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皆作空,明哲是为杰。”
这是我初读特德·姜的中短篇集《你一生的故事》时留下的印象。
在我看来,姜的科幻杰作从不受狭隘片面同时也早已过时软硬二分法所束缚,反而揉碎拆解了那些早已为读者视为科幻套路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认识。
一种微妙均衡的创作理念,贯穿始终。
身为科幻迷,在他的文字里,我往往能从中看到一个个技术推测与伦理道德思辨齐驱,社会推想与科幻哲学求索并驾的故事。
据说,不少科幻创作者在看了姜的作品后,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科幻可以这么写。
正因此,在科幻界,特德·姜明智睿哲的语言和文字,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科幻作家,拨动了当代科幻文学多元变革的涟漪。
就如我同样十分欣赏的华裔科幻作家“小刘”刘宇昆,在他的《奇点遗民》《结绳记事》《终结历史之人》等多篇作品中,我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姜的作品给他带来的创作理念方面的影响。
然而,多年来,姜给人的印象又仿佛是一位深居简出的世外高人。
他创作速度稳定,产出不疾不徐,虽然屡次斩获科幻大奖,却也不为市场所动。出道30年,无一部长篇,仅有17个中短篇作品。
他似乎也很少参加科幻活动,印象里最近一次大概还是为了给《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电影《降临》站台,破天荒地出席了2017芬兰世界科幻大会。
便如此,在《你一生的故事》出版多年后,在电影《降临》上映不久,在读者的千呼万唤声中,新结集的《呼吸》终于面世。
1.《商人和炼金术之门》
在读首篇《商人和炼金术之门》时,对于这样一个探讨宿命哲思与时间旅行问题的故事,二次元气质愈发明显的我竟冒出了玩Stein Gate(《命运石之门》)的既视感。而在读过了姜为本文撰写的后记,我甚至不无中二地认为就算把本文看作是穿越真·命运石之门的新“天方夜谭”似乎也并不为过。毕竟故事中近似于爱因斯坦罗森桥(即虫洞)的“炼金术之门”的穿越过程,正有如收束的世界线般,在宿命既定却不失意义过去未来间来回求索,更何况其中精巧运用的戏中戏结构给人带来的深刻启发。
《命运石之门》设定了一种名为世界线变动率探测仪的装置,其机理为:在世界线发生变动时,探测仪上原本不动的的数字会急速的闪烁跳动,直至稳定为另一个数值,该跳动过程是世界重构的过程。
2.《呼吸》
《呼吸》像是一封致开放体系世界的启示录,故事讲述了一个钛基人学者自我解剖后的朝闻道。其探寻宇宙本质气压差说就好比于熵增说,气衡论则对应于热寂论,终将归于虚无的封闭体系平行宇宙实在引人遐思,令人遥想起上世纪的学者在“宇宙热寂末世推想中陷入悲观迷局,直至拨云见日的新曙光再临……
“热力学之父”威廉·汤姆森,又称“开尔文勋爵” ,他也是最早的“热寂论”提出者。
3.《前路迢迢》
《前路迢迢》有关预测机博弈的设定在科幻作品中并不罕见,但故事中对现实恐惧的氛围营造却如同“克苏鲁神话”中的《死灵之书》般既已注定,又莫可名状。而对自由意志与决定论进行再探讨,又像是一种极简版《你一生的故事》带来的全新体验。结语“因为我无法选择”堪称点睛之笔,毕竟并非谁都能像站在宇宙鄙视链顶端的瑞克姥爷般,疯狂套娃跳出递归,玩转劫掠机与随意机……
4.《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关于人工生命的推想,总能在伦理道德问题上反复思辨探索,不入俗套,而这也是特德·姜的创作理念能走得更远的原因。 不可思议的是,热门游戏《集合啦!动物森友会》却在某些玩家对超人气动物村民“杰克”猫的氪金买卖骚操作下,将故事中所探讨推想的部分问题完成了从科幻预想到付诸现实的吊诡形式转变。
细思恐极的是,从宠物到数码体,从机器人到仿生人,这些随文明进步而势必在灵与物二分界限愈发模糊的“他者”,关于其权利问题的探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明进程。但就像现阶段人们对于动物保护问题的分歧认识所凸显的结果那样,无论是激进福利主义的无条件保护,还是极端保守主义的无差别物化,都无助于一个文明的进步。或许还是罗翔老师说得对,尊重敬畏他者应基于尊重人权的派生,而折中主义与现实主义依据功利主义与道德主义在观念上的趋同共识所作出的灵活应变策略,或许才有助于人类文明解决“他者”归类模糊后所派生出的新权利问题……
5.《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人保姆》
本文可视作一部自动机保姆馆藏简史。故事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或然历史复古味,而自动机保姆的灵感更是源于对蒸汽朋克经典元素——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和现实中巴贝奇与艾达的差分机发明史殊途同归的是,自动机保姆虽超前于时代,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却依然酿成了不足以使人放心解放双手的另类时代教育悲剧。归根结底或许是,教育行为与教育方式并无绝对准则,反而更可能是一种因势利导的环境塑造过程,绝对理性的教育理念中对人的物化很容易把人培养成物,而非人。
p.s:虽然后记中姜提到了《湮灭》作者杰夫·范德米尔所编的某部选集对本文的启发,但善于过度解读的我似乎还从中看到了威廉·吉布森的《根斯巴克连续体》对本篇的影响,正如吉布森对根斯巴克时代科幻作品的某种技术崇拜图景的批判,姜似乎也对行为心理学教育观所牵涉的理性道德伦理议题加以思辨……
《根斯巴克连续体》收录于威廉·吉布森的短篇集《全息玫瑰碎片》
带着“电视眼镜的”雨果·根斯巴克 (Life杂志,1963)
6.《双面真相》
大约五年前,初读本文的我为之震撼。在我看来,这或许已成为继《你一生的故事》之后,姜的又一篇涉及语言学的科幻名作。虽然语言学科幻并不为姜所创,例如日本科幻作家山田正纪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在时代变革的影响写出了《神狩》这样的奇作,但身为程序员的姜对这一领域的创作显然有其独到的见解。
在后记中,姜坦言,小说受《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一书的启发,在《双面真相》中以书面文化如何影响口语文化为参照系,对下一个时代(也许是《攻壳机动队》中那种义体人遍地的赛博格时代,亦或是《黑镜》S01E03中“行人记录仪”普及的感知记忆文化时代)人类的文化生活变革进行推测预想。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双线并进的叙述方式也许并不为习惯于阅读快节奏单线叙事故事的读者所买账,但其显著作用则在于通过以史为鉴的方式引发读者共同审视我们即将迎来的次世代生活。
7.《大寂静》
不同于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的辛辣讽喻,姜以其细腻温柔的笔触为“跨越物种交流鸿沟”的相关会议下撰写了《大寂静》。这是一篇以波多黎各鹦鹉为假想智慧生物创作的小说,创作初衷旨在以此呼吁公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这里,亚当斯笔下的海豚那句道别语——“再会,谢谢所有的鱼”,成了鹦鹉亚历克斯走向灭绝之路的绝唱:“你保重,我爱你。”而一个近在咫尺却又备受忽视的异族文明,在人类活动的排挤下归于大寂静,这样的事例,若是让我们拿来对比人类灭绝物种史,又何尝不是屡见不鲜?更何况,如此无怨无悔的遗言,又怎叫人不心生愧疚?
8.《脐》
相比上面提到的有些蒸汽朋克味的《达西的自动机器人保姆》,《脐》更像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或然历史小说。看过《高堡奇人》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这个题材感到陌生,因为它探讨正是一个有别于我们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议题:假如我们历史的某个节点发生了某种改变,过去世界的进程走向了一个或然存在的世界线分支,这个平行世界将是怎样?(经典例子如《高堡奇人》的二战胜负方反转)
有趣的是,《脐》的故事背景就设置在一个“神创论”被普遍认可与证实的平行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进化论”、“单源论”、“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些为我们所普遍接受且不断更新的学说,被现代科学早已摒弃的“年轻地球创造论”、“多元发生说”、“以太说”、“地心说”所取代并延续。故事中的人们通过认识到“没有年轮的本初树“、“无脐的本初木乃伊”、“波江座58的运动”等一系列发现,试图进一步证实“神创论”的合理性。可是,一旦陷入到“上帝创世以前之图景”、“人类意志的自由行为”等思考,人们赖以信仰的因果链势必将随之崩裂。那么上下四方、古往今来的宇宙,其运行的机理似乎就又成了无法跳出的深渊泥潭……
p.s:坦白讲,最初看到《脐》这个故事,很容易联想起日本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在去年底发布的那部富有争议的科幻游戏——《死亡搁浅》。令我倍感惊奇的是,《死亡搁浅》有关脐带联结平行世界的一系列假说与隐喻,让我对《脐》这篇的世界法则设定有了迷之强烈的代入感。(虽然本质上两部作品还是区别明显)
9.《焦虑是自由引起的晕眩》
“Anxiety is the dizziness of freedom.”(焦虑是自由引起的晕眩)
这句名言出自丹麦的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焦虑的概念》(The Concept of Anxiety)一书。在书中,克尔凯郭尔以焦虑和“晕眩”做类比,他认为无意看向深渊的眼睛与深渊同样都该对产生“晕眩”感负责。当人们对于前途难料之事有着自由选择权利时,这种自由的选择又往往会使人因其过分在意结果而犹豫纠结从而为之焦虑,就像犹豫纠结于凝视深渊的那双自由之眼。
正所谓“万事不决,量子力学”。有趣的是,这句被网友用来讽刺那些粗制滥造的科幻作品不分青红皂白地以一些所谓“量子力学”的玄乎理论强行填坑的玩笑话,竟能在特德·姜的笔下通过“多世界诠释”的巧妙引入焕发生机。小说中,姜借助一种能够沟通平行世界的“棱镜”设备巧妙地回避了“前途难料”的结果问题,而把“自由选择”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从中基于存在主义哲学与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思索决定的终极意义。
虽然这个终极意义的答案当然也不是“42”(大概),但能看出姜所期许的是,如果人的性格特征源于长久以来的选择决定,即便“多世界诠释”理论正确,也并不意味着就会将其伴生世界的道德权重所抵消,而你的每一次决定仍然具有意义。这就好比我们玩类似《底特律:变人》这样的互动式游戏时,大多数人在道德伦理的驱使下,都会尽可能地优先去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Happy Ending(好结局),而走向好结局的过程往往需要他们尽可能做出良善的选择。即便,这一切或许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期许……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相关知识
科幻哲学与伦理道德之界的思索者——特德·姜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与重构
“家”与哲学
谈哲学行为的方法与实质
哲学和狗狗能扯上什么关系?
新书丨张丰乾《训诂哲学——古典思想的辞理互证》出版
哥特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宠物公墓》为例
钱中文|行为构建、人的构形及其存在形式 ——在巴赫金的诗学与哲学之间
随着涉嫌作威作福的宠物狗训练师姜炯旭的沉默时间延长,舆论也迅速恶化。本月22日,姜炯旭将通过油管频道对职场内的欺凌、作威作福等争议发表正式立场。 但是到23日下午为止姜炯旭还没有发表特别的立场。随着姜..
言语行为哲学
网址: 科幻哲学与伦理道德之界的思索者——特德·姜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98139.html
上一篇: 疫情之下,猫狗何辜? |
下一篇: 我们应该在2019年思考的技术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