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管理学院研究生对科技竞赛的了解,
增强同学们自主创新能力,
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竞赛方面的兴趣,
管理学院研究生会于2019年12月20
-12月27日组织进行了“迎接挑战,放飞梦想”科技竞赛经验分享活动。
今天将向大家介绍在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五位同学。
赵丹,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9级硕士研究生
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第六届创新创业竞赛全国一等奖;
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家级三等奖;
③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
1.比赛简介。
答:这个比赛简称 环科赛,是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的竞赛,在我校列为一类C竞赛,这个比赛的形式和挑战杯(小挑)、互联网+、三创赛类似,都是模拟创业公司做商业计划书,如果你做的东西是关于环保类的,就可以改变形式使之符合比赛要求,但是这个比赛是直接国赛,没有校赛和省赛的阶段。
2.在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答:困难主要还是时间的协调,做这个比赛的时候我在延安跟导师调研,白天没有时间,都是晚上通宵在做,应尽量克服困难,协调时间,对作品与队友都要充满信心,不要轻易放弃。
3.对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建议。
答:①首先找一个好团队,靠谱的队友;②找一个好的项目,最好有专利支撑之类的,或者目前成果显著的成果,提交一个商业计划书,如果没有支撑也没关系,需要找个好的点子去完善,比如三创赛就很看“本子”,之前三创赛国一就是纯靠“本子”获奖的;③做好商业计划书,要有规范性和完善性,虽然只有点子,但是也要做的有模有样,比如app界面、设备实体、微信公众号界面等等;④答辩很重要,要说清楚自己的作品,加深评委对团队作品的印象,也能更好地吸引投资商的目光。
邓芳,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8级硕士研究生
① “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基于小波降噪和聚类分析的汽车行驶工况构建,国家二等奖,1/3);
②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两江游”轮船调度模型,校赛一等奖,1/3);
白高源,工业工程2018级硕士研究生
① “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基于小波降噪和聚类分析的汽车行驶工况构建,国家二等奖,2/3)
②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两江游”轮船调度模型,校赛一等奖,3/3)
赵磊,工业工程2018级硕士研究生
“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基于小波降噪和聚类分析的汽车行驶工况构建,国家二等奖,3/3)
1.数学建模竞赛的内容和赛前准备。
答:(1)竞赛内容:6道题(6选1);比赛时间一般为3天半(具体根据每年官网的通知安排);一般是3人为一组(一般分工为:队长-建模-编程)。
(2)赛前准备:多看看相关资料,知道基本比赛框架;团队组建以及组内的人员磨合;选题慎重,选题过程中要深入分析,不要全凭主观选题,以及注意选题严谨性。
2.参加此类竞赛是否与课程相冲突?
答:我们认为和课程上基本不存在冲突,主要的冲突来源是与自身的时间协调,自己要协调好时间。因为数学建模是学校A类竞赛,所以学院和导师都是十分支持的,因此要自己协调好自己的时间,在比赛期间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进去。
3.比赛过程中难忘的经历。
答:比较难忘的经历就是熬夜,因为比赛时间很短,在这几天中小组成员要协作完成一篇大论文,任务量大时间紧。我们一名成员平时作息很规律,为了数学建模比赛也是坚持熬最晚的夜,还有一名成员也是连着熬了两晚上,最后身体有点撑不住病倒了,但是收获了友谊。
4.在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办法。
答:比赛中困难很多:选题困难;时间紧张;硬件配置。
(1)选题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我们当时花了很长的的时间来确定选题,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内外部数据的获取问题,因为一旦数据不够根本就不能支撑后面的工作完成,最后只能是重在参与了。
(2)注意协调时间,还是要团队中做好分工,大家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利用时间,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3)硬件配置上,我们当时编写的代码太多最后电脑直接打不开,当时那个上午心态都有点崩了,不过幸好还有一台备用电脑,最后也顺利完成了比赛。这里也要让大家有一个及时保存资料的习惯,不然一旦电脑出事故就前功尽弃了。
5.比赛经验分享。
答:在这里就我们之前的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
(1)团队真的很重要,在团队组建的时候一定要分工明确,谁是擅长编程的,谁是擅长建模的,以及谁来做资料汇总撰写论文的,一个好的团队是真的很重要。
(2)在比赛前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因为在比赛期间熬夜是必须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可能会影响比赛效果。
(3)要有知识储备。不论是建模还是编程都要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多看看文献资料,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库,如果可以的话多学学软件,像是MATLAB,Python,SPSS等。
(4)比赛中要有创新,其实每年比赛涉及到的核心模型就那么几个,你能想到大家都能想到,如何有自己的创新才是最关键的,同时也要结合比赛给定的参考文献,创新论文的新意。
(5)最后一点就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数学建模的官网,当然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找我们咨询,数学建模大赛的性价比很高,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参与。
刘晶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8级硕士研究生
①2019年获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研究生类三等奖
1.竞赛简介。
大学生英语竞赛考察同学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主要分为A、B、C、D四个类别:A组为研究生组,所有专业的研究生均可参加;B组为英语专业组,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专科生;C组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参加;D组适合艺术、体育专业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生参加。按照参与人数,竞赛设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特等奖得主可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夏令营。
2.竞赛流程。
二等奖和三等奖通过初赛产生,特等奖和一等奖通过决赛产生。初赛是定于每年的四月中旬,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初赛赛题主要包括听力和笔答两部分。决赛是5月中旬,决赛有两种形式,根据地区不同,形式不同,一种是只参加笔试(含听力),另一种是既参加笔试(含听力)又需要进行口试的。
3.试题概况及难点。
试卷第一部分为听力,第二个部分为词汇、语法和文化,最后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改错、智力题和作文部分。考试难点在于试卷题量大,参赛学生又要做好,还要做快,因此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做题的速度,更要注重效率。
4.参赛前应关注的问题。
首先,参加比赛前要重点关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官网里发布的考试大纲及变化,举个我自己的例子,16年以前竞赛都是要考关于英美文化的题(5分),但是2017年考试大纲里面已经明确说该类型题取消了。其次,在官网上下载本年及往年样题,考试之前一定要将样题做一遍,对自己的考试状态进行一个预估。最主要的是要尽可能多做练习,在考试之前背诵一些范文。
5.参加竞赛后的一些心得及收获。
大家还是应该有信心,坚定一点,可能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成功真的和你只有一步之遥。
科技兴国,创新先行,希望管理学院所有同学“见贤思齐”,努力学习,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科技竞赛为契机,踏过荆棘,翻越山川,在各类竞赛中积极展示管理学院学子风采。
文字来源:吴 静 周佳玮
本期编辑: 牛湉湉
校 对: 张莹莹
审 核: 李 静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科技竞赛获奖者经验交流分享
这场青少年技能竞赛,拉开了上海无线电管理宣传月帷幕
“令人心动的大赛” 获奖者经验分享会
竞赛指南 | 干货满满的竞赛经验分享,你不进来看看吗?
我院举办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获奖经验交流分享会
学校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经验交流分享会
全国宠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经验分享(二)
科技创新 | 干货满满的攀登杯经验分享沙龙
郑州大学2023“挑战杯”竞赛系列经验分享会
网址: 管理播报 | 科技竞赛获奖者经验交流分享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3754.html
上一篇: “毕马威杯”获奖选手经验分享 | |
下一篇: 【经验分享】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