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3)
彩凤身长18cm,雄性鼻孔周围呈蓝白色或呈黄绿色,雌性则呈淡茶色,在发情时则程现深褐色,且像有点脱皮的样子(约7-8个月性别特徵较明显),最高体重为40gr。
虎皮鹦鹉体型小,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大众喜爱。虎皮鹦鹉现有上千种的变种,由於变种种类多,羽毛及体型都有差异。
彩凤常新鲜生果、疏菜、混合种子、绿色植物、浸泡种子等。
彩凤没有其他亚种。
Light Green Budgerigar
灰翅天蓝色虎皮鹦鹉(3)中文译名:灰翅天蓝色虎皮鹦鹉
英文名 Grey-Winged Sky Blue Budgerigar
俗名 粉蓝彩凤
学名 Melopsittacus undulatus
中文译名:灰虎皮鹦鹉
英文名 Grey Budgerigar
俗名 灰彩凤
中文译名:黄虎皮鹦鹉
英文名 Lutino Budgerigar
俗名 黄彩凤
中文译名:淡绿虎皮鹦鹉
英文名 Light Green Budgerigar
俗名 绿彩凤
中文译名:蛋白石状显性杂色虎皮鹦鹉
英文名 Opaline Dominant Pied Budgerigar
中文译名:隐性杂色蓝紫虎皮鹦鹉
英文名 Recessive Pied Violet Budgerigar
中文译名:饰片淡绿虎皮鹦鹉
英文名 Spangle Light Green Budgerigar
绿彩凤 (Light Green Budgerigar )
彩凤繁殖一窝约产4-6颗蛋,孵化期约18天,羽毛长成8-9星期,戒奶期为5-6星期,4-5星期离巢,嗉囊容量为8-12cc,成熟期为6个月至1年。
彩凤需要:
*一个大鸟笼,有足够的空间,让它自由飞翔和每天有适量的运动。
*有遮盖的鸟笼避免受阳光直接照射,让它安眠及免受天气的影响。
*一些栖木或树枝放置在笼内,让它可以站在栖木或树枝上歇息。
*友伴-彩凤是群居的,应该与其他彩凤生活在一起。
*餵以专供彩凤食用的饲料,辅以生菜,红箩卜及苹果等食物。
*一些供雀鸟使用的沙粒,让它啄食後可助消化。
*一块墨鱼骨以供啄食。
*廿四小时不停提供新鲜食水。
*一些玩具摆设在笼内及让鸟儿经常与人类接触。
*清洁的居住地方。所以每天应为鸟儿清理鸟笼。
*被安排他人照顾,如主人出外旅游的时候。
主人对它的爱心一生不变。
彩凤(3)首先,要留意一下那个卵是否软壳的。如果是,则代表雌鸟缺钙,产下质素不良的卵。在这情况下,雌鸟会啄食鸟卵,放弃哺育,若如此什麼都不用干了。
如果鸟蛋质素良好,你可以到鸟店花10数元,买一个用草织成的鸟巢,放入鸟屋中,让雌鸟专心抱卵。
这个时候,由於鸟儿抱卵需要大量体力,所以要比平时勤换清水,与否勤加饲料。另外,要提供墨鱼骨,确保雌鸟能吸收足够钙质产卵。
尾脂腺炎也叫“生黄”(俗称起尖),是画眉、百灵鸟的常见病。尾脂腺是鸟类特有的一种腺体,位於鸟体的尾根部上端。尾脂腺的分泌物含有丰富的油脂和维生素D前体物。仔细观察会发现乌类在梳理羽毛时,经常用嘴啄取尾脂腺的分泌物涂擦在羽毛上,可使羽毛不透水和保持羽色光泽鲜豔。经测试分析,尾脂腺分泌物中含有麦角固醇,涂在羽毛上经日光紫外线作用能转化为维生素D被皮肤吸收,故尾脂腺分泌是鸟正常的生理活动。
成因:
外伤或因病而长期不梳理羽毛,引起细菌性继发性感染是引起尾脂腺发炎的最常见的原因。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不良对本病有促发作用。有时因观赏鸟缺沙浴、水浴或尾部受伤感染而造成尾脂腺阻塞发炎,还有患病鸟长期不理羽毛也会导致尾脂腺阻塞而发炎。
病徵:
由於腺体感染发炎,分泌物排泄不畅,从而引起病鸟体温增高、精神委顿,羽毛松散,食欲减退,常将头部插入翅膀内,不再有鸣叫声。扒开羽毛,可见尾脂腺红肿,井有白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导致病鸟死亡。
治疗:
治疗时可将病鸟捉住扒开羽毛,先用5%碘叮和75%酒精对尾脂腺患处进行消毒,如有脓液可用消过毒的针将尾脂腺尖刺破,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挑挤压,将阻塞在腺体内已成熟的分泌物挤出,用脱脂棉擦净,使尾脂腺畅通。手术完後在患处涂抹5%碘叮消毒以防感染,最好在半天之内不要喂水。将病鸟置於安静处休养,尽量不要惊动。痊愈之前应停止沙浴、水浴,以防尾脂腺感染。此时应多喂含营养丰富的动物性饲料,如面包虫、蝗虫、油葫芦等,使其体力尽快恢复。病鸟3~4天後即可痊愈。
彩凤(3)彩凤一般寿命为5-10年,平均寿命为7年,观察乌类的咀部及脚趾,都能判断出雀鸟是鶵鸟还是老鸟。
(如果咀部较浅色,趾幼及纹浅,便是鶵鸟或近年生的鸟)
(相反地,咀部颜色较深沉,趾粗壮色亦深,趾纹多且明显,加上毛色暗哑些和有脱毛现象,都是年纪大的表现。
相关知识
彩凤商标
“彩凤”日记
彩凤羊商标
凤吉彩商标
凤舒彩商标
彩凤鱼商标
凤彩;PHOO商标
彩凤吉商标
彩凤姿商标
钰凤彩商标
网址: 彩凤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96975.html
上一篇: 凤鸟纹 |
下一篇: 湖北省博物馆战国彩漆凤鸟双联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