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婴幼儿精神病

婴幼儿精神病

霍大同 谷建岭 主编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

-

婴幼儿精神病

( Psychose infantile)

刘瑾/译 陶杏华/校

在19世纪精神病术语替代疯狂术语而被引入。直到20世纪中期其运用才被扩展至儿童,逐步取代了在要幼儿的精神病理领域中很不恰当的精神分裂症术语。在弗洛伊德之后,人们通常将神经症与精神病对立起来。关注儿童的精神分析家们,一方面想要确定一些普通的病因学因素,另一方面又试图破译和理解孩子的精神生活。

展开剩余89%

多尔多的婴幼儿精神病概念与克菜菌的概念完全不同。它们同样也摆脱了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理论。在1950年代,多尔多尤其强调倒退及与母亲关系的失败。之后,她考虑家庭动力学并开启了精神病的家系维度这一问题。倒退或者停滞于身体的早期形象的主题勾勒出她关于早发性神病研究的主线。

一、精神病的发病原理

多尔多列举了以下可能引发精神病的主要病理过程和因素:早期关系和沟近的缺失,由对活着和躁动的禁止和未被话语表达的情感所导致的发展困难,乳儿存在感觉中枢的破裂,父母那里两种特别的力比多动力的相遇……她还提及家庭中的隐言和追溯至祖父母的不和。但她乐意承精神病的起源是复杂的,某些孩子由于战争,由于在很小的时候所经历的身体上的或者精神上惊吓而成为精神病人。在1968年12月2日第22期《新观察者》中,她列挙了说明精神错乱儿童的数量上升的一些因素:因住院治疗而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率的消失,诱发倒退的分离,家族生活的消失,非母乳喂养的儿童比例的增长,父亲被抹去以及结构性的符号三角关系之弱化。精神病与身体接触的缺失

在《讨论班》(第二卷)和《魁北克对话集》中,多尔多重提此以下观点:婴幼儿精神病或许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它源于与母亲身体接触的结构化缺位,源于最初融合性存在节奏的缺失。过去,婴儿们更多地被抱着哺乳,母亲声音的震动能抵达他们的胃部。她认为重要的是:需要的满足应伴随着与ー个人类彼者相联的感知一一触觉的、嗅觉的和视觉的。

1. 精神病与关系的缺失

如果身份在一种语言循环的二元关系中被形成的话,如果新生儿只在与母亲彼者——关系与交流的一极一一的连接中存在的话,那么这个彼者反复和持久的缺位一一身体的或者精神的一一将导致一些破坏:结构化的缺位,大量倒退,向早期感觉的折返,住院症……原始彼者的缺位等同于新生儿存在的类缺位。以孤单的方式停留于倒退中使人衰弱、罹患精神病。母亲在被内投前的缺位被证实是灾难性的,并能导致精神病。空隙和缺潘将登录在这些孩子的存在中。

2. 精神病与沟通的断裂

与引起婴儿消瘦和住院症的母亲彼者的完全缺位相比,引发儿童精神病的是汐通的断裂和安全地点不合时宜的变换。与人类母亲、世界的中介者沟通的断裂重创了他的安全和身份。

通向另一个人、另一个声音的通道(与另一个空间相连)的可能在人之连续性(己身的认识-再认在此被达成)中诱发创伤和断裂。对母亲(触觉的、嗅觉的和有声的)的徒劳呼唤、缺乏母亲的轻轻摇晃和抚慰,以及早期二元关系节奏的破坏都严重地削弱了婴儿与彼者关系中的安全。被剥夺了快乐的爱若斯区使新生儿倒退。存在的感觉中枢受重创,而身体形象的发展受到阻碍。在精神病的可能入口中,总是伴随着不可能再认的定位丧失。这些导致精神病的断裂,多尔多将之置于四至八、九个月之间。

3. 精神病与母亲的抑郁

除了从关系贫乏这一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多尔多更多提到的是新生儿所遭受的力比多和生理失活的危险,因为其母亲的抑郁是要新生儿归还其生命的一种请求。在试图填补母亲、赋予母亲生机的同时,新生儿的生命也就枯竭了。

多尔多的提要如下:这些婴儿在使得母重生机之后,仍始终以一种融合的方式抓住母亲,他们已失去活力,因为他们已将所有力量、所有力比多用于对母亲的心理治疗功能。多尔多认为,在孩子那里,许多精神病就像这样开始了,这些新生儿感到他们的母亲因为给予了他们生命而责备他们,并由于夺取了母亲的生命而自觉有罪。

4. 患精神病的母亲

虽然没有关于患精神病母亲的形象描述,虽然儿童中的精神病并不总是由母亲所诱发的,然而,多尔多仍描述了这样一些全能母亲:她们将她们的孩子作为要照料、要穿衣的客体来投注,她们阻止他们获得精神的自主。只有孩子停留在死冲动的情况下,这些母亲オ爱他。一般来说,孩子未被父系所标记。精神病孩子一一由未被法律所标记的母亲所腐蚀的部分客体——的主题在1960年代已经由莫德・马诺尼(Maud Mannoni)详尽叙述。多尔多通过《多米尼克个案》,也阐明了一个没有按受行号性阉割的精神病孩子——物的孩子、一个彼者的客体孩子的论题。

5. 精神病与父母的力比多动力学

多尔多相当频繁地将儿童精神病与父母力比多动力的缺乏与失效相联系。其俄浦斯情结未得到解决的父母,构成了神经症夫妇。父亲(理想自我的支撑)的缺乏坚实性、俄秋浦斯竞争的不稳定、父母亲在孩子身上的固着都使孩子变得脆弱,孩子就处在过度孵化的部分客体的位置上。父母的这类问题在新生儿物质供养上引起一些极化关系,一种浸透着稚气和焦虑的喂养,一种过于控制的或者由焦虑的爱所激化的教育行为。

正是父母的俄狄浦斯问题可能衍生出孩子的精神病;前俄秋狄浦斯或者俄秋浦斯结构为空缺的父母。

父母未得到解决的俄欣浦斯反映了更早期的某个东西。多尔多建议分析父母与他们自己父母的口腔期和肛门期的关系。母亲身上未说出的口腔挫败有时与父亲身上的某个类似的东西互相于扰。父母的口腔冲动未很好地升华。孩子因而会难以跨越口腔阉割而进入话语中。

6. 精神病与代

因此应该考虑儿童精神病、父母的力比多动力和遗传生态之间的联系。从1960年代开始,在涉及多米尼克的案例时,多尔多断定,出现一个精神病需要三代,与之相伴的是两代神经症的祖父母和父母。最常见的情况是,父母二人在五岁前已经在他们与其父母的关系中经受了某个创伤事件。

多尔多还提起家庭中的隐言,父母亲未被说出的曾经面对的死亡和哀悼。这些情感事件如此地影响一个孩子以至于他可能认同于一位死者(在母亲怀孕期间外祖父的逝世)、母亲在怀孕的最后几个月中所思念的客体。多尔多相信,家庭中所遭受的一些痛苦的事件,如果它们未被说出的话,就可能诱发一个胎儿的精神病。对此,她提出了在某些失效之创伤面前代系间的连带性,即,与其母亲和父亲历史连接的主体债务。这样,精神病或许是对父母之一所携带的、一直被隐藏着的符号性遗产的表达。符号性厄运在后代中被传递。

二、精神病的存在

精神病与胎儿生活

多尔多多次闻述了精神病人返回到胎儿生活这一主题。这些被移植于原始场景的孩子们主要生活在被动冲动当中。

1. 精神病与死冲动

与前一主题相临接的另一主题是死冲动,即对精神病人而言的作为避难所的植物性生活。由于没有人回应其苦难,衰竭的主体因不能拥有关系而死亡;由于缺乏一个人类彼者,他将不能进一步肉欲化,这将使他被连根拔起并被推毁。存在感的丧失与一种消散的无客体力比多相伴。精神病人因而躲避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而没有人性化的出路。

2. 精神病与符号性功能

与其所知的东西相关的语言元素的缺位可能导致小婴孩活在纯感觉或者异常符号化的世界中。在缺乏与人沟通的情况下,孩子将与出现在他面前的东西进行沟通:物体、身体感知、自然的元素。符号性功能转向空,并产生精神失常、想象的过度膨胀。多尔多由此而谈到“符化的”(《身体的无意识形象》,第219页)、“想象性肿瘤(同上)、“幻觉式内语言”(《儿童精神分析讨论班》,卷1,第143页)及不可能解码的能指(《身体的无意识形象》,第276页)。

孩子为自己而符号化他的感受。感知相互交叉并对他产生意义,在他看来,外界的一个声音是对身体感觉的回应。这些孩子似平连接于字宙世界、自然和某些物体。由于缺乏人类彼者和通用编码,以特定实在(物体、姿势、音色)为基础的符号化活动失败,或是产生异常。精神病人的编码是“紊乱的”、不可理解的、在人类语言之外的。其语言的目的不再是沟通。

3. 精神病与动物性认同

在认同活动中,某些孩于掉进了对某动物或某无生命之物的陷阱中;多尔多关于创伤性婴幼儿精神病的临床表明,这些认同(在每个人的历史中重建的异化了的伪-认同,即狼孩子、狗孩子、猫孩子、认同于死者的孩子……)其实是一条死路。其中,我们尤其记得一个小男孩他认同于看鱼时死去的祖父(《魁北克对话集》,第14-16页);还有小男孩认同于园丁的狗(《讨论班》,第三卷,第87-90页)。在某个重要的人类使者突然消失的情况下,孤独阻止了符号化、孩子产生了反-人类的结果、一个异化的包体,冲动在此过程中不断消耗,他倒退到早期的身体形象中。

4. 精神病与倒退

在持久地和过早地遭受创伤的那些孩子们身上,部分冲动瞄准由力比多早期阶段所产生的想象性部分客体。在这些孩子身上甚至可能有嗅呼吸阶段(如果不是胎儿阶段的话)的身体形象的残留。在此,主体向早期身体形象的倒退伴随着一种超越此形象的不可能性,否则将丧失连续性概念。面对连续性丧失的重创,主体寻求的是一条倒退的出路,以便重新获得一种内聚力。在1950年代,多尔多明确地将精神病态与向早期阶段的一种倒退性返回相联系,返回至前口腔阶段,有时甚至是胎儿阶段。如果所涉及的不是结构的事实而更多的是过程的话,那么,在倒退的背后,在分析治疗的过程中,一种残留的健康有可能被再次激活。

许多年后(参考《孤独》,1985年),多尔多仍将精神病与创伤想象性或者实在性的痛苦相联系,它们损害了对安全性与存在相同性的已有感觉。在痛苦之后,这些孩子们放弃了某些爱若斯区或者功能区而始终专注于他们身体形象的残余。

在儿童精神病的框架中,多尔多是否赋予了倒退过多的重要性而不利于讨论精神病机制的复杂性?

5. 精神病与恐怖症

因为我们已经在别处闻述了这个问题(见:恐怖症),所以我们在此只是指出多尔多在恐怖症与精神病之间引人的联系。精神病孩子的早发恐饰症不应再构想为症状,在某些病例中,恐怖态可能是精神病本身的核心。

-----

-----

本文引自《精神分析研究第二辑》

(霍大同 谷建岭主编 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

之“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儿童精神分析术语摘译”章节内容

刘瑾/译 陶杏华/校

更多精彩请关注

大成心理工作室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相关知识

有猥亵行为是精神病的一种吗
宠物会不会有精神病?
如何判断宠物得了“精神病”
狗狗被“精神病”困扰?预防精神病这些方面要注意
狗狗也会得精神病?治疗狗狗精神病的方法
运动治疗早期精神病
高端婴幼儿营养
小狗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按摩导师康复精神病
如何检查出婴幼儿心脏病

网址: 婴幼儿精神病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317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与维吉尼亚 萨
下一篇: 家庭动力学及系统家庭治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