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滋养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滋养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

期中考试临近,来到心理辅导室的同学们比往日多了一些,我发现大部分同学的困惑来自于学习压力、对考试成绩的焦虑等。有些同学会出现失眠、焦虑、食欲不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家长朋友们也非常困惑与着急,不知如何帮助孩子。

上述学生的现象,或许跟同学的心理韧性有关。我们知道在生理上韧带的存在是为了缓冲来自外界的压力,减免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而在心理上的韧带(心理韧性,也称心理弹性或心理复原力)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它是我们每个人生命里的一份重要心理资产,等到压力事件处理后,我们会在原有心理弹性的基础上补充更多复原力,以应对未来会面临的更大的心理压力事件。

那家长朋友们会问:如何让我的孩子在处理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过程中,获得更强大的心理韧性呢?那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这个话题:在家庭中父母如何给予孩子心理滋养,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丰盈孩子们的心理资产。

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点心理小知识。

心理韧性很重要的一个结构元素是抗压力,抗压力包括复原力、缓冲力与适应力,让我来把它具象化一点。

复原力,像竹子,经历强风也不会被折断。这是孩子遇到挫折后能够恢复的能力。有的孩子一次考试失利,就认为无法学习好这门功课,最终选择放弃。有的孩子能正视失败,总结经验教训,不轻言放弃。

缓冲力,像冬天的一件厚外套,即使外面地冻天寒,我们也有能力抵御严寒。孩子遇到危机和麻烦时,不气馁,可以灵活应对困难。

适应力,像沙漠中的沙棘树,即使生长在贫瘠寒冷、干燥的环境中,也可以存活下来。孩子在遭遇家庭变故,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时,仍然可以通过自我调整适应环境,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来。

分享一点在家庭教育中

提升孩子心理韧性的小妙招!

一、增强TA的自尊

自尊心,来自于对自己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自尊心满格的孩子不会因为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而迷失自己,失去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在心理辅导室中,很多孩子的倾诉让我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不认同与过低评价,这来源于他们内心的核心信念——自卑,这会导致孩子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给自己贴上很多负面标签。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增强自尊心,去帮助孩子找到他的性格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当我们能够从自己的优势性格中获得更多的成长经验,我们就会对自己有更多正面的认识。

家长如何找到孩子的性格优势?

Step1:提出三个问题,找出性格优势的前三位,作为我们发展孩子优势的重点,帮助孩子去探索他的优势。例如问问孩子:A.最近有什么事情,让你内心喜悦,有价值感?B.最近有没有一次非常成功的体验?比如攻克一道难题,坚持跑步完成三公里,成功策划一次学校活动等等。C.你最喜欢自己性格中的哪个部分?然后全然驱接纳孩子的回答与反馈。

Step2:找到发挥孩子性格优势的方法。对待孩子态度上以支持和鼓励为主,在看到孩子做出努力,对他微笑、点头、注视孩子,会让孩子感到被关注、被认可与被看见,不带有成年人的认知与价值观去评价孩子所做出的努力成果。当孩子经历挫折,内心极其委屈和压抑时,父母要禁止说“这点事情都自己做不好,还能做什么?”或者“这点压力算什么?”这类的话语,这时父母可以什么话都不说,只给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给他力量,接纳他的失败。让他的情绪脑先平静下来,一小段时间后,我们再去启动孩子的理智脑去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让他感受到即使自己有时很难堪或者失败,负面情绪是可以被父母抱持的,自己仍然是被接纳的。

Step3:给予积极的反馈。父母更要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和行动,弱化对结果的关注。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努力和认真做出肯定,再去和孩子一起讨论接下来的学习计划和调整,从积极的方面去给孩子正向的反馈。假如我们习惯批评,即使孩子考了99分,父母可能也只会去关注那失去的1分。而从积极的角度来反馈,即使孩子得了60分,我们也应该去肯定他得到的那60分。

二、帮助TA调节情绪

当面对挫折时,我们很容易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不安、害怕、沮丧、悲伤、羞耻等等。当我们掉进负面情绪的漩涡,我们就很难有理性的思考,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的三步法,

了解一下!

Step1:帮TA平复情绪。比如给予委屈的孩子一个拥抱,让他把不甘心用眼泪宣泄出来,给予一段安静的陪伴时光,或者通过放松训练调整心跳速度与呼吸节奏等。

Step2:给TA的情绪命名。引导孩子给情绪命名,比如“霸王龙”、“紫罗兰”等,让孩子把“我”和情绪区分开来,并邀请孩子尝试与被命名的情绪相处,告诉孩子其实情绪是可以自己来掌控和安抚的,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是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好坏之分,情绪本身是需要被看见和安抚的。

Step3:共情TA的感受。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共情孩子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视角去评价孩子经历的挫折,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感受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失控情绪会被父母温暖地抱持和保护,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情感需要被关注、被看见,情绪不阻塞,成长的变化自然会在他们的心底顺畅流动。

三、提高TA的自我效能感

Step1:真实体验。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体验,发挥他的性格优势,比如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某些社团活动,发挥他的组织与策划能力。

Step2:榜样示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模板,当父母能够承担责任,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孩子就会从父母的身上学习这些优质的品质。告诉他,只要去做就会成功,认真努力就会有收获,同时告诉孩子改变和成长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不急于求成。

Step3:给予支持。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值得鼓励和支持,在一张空白的A4纸上,不要第一时间就看到那个黑点,忽略了空白处可用的资源。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木桶理论也可以有“长板理论”。一定要记得,你是孩子最强大的支持系统!

Step 4:提供帮助。在孩子处于迷茫和不知所措的状态下,可以跟孩子这样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你希望妈妈/爸爸能帮你些什么,会让你更好受一些?等等这样的互动。如果孩子需要实际的帮助,你要给予他积极和有建设性的反馈,不是道理和说教。如果孩子也迷茫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也许安静的陪伴和温暖的拥抱也是极好的,给予他温暖的力量,如同在孩子的能量储蓄罐里面投资,储备了足够的能量,他会在挫折与困境中有力量应对外界的风雨,升级自己的心理韧性。同时,不要忘记与孩子要有爱的联结,这是生命最温暖和有力量的存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提升自尊心,调适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加强亲子互动,是家庭系统中最需要的心理滋养,也是你们之间最重要的爱的联结,这将会成为孩子在成长路径上最宝贵的心理资产,他们会带着这些资产去迎接前方未知的挑战,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文字:刘艳丽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心理辅导室

参考文献:

1.李维榕 著.《我的家庭治疗工作》[M].北京,2012。

2.[日]久世浩司 著,贾耀平译.《抗压力》[M].北京,2017。

3.[美]道格·亨施 著,李进林 译.《心理韧性的力量》[M].北京,2016。

4.家庭功能和心理韧性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D].刘珊珊,天津师范大学.2018。

图片来源:壹心理:世界和我爱着你

心理教育、家庭教育书目推荐: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滋养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
新沂城市论坛『商家风采』什么是心理韧性?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
【健康科普】孩子的心理韧性该如何培养?
疫情下焦虑抑郁,如何提高心理韧性?专家支招!
学三招,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心理韧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心学问教育怎么收费?爱的灌溉: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滋养与呵护
从心理学角度教你如何训练孩子的心理韧性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
心理系,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知识心理韧性

网址: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滋养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韧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547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外院心理专题推文 | 心理韧性的
下一篇: 书籍分享丨《心理韧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