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及团体系统家庭治疗
目的:了解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的家谱图和家庭动力学特征;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为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探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是否适用于干预有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以改变儿童的行为问题,为团体系统家庭治疗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实践基础。方法:590名昆明市明通小学四年级儿童家长填写(同一儿童的父亲、母亲各自分别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310名该小学四年级学生填写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筛选出CBCL量表总分异常的儿童(n=57)为有行为问题儿童,把他们及其家庭作为异常行为组,分为干预组(n=20)和异常对照组(n=37),CBCL量表总分正常的儿童(n=219)为无行为问题儿童,把他们及其家庭看作正常行为组,作为正常对照组。绘制干预组的家谱图并对其进行团体系统家庭治疗。四个月后重新发放CBCL量表和家庭动力学自评量。结果:(1)干预前父母亲评定儿童是否有行为问题明显不一致,干预后干预组父母亲评定儿童行为问题一致,而异常对照组父母亲评定儿童行为问题仍然不一致。(2)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谱图特征有关、与家庭动力学有相关性;家庭动力学变化与儿童行为问题变化有相关性。在影响儿童行为的家庭动力学各因素中,家庭气氛的作用最大,家庭气氛与儿童行为正相关。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系统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扰动”儿童家庭、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硕士论文
相关知识
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及团体系统家庭治疗
初中生的系统家庭动力学和自尊特征
焦虑障碍少年的家庭动力学特征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学生测试版初步修订及信、效度评价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儒家心理学之十五:儒学与萨提亚家庭治疗
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规范 》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对大学新生孤独感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网址: 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及团体系统家庭治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3168.html
上一篇: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 |
下一篇: 儒家心理学之十五:儒学与萨提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