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所属模块】 专业方向课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 心理学
【学时数】 32+16
【开设学期】 春季
【已开设次数】10次(原课程名称为《行为矫正》或《学生心理问题及其矫正》)
【建议选课人数】 30-50人(需配备助教)
【授课教师姓名】伍新春
【授课教师职称】 教授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 Email: xcwu@bnu.edu.cn
【授课教师所属单位】 心理学院
【先修课要求】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具备较为扎实的普通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学习心理、咨询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实验设计等研究方法,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有关应用行为分析、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本技术、扩展技术、内隐技术等五个方面重构行为矫正的学科体系,全面系统而深入细致地论述行为矫正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部分,在阐明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将重点介绍作为行为矫正理论基础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研究方法部分,在明确功能评估的功能与策略的基础上,将重点介绍目标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及其行为矫正的实验研究技术;在基本技术部分,将系统而深入地探讨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基本行为矫正技术的科学涵义、主要类型、基本特点、影响因素、误用表现及其有效运用原则;在扩展技术部分,将全面而细致地介绍建立在强化、惩罚和消退基础之上的差别强化、刺激控制、塑造、渐隐、连锁、代币系统、行为契约、行为维持、自我控制等行为矫正技术;在内隐技术部分,则会讨论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知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示范模仿疗法等具有鲜明认知色彩、适于内隐行为矫正的各种主要技术。
本课程将纷繁复杂的行为矫正理论和方法进行重新梳理和科学建构,不仅引用大量研究案例来阐述基本原理和研究基础,更注重列举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真实案例来强调各种行为矫正技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临床医学、自我保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二、课程目标
1.总体教学目标
通过行为矫正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并能指导儿童青少年及其教育者和监护人运用适当的行为矫正技术来管理和引导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具体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理解作为行为矫正理论基础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2)使学生在明确功能评估的功能与策略的基础上,重点了解目标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及其行为矫正的实验研究技术;
3)使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基本行为矫正技术的科学涵义、主要类型、基本特点、影响因素、误用表现及其有效运用原则;
4)使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建立在强化、惩罚和消退基础之上的差别强化、刺激控制、塑造、渐隐、连锁、代币系统、行为契约、行为维持、自我控制等行为矫正技术;
5)使学生初步了解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知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示范模仿疗法等具有鲜明认知色彩、适于内隐行为矫正的各种主要技术;
6)使学生了解行为矫正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目前发展现状,并能站在当前学科发展的高度,合理评价行为矫正理论和技术的优劣。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 1学时(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行为与问题行为;行为矫正的涵义与特点;行为矫正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课后复习
(二)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2学时(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结合先修课程进行倾听和思考;课后复习
(三)第三章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 1学时(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功能评估的涵义与功能;功能评估的主要策略;建立行为矫正方案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课后复习
(四)第四章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2学时(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目标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结合先修课程进行倾听和思考;课后复习
(五)第五章强化 5+3学时(课堂讲授5学时,课程实践3学时)
主要内容:强化的涵义与分类;强化物的类型与选择;强化的程式及其特点;正强化及其使用;负强化及其使用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矫正方案
(六)第六章惩罚 5+3学时(课堂讲授5学时,课程实践3学时)
主要内容:惩罚的涵义与类型;惩罚物的分类与选择;惩罚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正惩罚的使用;负惩罚的使用;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矫正方案
(七)第七章消退 2+2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消退的涵义与类型;消退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消退的误用与正用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矫正方案
(八)第八章差别强化与刺激控制 2+1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行为分化与刺激辨别;差别强化及其使用;刺激控制的基本技术;刺激控制的促进策略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矫正方案
(九)第九章塑造、渐隐与连锁 2+1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塑造;渐隐;连锁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矫正方案
(十)第十章代币系统与行为契约 2+1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代币系统与行为契约的基本概念;代币系统及其使用;行为契约及其使用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矫正方案
(十一)第十一章行为维持与自我控制 2+1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行为的维持与迁移;自我控制的涵义与起因;自我控制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自我矫正方案
(十二)第十二章临床行为治疗 2+1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自我矫正方案
(十三)第十三章认知-行为治疗 2+1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认知治疗;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接纳承诺疗法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自我矫正方案
(十四)第十四章示范-模仿疗法 2+1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示范模仿疗法的涵义与作用;示范模仿疗法的类型与影响因素;示范模仿疗法的有效运用
教学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倾听思考、分享案例;课后复习,设计自我矫正方案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1.主体教材:
伍新春等编著(2005年第1版/2015年第2版):《行为矫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教材(中文)
岑国桢著(2013):《行为矫正:原理、方法与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Martin & Pear著,黄裕惠译(2012):《行为改变技术:理论与运用》。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Miltenberger著,石林译(2015):《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Kazdin著,陈千玉译(1997):《行为改变技术》,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参考教材(英文)
Alberto,P.A. &Troutman,A.C.(2013).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for Teachers(7thed). Pearson.
Martin,G..,& Pear,J.(2011).Behavior modification: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9thed.). Pearson.
Miltenberger,R.G.(2012).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5thed.). Cengage.
Kazdin,A.E.(2001). 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Applied Settings (6thed.). Boston: Brooks/cole.
Zirpoli,T.J.(2016). Behavior Management: Positive Applications for Teachers(7thed.). Pearson.
4.学习资源
除阅读主体教材和参考教材外,建议阅读下列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报告和论文,以提升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APA Handbook of Behavior Analysis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Behavior Analysis & Therapy
Behavioral Modificat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ehavioral Chang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Child & Family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Journal of Behavior Medicine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理解讲解,案例分析;个人反思,小组分享;矫正实践,报告撰写
六、考核方式
教学测评以课程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课堂表现、结业考试、矫正案例等形式,满分为100分。记录课堂表现的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结业考试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简单运用的情况;矫正案例则在于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具体分值为:课堂表现,20分;结业考试,40分;案例报告,40分。
相关知识
行为矫正与管理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Management-课程介绍-首页
组织行为矫正术
行为矫正班
宠物营养师报考地址、报名方式、考试时间、费用介绍与课程信息
MEMO—猫问题行为的专业管理策略
基于java+springboot的宠物商店、宠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狗狗行为矫正班
家庭宠物训练与行为矫正手册.doc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宠物监控与管理
宠物行为矫正
网址: 行为矫正与管理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Management-课程介绍-首页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40028.html
上一篇: 2021年心理学中行为矫正的原理 |
下一篇: 家庭式宠物犬行为习惯纠正技能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