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人物 | 廖有明:变化的是农信人的事业不变的是办刊人的初心——恭贺《中国农村金融》创刊30周年

人物 | 廖有明:变化的是农信人的事业不变的是办刊人的初心——恭贺《中国农村金融》创刊30周年

作者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原党委书记、社长 高级经济师 廖有明

孔子曰:“三十而立。”意思是一个人30岁的时候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不能再随波逐流了。一本期刊的成长过程如同人的生命历程一样,有它的幼年期、成年期……今年恰逢《中国农村金融》而立之年,是值得全国农信人和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全体员工纪念的日子。1988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报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决定创办《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1989年3月,《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正式创刊。从那时起,《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更名后为《中国农村金融》)伴随全国农信事业一路前行。作为曾是办刊人群体中的一员,我想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变化的是农信人的事业,不变的是办刊人的初心。”

30年里,农信事业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呢?

农村信用社性质发生变化。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要求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此后,以恢复“三性”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如火如荼,《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及时宣传报道了改革政策、推进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性质名存实亡。2003年,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提出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截至2019年6月末,约占总数三分之二的县市联社已经改制为农商银行。虽然名称变了,但农信人服务“三农”的初心不变,农商银行仍然是支农、支小、支微的金融主力军。在改制过程中,杂志对农村信用社涅重生的过程进行了报道。

行业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农村信用社先后经历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时期。2003年,农村信用社转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省级人民政府成立省级联社并由其行使对县市联社、农商银行、农合行的管理,实现了监管职能和行业管理职能的分离。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农合行)成为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产权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时代变迁,农村信用社由创办初期社员一股一票的合作制改革为现今的股份制,数量由1988年年末的法人社60897家转变为2019年6月末的1423家农商银行、30家农合行和782家农村信用联社。虽然法人机构减少了,但是单家行社的整体实力增强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信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顺应形势、勇于创新,探索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金融组织形式、向更高级和更现代的农商银行转变的过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

资产实力和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就资产实力而言,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就财务状况而言,1994年~2003年,全国农村信用社连续十年亏损,累计挂账1500亿元。以2004年年末为转折点,全国农信系统逐渐实现扭亏为盈。十五年来,大部分农信机构都是当地银行中的纳税大户。

英模队伍不断壮大。老一辈农信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用踏实肯干铸就了农信事业的辉煌。在全国农信系统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有代表性的个人和模范集体,有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献身的全国先进工作者杨大兰(湖北省枝江县董市镇信用社桂花分社)、全国见义勇为奖获得者韦世明(贵州乌当农商银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王涛(青海大通农商银行)、全国先进单位湖南省岳阳县荆州农信社、全国先进财会工作集体山西省襄汾县联社会计股⋯⋯这些先进个人和模范集体的感人事迹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年轻一代农信人传承老一辈农信人的优良品德与敬业精神,在广袤的农村沃土上继续谱写华美篇章。

斗转星移、时序更替。三十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秉承为全国农信事业鼓与呼的初心,坚守办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始终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关于农村金融工作的政策以及主管部门党委工作部署作为重要宣传内容,搭建起“上连党心、下接民意”的渠道。办刊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杂志履行党和人民喉舌、发挥正确舆论引领作用这一职责始终未变。

报道农信机构改革发展创新经验的使命始终未变。《中国农村金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基层、贴近读者的原则,编辑选稿重点向基层倾斜,摄影记者将镜头对准基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办刊人在农信人和作者、金融监管部门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扮演着下情上达的角色。

热情讴歌农信系统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情感始终未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是农信事业的中坚力量。《中国农村金融》与他们心连心,编辑记者以昂扬的笔触去记录他们的感人事迹、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和高尚品德,热情讴歌他们所传递的正能量与时代价值。

时值《中国农村金融》创刊三十年,衷心祝愿杂志越办越好、农信事业越来越好!(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9年第23期)

责编:李金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报】《动物学研究》:不惑之年的与时俱进
【评论】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六大思考(文内有福利)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数字报
eq是指人的情商
烎(yín)| 你好,中国砂石
《中国动物保健》核心农业杂志论文发表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富于表现力的线描画
“一百进五十”公众投票进入倒计时
爱心+用心+责任心=派可为对宠物事业的一片初心
易网(吉林)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不忘初心 服务三农——荣获2017年3•15诚信服务双承诺企业,3•15消费者满意企业

网址: 人物 | 廖有明:变化的是农信人的事业不变的是办刊人的初心——恭贺《中国农村金融》创刊30周年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6736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年纪大了会有哪些表现?
下一篇: 人为什么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