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全面启动2024年全市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野外工作,并首次开展鸟类监测工作。
本次鸟类监测定位在杭州市拱墅区,以定位周边2千米为半径作为监测范围,共监测到鸟类有近17种,记录到了白头鹎、鹊鸲、乌鸫、家燕等小区内常见的鸟类在玩耍筑巢,以及白鹭、夜鹭等运河、上塘河边的水鸟忙着飞翔和觅食。
鸟类对生境因子及变化较敏感,其繁殖和迁徙活动会受到区域环境的影响,因此鸟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监测指标,鸟类监测也是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中城乡地区的必测项目。
根据鸟类的生长周期,为保证监测的代表性和全面性,监测中心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结合专家建议,选择了涵盖鸟类主要栖息生境的两条合适的样线,调查记录了栖息地人为干扰类型及强度、生境类型等环境现状。根据鸟类栖息觅食的活动规律,监测人员现场边走边观察,边听边辨认,边记边拍照,详细记录鸟类的种群和数量。
本次调查鸟类物种丰富,体现杭州城区夏季鸟类的典型特征。城区主要植被覆盖以沿河绿化带、小公园、小区绿化为主,许多鸟类借助这些城市“绿岛”和“绿道”迁移、繁衍、栖息。与环境相对应地,有鹊鸲、暗绿绣眼鸟等林鸟,也有白鹭、夜鹭等水鸟。
杭州四季分明,多数鸟类会在4-5月产卵孵蛋,6-7月育雏。在上塘河边,杭州特色的夏候鸟大杜鹃鸣唱着“布谷、布谷”,从一个楼顶飞到另一个楼顶。众多山雀类幼鸟刚刚学会飞翔,活泼胆大,在路边的树枝上叽叽喳喳。7月,是炎热的夏天,也为这些初生的幼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蜂飞蝶舞,鸟鸣声声,是这座城市勃勃的生机。
此次鸟类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进一步补充杭州地区鸟类种群及栖息地等基础信息,为全面掌握杭州城区生态质量状况及变化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下一步,监测中心将继续做好样地监测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复盘监测工作经验,加强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为杭州市生态质量地面监测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来源: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相关知识
原创 鸟类智能识别系统,助力自然保护地鸟类监测
鸟类监测设备
北京监测鸟类用上人工智能,科技助力生物多样性调查
北京监测鸟类用上人工智能
鸟类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容、设备与报告概述
海宁发布了新一轮鸟类监测成果:刷新纪录,发现了111种!
处处闻啼鸟!基于声纹的鸟类多样性智慧监测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打造一片鸟类栖息的“乐园”,究竟有多不容易?
生态环境改善,十堰成珍稀鸟类栖息天堂
鸟类繁殖活动全自动监测系统技巧.doc
网址: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类监测来助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2076.html
上一篇: 雪雁 |
下一篇: 褐马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