诚,所以在面对一些“厌狗人群”时,难免有些不理解。

我们希望不仅让养狗人,更理解“怕狗”这种情绪;也让更多“怕狗”的人,来了解和狗狗的相处之道 —— 因为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应正确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而不仅是试着逃避。

这样的话,或许在未来,我们能窥见一个对狗更美好的世界。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相关链接:

吱吱莱莱(狗儿)那些事之 影像第三辑 治愈了我的负面情绪

吱吱莱莱(狗儿)那些事之 影像第二辑

吱吱(狗儿)那些事之 影像第一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怕狗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
为什么会怕狗呢?怕狗的人该如何克服这种恐惧?
小狗最害怕什么
恐惧症丨猫主子到底在害怕什么?
我家狗拴起来就害怕
我非常害怕狗怎么办
怕爱宠害怕,竟怀抱猫咪开车上高速!
回顾:狗的寿命是多少年?为何狗临死会离家出走?它们害怕什么?
怕猫怕狗,“动物恐惧症”有招吗?
经常吠叫的狗狗,它们到底在叫什么?原因这五点

网址: 怕狗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854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狗狗恐惧清单,你的宠物也会颤抖不
下一篇: 我非常害怕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