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什么是共同注意力
共同注意指两个人共同对某一物体或事件加以注意,以分享对该物品或事件的兴趣的行为[1]。
共同注意可以分为被动对他人引发的注意力的应答(应答性共同注意RJA)和主动引发他人共同注意(自发性共同注意IJA)两类[2]。
应答性共同注意是指儿童对他人发起的眼睛注视或手指指示做出回应。
自发性共同注意是指儿童主动引发他人对其感兴趣的物体的注意[3],其表现形式或行为包括眼睛注视、注视跟随、注视交替、手指指示、手指指示跟随、主动展示、评论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1]。
如下表所示:
共同注意力是早期发展里程碑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认知功能都不是在某个时间点忽然出现的,而是有其发展过程的[4]。
01
从发展顺序上看,正常婴儿的兴趣在6-12个月开始从与大人面对面的互动转向对物体的探索,特别是那些属于大人的物体;在此过程中,婴儿试图抓住这些物体,与大人共同关注同一物体。正常婴儿9个月时有观看被手抓住的物体的倾向,这些都被视为共同注意力的先兆。但是,这些行为的原因以及反映的认知功能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事实上,大量的研究表明大人主动发起的目光接触是引发婴儿参与互动的线索[4]。
02
大约在9个月时正常婴儿,会指物,炫耀手里的物品,在人与物体之间转换自己的目光。大约在11-12个月的时候,正常婴儿通过大人的头和眼睛的转动而追随注视的能力开始出现,我们也叫共享注意。也有一些研究者的观点认为,这样的能力大约在18个月的时候才开始出现,并且更能表明婴儿具有能理解其他人在看和注意的能力,两种观点时间上有分歧。
03
婴儿大约在12个月以后,开始对大人发起的共同注意行为作出反应,被动对他人引发的注意力进行应答。即应答性共同注意(RJA)。
04
大约12-14月间,在能够跟随大人的注视或者指引之后,婴儿和儿童开始将注意力从物体转向大人再转向物体,以进一步核对自己所关注的物品是不是大人所真正关注的,从而与大人注意同一事物[4]。
05
在接近1岁末的时候,当存在有趣的事物(事件)并有其他人时,婴儿和儿童,主动引发他人对其感兴趣的物体的注意。即自发性共同注意(IJA)。开始时采用非语言的方式(注视和手势),但很快就开始加入声音,一般是比较简单的声音[4]。
06
大约在两岁中期,婴儿和儿童开始发展出一种协调性很好的共同注意技能,一般是以注视转移和手势为形式,提高了互动的效率[4]。
共同注意力能力的发展,意味着婴儿可以准确地知觉和判断他人的行为。通过与成人建立共同注意行为,婴儿渐渐理解他人的意图[5],同时逐渐学会利用手势、眼睛朝向等手段吸引他人的注意。
这对语言、游戏技能、情感表达等社会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
同时可以更让婴儿更好地适应环境、趋利避害,可以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和社会交往[5]。
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缺陷
共同注意力缺陷已经成为判断婴儿是否患有孤独症的一个重要标准。
孤独症的共同注意缺陷和其他技能缺陷有着紧密联系,在其各类缺陷的表现中居于核心地位[2]。
已经有研究普遍认同,孤独症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孤独症婴幼儿)普遍存在共同注意缺陷,他们与普通儿童和其他发展障碍儿童相比很少有共同注意的行为[3]。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孤独症婴幼儿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同样的,他们在共同注意缺陷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高功能孤独症患者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共同注意上
低层次共同注意不一定存在缺陷
但不论能力的好坏,在无干预的情况下,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缺陷依然是确定且持续的,只是程度存在个体差异而已[3]。
举例说明:
1、孤独症儿童在课堂中应答性共同注意行为的缺陷表现在与老师的对视接触、视线跟随、对自己名字反应减少等方面。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起孤独症儿童去看和注意到教学的内容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孤独症的儿童常常不会跟随老师的指示去注意教学中要注意的内容和知识。
即使能吸引到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其时间也较为短暂,注意的稳定性也不及正常儿童。
有部分儿童虽然接受过对自己的名字作出反应的行为训练,但对外界的刺激(呼唤其名字)反应微弱甚至没有任何反应(应答或目光对视)。常常给我们留下“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印象。
事实上,部分儿童不管是在日常社交活动中还是在一对一的单训教学中,很少甚至没有与老师有过目光接触和对视。
2、儿童在日常训练中自发性共同注意缺陷表现在,儿童很少能用指点的方式向老师或成人展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玩具)。
孤独症儿童在和老师游戏的时候,眼睛很少接触,不能和老师分享游戏的快乐。
大部分儿童视觉方向的跟随较多指向物品(食物、玩具)。很少用自己的目光投向成人传递内心的需求,自发性手指指示行为发生的频率几乎为0,取而代之的多以“拉、抱”动作代替注视和指向行为。
共同注意力缺陷与早期发展关系
孤独症儿童在共同注意力方面的缺陷比较明显,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与他们多个方面的发展存在相关或者说是预测作用。
主要表现在共同注意与语言、社会认知、社会互动、模仿能力、游戏能力以及情绪方面的发展有关[3]。
1、语言发展方面
无论是正常的儿童还是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力对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较好预测作用。
应答性共同注意能力能预测语言接受能力;自发性共同注意能预测语言表达能力[4]。
具体举例说明,成人(特别是父母)给幼儿出示一个苹果(发起共同注意)并命名此物品—苹果。幼儿对苹果加以关注和注意,此过程中幼儿的词汇量得以增加。反过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新奇的物品(苹果),向成人主动分享出示物品(苹果),成人提供与物品(苹果)一致的语言输入,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学习。
相反,共同注意的缺陷导致语言发展的缺陷。
共同注意对语言能力的关系较为密切,对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干预能够同时改善其语言能力。
2、在社会认知方面
共同注意与两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即假装性游戏和心理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假装性游戏指的是把本来不是B事物的A事物假装是B事物进行游戏。[4](如,把皮球当成西瓜);
心理理论指的是以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将复杂的心理状态归因于其他人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在孤独症儿童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
3、在社会互动能力方面
有部分研究表明,共同注意的发展会促进社会互动能力的发展,共同注意的缺陷对社会互动能力的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与社会性能力及亲社会性行为呈正相关。
孤独症共同注意行为越频繁,父母观察到的积极社会行为就越多。
相反,共同注意行为较少的孤独症儿童表现出更多干扰性的社会行为[3]。
4、在模仿方面
孤独症儿童的应答性共同注意、自发性共同注意、立即模仿、延迟模仿,任意两者之间都显著正相关[3]。
5、在游戏能力方面
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与功能性和象征性游戏存在显著相关。
孤独症儿童应答性共同注意能力越好则功能性游戏能力和象征能力也越好[3]。
也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应答性共同注意、自发性共同注意和假装性游戏能力任意两者之间都显著相关[3]。
6、在情绪能力方面
共同注意与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能力有关。
积极情绪能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应答性共同注意,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孤独症儿童的应答性共同注意[7]。
相关文献:
[1] 官春兰. 自病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力缺陷[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系), 2011.
[2] 张盈利, 张学民, 马玉. 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干预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 4(142): 70-73
[3] 马亚妮, 上官芳芳, 王争艳. 婴儿共同注意与社会能力发展的关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9): 68-73
[4] 林志成. 联合注意:早期发展的里程碑[J]. 心理科学, 2007, 30(5): 1155-1157
[5] 田亚君. 国内关于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的研究综述[J]. 东京文学, 2011, 09(09): 170-171
[6] 方俊明, 雷江华. 特殊儿童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52-53
[7] 周念丽,杨治良. 自闭症幼儿自主性共同注意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05, 28(5): 1063-1067
北京启智官方网站:www.bjqz.net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任李路永青段18号
招生热线:400 667 1271 010-57418027
战略合作热线:010-57418025 57418026
欲了解北京启智更多资讯,敬请登陆北京启智官方网站,或关注北京启智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儿童注意力缺陷的表现有哪些
心理干预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
学术推送丨国外孤独症儿童乐高治疗研究综述
孤独症儿童评估与诊断课件.ppt 文档全文预览
家长必知!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诊断全流程
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案例分享】“音乐治疗”助力孤独症儿童康复~
中国第一批孤独症辅助犬上岗了,它们能为孤独症儿童做什么?
养狗对孤独症儿童的好处
网址: 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力缺陷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2606.html
上一篇: 狗狗总是精力充沛,强行增加运动行 |
下一篇: 袖虎解惑:养宠对人类有很多好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