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宠物医师网编委会
1. 鉴别诊断
重复性过度理毛和可能关联的皮肤病的鉴别诊断因行为症状、发病部位和皮肤状态评估而略有不同。即使有的时候皮肤病可能不是唯一让患猫皮肤或头发受损的原因,但也必须考虑以下这些皮肤科鉴别诊断:
a. 皮肤传染病: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或寄生虫性(这可能是继发性病因);
b. 过敏原:跳蚤、接触性过敏原、食物;
c. 肿瘤,尤其是肥大细胞瘤或猫肿瘤性脱毛和皮炎;
d. 疼痛:局部皮肤或皮下区域/附近不可见区域的疼痛(比如肥胖猫咪的肛门腺或膀胱疼痛时其腹部的皮肤);
e. 代谢性/内分泌性病因,比如皮肤性药物不良反应;
f. 病因不明的面部、口腔疼痛症状;
可能还会有更复杂的情况,即这些诊断本质上并非相互排斥,过度理毛还可能会伴随其他共病,如异食癖。
行为性皮肤病,即具有显著行为或情绪表现成分的皮肤病,可分为3种:
a. 过度自主舔舐/梳毛(术语为精神性脱毛psychogenic alopecia,主导因素为压力行为);
b. 嚼/吸/咬,自残行为;
c. 过度自主抓挠;
2. 不同行为背后的病因、鉴别诊断和细微差别的阐述
2.1 舔舐/理毛
家养猫一天中有30%的时间在进行舒适性行为(如理毛和伸展)。猫还可以通过理毛来应对急性应激,这是一种压力转移行为(displacement behavior)。除此之外,猫还有其他三种应对应激的策略,分别是:打斗、逃跑和冻结。
当我们关注过度理毛的同时,也应该要重视理毛频率降低或不理毛,也是一种“病理性行为”,有可能是任何一种猫科疾病的前期症状,也可能是过度压力。
过度舔舐/理毛的患猫可能有以下皮肤问题(任一或全部):
a. 脱毛
b. 少毛症,有长短不一的断发、长度一致的短簇断发或钩状卷毛
c. 红斑,尤指继发感染时的红斑
图1 一只雌性家养短毛猫,其腹部区域因过度舔舐而表现出脱毛和少毛症。
任何年龄、性别或品种的猫都可能发生精神性脱毛。也许会有遗传易感性,在重点色品种(如暹罗猫、缅甸猫、喜马拉雅猫)发病率较高,另外非重点色品种阿比西尼亚猫发病率也较高。
为了排除过度舔舐的医学原因,应根据病史和症状制定诊断计划。但同时,应遵从以下诊断评估的核心要求:
a. 体格检查,包括受累皮肤区域的结构;
b. 皮肤科检查(皮肤压片、刮片、跳蚤梳、毛发图像分析、活检);
c. 基础神经学检查,尤其在观察到病变/症状不对称或指向尾部时;
d. 全血计数,血液生化,甲状腺检查,尿检;
e. 受累皮肤下方内部结构的附加检查:
i. 如是关节周围的皮肤发生病变,进行相关的骨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ii. 如是腹部皮肤舔舐问题,进行尿检、粪检,腹部超声;
f. 镇痛试验(Analgesic trial);
g. 如有以下情况,应考虑胃肠道问题:
i. 舔舐物体表面和织物(羊毛吮吸,wool sucking);
ii. 同时存在呕吐和腹泻症状;
一般心思缜密的兽医会意识到,身体因素可能并不是唯一的病因。所以非常需要进行病史调查和按流程进行临床检查,找到并管理皮肤病猫的身体和行为问题。
治疗方案需要解决潜在的身体疾病问题。如果怀疑或确认有行为问题存在,则需要交替处理。可能需要在短期内给患猫佩戴伊丽莎白圈,不过猫可能会因为佩戴脖圈后无法理毛而变得沮丧。主人需要做好摘掉脖圈或手术衣后猫报复性理毛的心理准备。
2.2 自残式抓挠
任何因素导致的瘙痒总会导致猫抓挠并抓伤自己。有抓伤症状的猫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皮肤科检查。鉴于抓挠的时候可能会把环境细菌/真菌带进伤口内部(尤其孢子丝菌属),所以同时也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遵从以下诊断评估的核心要求:
a. 体格检查,包括受累皮肤区域的结构;
b. 皮肤科检查(皮肤压片、刮片、跳蚤梳、毛发图像分析、活检);
c. 基础神经学检查,尤其在观察到病变/症状不对称或指向尾部时。必须把持续性单侧肢体的重复性动作与精神性癫痫区分开;
d. 受累皮肤下方内部结构的附加检查:
i. 头颈部:耳镜检查,口咽部检查,口腔检查,颈椎检查;
ii. 面部/口鼻道,上牙弓,鼻窦;
iii. 猫下巴嗜酸性肉芽肿基本不会瘙痒,除非有继发性感染;
iv. 白猫慢性耳尖日光性皮炎可能引起瘙痒和疼痛;
v. 肩部/腋窝/肘部-脊柱,肩膀和肘关节骨科检查,腋窝淋巴结检查。猫通常会用舌头舔舐而非抓挠这些部位,所以可能会混淆。
自残式抓挠伤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受伤部位皮下的组织结构疼痛或不适。甲硫咪唑引发的药物性瘙痒可能累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头部和颈部最为常见。
还有两种可能会引起猫自残式抓挠的罕见病,分别是猫行为性溃疡性皮炎(FBUD)和猫口面部疼痛综合征(FOPS)。
2.3 自残式啃咬
自损式啃咬可以发生在猫的嘴巴能够到的任何身体部位。啃咬范围会从原发部位逐渐扩展,发展成分散性持久性啃咬行为,最终变成一种强迫性行为。最常受影响的部位和原因如下:
四肢:排除肌肉骨骼或神经病理性疼痛;
髋关节、会阴部:肌肉骨骼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肛门腺问题,先前或同时存在尾咬脓肿;
尾咬:最初可能是玩耍行为,但后期发展为发炎,相关的疼痛引发为神经病理问题,使之发展成一种持久啃咬行为(越疼越咬越咬越疼越……);可能继发于潜在的骨科或脊椎问题。
另一种会引发自残式啃咬行为的综合征是猫感觉过敏症。
3. 治疗
3.1 环境管理
如果病史中有压力因素,则应该移除掉,为患猫提供能预知、安全和丰富的生活环境。
猫和猫之间、和其他动物或人类的社交冲突是常见压力源。多猫家庭需要确保每只猫都有自己独立的安全核心区。
3.2 行为管理
避免进行施加惩罚,这会提升猫的压力水平,尤其是具有自损性重复性理毛行为的猫。应使用脱敏和对抗条件反射作用两种方法,使用结合正向强化作用的适当刺激和提示,训练猫达到预期的行为。任何猫不喜欢的互动(强行抱猫、举高高、不请自来的摸摸)都应该停止。
3.3 药物管理(包括保健品)
3.3.1 速效药
速效药一般在1-3小时内起效,但会在几个小时(通常为4-8小时内)消退。可用作应急用药或预防用药。
加巴喷丁:镇痛、抗焦虑、镇静;
苯二氮卓类:抗惊恐,在猫因恐惧和焦虑而开始过度理毛的时候可考虑使用;但其具有去抑制和引起焦虑的风险,在猫有攻击性情况下减少使用;
地西泮: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猫爆发性肝坏死;
氯拉䓬酸和氯氮䓬:其代谢路径和地西泮相同,也要避免使用;
曲唑酮:具有抗焦虑和轻中度镇静作用的血清素拮抗剂;
丁丙诺啡: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需要利用镇静和镇痛以缓解猫自损行为时,考虑使用。
3.3.2 长效药物/日常用药
这类药物需要定期服用数天至数周方可达到治疗效果。符合此标准的猫可用药物有三类:SSRIs(百忧解、舍曲林、帕罗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氯丙咪嗪、阿米替林)、阿扎哌隆类(丁螺环酮)。还有缓解压力的处方粮或保健品。
注:不建议给猫使用2种产血清素药物组合。所有药物均为口服。
起效时间:快 1-3h;慢1-4wk。*PRN:没有猫重复给药的同行评议研究。GABA:γ氨基丁酸。
4. 预后
预后取决于潜在病因、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可能不受主人/兽医控制的压力源管理水平。在疾病初期,多学科多名专科医生联诊有助于确定病因。当潜在病因即为主要原因,且能够被控制或消除时,患猫的症状很快能得到解决。适当的主人教育和以主人为中心的沟通能够最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略
注:本文版权归"宠物医师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联系本站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宠物医师网"。
近期实操培训课程推荐
01
牙科高阶实战训练营
(3月5-7日)
02
小动物CT基础训练营
(4月9-11日)
点击图片可了解 课程详情哦~
相关知识
压力与猫:行为变化及控制措施
动物行为和环境变化.docx
猫的主要行为变化,Research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老年期宠物狗的变化(老年狗的身体、心理和行为变化)
猫行为健康和福利
狗行为:了解狗狗行为的变化
爱宠学堂之《犬猫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
宠物皮肤病的类型和治疗措施.docx
当狗成为老年犬,它会有哪些行为变化和行为问题?
探究雪纳瑞皮肤病的成因(剖析宠物饮食、遗传和生活环境三大因素,破解皮肤病谜团)
网址: 猫的皮肤病和行为变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0317.html
上一篇: 从皮疹到结痂,狗狗常见的皮肤疾病 |
下一篇: 犬、猫尿液分析及临床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