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学习笔记。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学习笔记。

是留着给自己看的。书中的内容比这些要全面得多得多。
-------------------------------------------------------------------
第一课:摄影家的眼力
p25
一幅好照片的三项基本原则:
1) 主题(主体)鲜明,可以表达一段故事情节。主体必须明确,毫不含糊,能让任何人一眼看出来。
2) 能将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3) 画面简洁。只包括有利于将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排除或压缩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p26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除了主体清晰,还应能够表达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思想。
p35
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时,思考:
1) 本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它表达的普遍意义是什么?
2) 拍摄者是如何将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
3) 为了简化画面,突出主体,拍摄者做了些什么?有哪些取舍?
-------------------------------------------------------------------
第二课:照相机和镜头
p55
光圈档位:f1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6
每档是后一档进光量的两倍
规律:每档光圈数值是其左边第二档数值的大约两倍
p60
镜头焦距与成像大小成正比:如100mm镜头与50mm镜头在同样距离拍摄被摄物,最后的成像中,用100mm镜头拍摄的被摄物是用50mm镜头拍摄的被摄物大小的2倍。
p62
50mm镜头常被称作标准镜头,因为其成像视野与人眼视野能清晰成像的范围相近。
但50mm镜头并不是安装在任何相机上都是“标准”的,还取决于胶片(感光元件)大小,底片越大,产生覆盖“标准”影响的镜头的焦距越长。对于35mm胶片(感光元件),50mm通常被认为是标准的。


                

                p63
不同焦距镜头的视角大小:


                

                p64
为了得到清晰影像,快门速度起码应当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50mm镜头,快门速度应不大于1/50。
为了得到锐度足够的影像,建议快门速度应当小于镜头焦距的两倍的倒数。如50mm镜头,快门速度不大于1/100。
p63
远摄增距镜的倍数:倍数即成像大小的倍数。2倍的远摄增距镜,可将成像大小加倍。50mm的镜头前加远摄增距镜,成像大小相当于100mm的镜头(但成像质量不如100mm镜头)。
p65
变焦镜头成像质量不如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p66
变焦镜头对焦时可将焦距先调至最大,影像被放大更容易清晰对焦,对焦完成后再将焦距调整到需要的值,不会失焦。
变焦镜头对焦完成后,在按下快门的瞬间调整焦距,会得到特殊效果(但很多相机不支持在拍摄的同时变焦):


                

                p69
微距镜头的复制比率:1:1的微距镜头表示成像和实物大小比例为1:1;1:3表示成像是实物大小的1/3。
微距镜头:复制比率1:1.2~1:2
近距镜头:复制比率1:2~1:4
p71
被摄物体越近,透视畸变越强烈。
广角镜头畸变更明显是因为通常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离被摄物体更近。比如用广角镜头拍摄肖像,要使肖像占满画幅,必须比较短焦距的镜头更接近被摄人,因此所得的透视畸变也更强烈。
使用各种焦距的镜头在同一距离拍摄被摄物体,理论上透视畸变应当相同。
p74
从透视畸变可接受程度的角度考虑,85mm~135mm的镜头适合作为拍摄常规肖像的镜头。(???)
更大焦距的镜头虽然透视畸变更小,但呈现出来的人物面部的“扁平化”也不讨喜。
p76
线性畸变:现实中平行的线条在成像中不平行了。
消除线性畸变的方法:让胶片(感光原件)的平面与被摄物体的正面保持平行。
例:仰拍或俯拍高楼会产生线性畸变,高楼原本平行的纵向线条会显得不再平行。正对大楼可消除这种畸变。
p90
长镜头压缩透视畸变。在不希望透视效果“抢风头”的情况下,使用长镜头压缩透视效果,将注意力从透视效果上引开,引向希望被关注的内容。
p93
在一些特定的角度,使用长镜头压缩透视,可以减少被摄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感。
-------------------------------------------------------------------
第三课:如何使用照相机
p102
单镜头反光(单反/SLR)取景器的取景原理:


                

                p103
SLR照相机反光镜在拍摄过程中的运动所产生的震动可能会对在微光环境进行远摄拍摄时造成影响。
p108
拍摄肖像时,应聚焦在最重要的部位,即眼部。
p111
景深产生聚焦误差的余量。比如在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时,将光圈调小,景深变大,这样即使从按下快门到完成成像有些许时间上的误差,景深足够大,也能获得清晰的影像。
p112
焦点越远,景深越大,聚焦误差余量也越大。
p113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35mm镜头比50mm镜头的景深大(虚化效果更不明显)。
p116
设置超焦距:先确定光圈,比如f11,转动景深标尺,使无限远标志对准光圈数值处,即11处,即可获得该光圈下的最大景深。
p123
快门的T门和B门:T门按一次开始曝光,再按一次结束曝光。B门按下开始曝光,松手结束曝光。
p125
因为工作原理不同,焦平面快门比镜间快门有更高的速度。
p128
运动场景或竞速类比赛中常用到凝固运动的追随拍摄的手法:
尽早将被摄物体放到取景的中间,用较慢的快门拍摄,拍摄过程中上半身稳定,腰臀部转动,将被摄物保持在取景的同一位置上。成像效果是主体清晰,环境表现出运动样模糊效果。


                

                p138
只要条件许可,就使用三脚架。
p141
照明条件许可时,两倍于镜头焦距的快门值才能有效的消除相机震动带来的聚焦误差。比如50mm的镜头,不低于1/125的快门速度才可能消除震动带来的影像。
p142
单脚架在使用时的正确放置位置:单脚架放置于两腿中间靠前的地方,稍稍向后倾斜,与拍摄者的双脚组成一个“三脚架”。这样最稳定。
-------------------------------------------------------------------
第四课:胶片(略)
-------------------------------------------------------------------
第五课:曝光
p205
人眼的宽容度:人眼的宽容度为50000,即人眼能观察到的最亮的光线是能观察到的最暗光线强度的50000倍。
p206
感光元件宽容度的光圈制表达:
由于每开大一档光圈都会令进入镜头的光强加倍。
则宽容度的倍数可以用开大光圈的档数来表示,比如7档光圈,相当于约500宽容度。
p208
低反差场景:阴影区到强光区不超过3档光圈
高反差场景:阴影区到强光区不少于7档光圈
(场景中最暗部为阴影区,最亮部为强光区)
-------------------------------------------------------------------
第六课:黑白胶片显影(略)
-------------------------------------------------------------------
第七课:滤光镜
p264
金属表面的反射光不是偏振光,偏振镜对其无效
p265
偏振镜能加深天空的蓝色的原因是晴朗天空的一部分光线属于偏振光。
偏振镜加深天空蓝色的程度和太阳与相机拍摄方向的夹角有关,当太阳在相机拍摄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时,偏振镜对于天空蓝色没什么改变,当太阳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呈直角时,天空蓝色加深最明显。因此,在太阳刚升起或太阳在头顶时,偏振镜对于加深天空蓝色最有效。
p265
偏振镜有圆形偏振镜和线性偏振镜两种。不是指偏振镜的形状,而是其偏振光线的原理不同。线性偏振镜可能使部分相机的自动对焦相关功能失效,因此建议购买圆形偏振镜。
p268
彩色滤光镜在黑白照片中应用的原理:让与滤光镜相同颜色的光线通过,阻碍不同颜色通过。
因此如果想在黑白照片中突出红玫瑰,则可添加红色滤光镜,红玫瑰反射的红光能通过,因此在黑白照片中显得突出,而其他颜色则会被阻碍,相对较暗,成为背景或衬托。
p272
由于雾由微小颗粒组成,散射天光,天光为蓝色,因此在雾天拍摄黑白照片时,根据雾的浓度,选择不同程度可以消除蓝色的滤光镜,可以达到一定的去雾效果。
p275
中灰密度镜:强光条件下使用,全面降低进入相机的光线强度,不改变色调。
-------------------------------------------------------------------
第八课:培养你的眼力
p284
一切构图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
传统构图法:三分法。用两条线把画面分成左中右三等分,把主体放在左1/3或右1/3的位置。
p286
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能够帮助你表达你对该主体的态度。若非理由充分,对于非常规放置需谨慎。
p287
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
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为亲友抢拍肖像时站得太远,导致主体淹没在其他景物之中。可以站得近些,让主体占据画面的支配地位。(只是一个建议)
p288
可通过“搭画框”的方式突出主体:使用一些景物或者结构,在画面中形成一个“画框”,引导视线至主体处。例如:


                
                

                p292
对于户外远处的大型物体,如山峰,纪念碑等,可将近处的树枝树叶等摄入画面,这也是一种搭画框,有助于强调近处与远处之间的空间感,突出主体的巍峨雄壮。常用于旅游摄影或建筑摄影。
p294
搭画框的方式多种多样,也可用虚景来搭建,如:


                
                

                p295
被摄物体较小无法支配画面,或者距离较远想突出空间感时,可以使用搭画框的方法。
p296
可通过光线强弱来突出主体——亮部吸引人的目光。
p298
通过线条的汇聚来突出主体,如:


                
                

                注意上图中房屋顶部和马路上的线条的延伸都将聚焦于人物中心。
p300
可通过聚焦来突出主体。
p301
通过重复来突出主体。
例1:通过倒影重复:


                

                例2:通过动作重复:


                

                p302
可通过运动来突出主体:如动作瞬间的凝固;或运动造成的虚化,或跟随拍摄等方法。
p305
注意前景透视畸变带来的构图问题:


                

                解决方法:稍退后,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
-------------------------------------------------------------------
第九课:自然光
p314
室内拍摄人像的用光,多为45°侧面光。特点:光影比例均衡,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的表现出来。45°测面光被看做“自然”光。
p315
90°侧光有时被称为结构光线,用来表现光影强烈对比的戏剧性效果。
p316
逆光有时被称为轮廓光,有利于创造剪影,有利于表现简单又富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场景。
p317
室外光线拍摄人物肖像的注意事项:不要让肖像呈现在正面直射的阳光下,会引起任务眯眼,以及扁平化的面部轮廓和不讨喜的阴影等一系列问题。
解决方法:
1) 人物移至阴影下,使用漫反射或者散射的阳光照明拍摄。阴天或多云时可能比阳光明媚时更适合拍摄户外人物肖像。
2) 人物转动方向,使阳光不再直射眯眼,对于阴影部位过黑的问题,可以适当补光。强烈阳光下使用反光板补光时,反光板需要离人物足够近才有明显的补光效果。另外,反光板补光的光线会带些微蓝色,可能会改变阴影区皮肤的色调,可以考虑使用滤镜还原肤色。
p320
一个准则:一张照片一个主题。对旅行照片或其他照片都适用。
只要可能,不仅抓住其魅力,更要表现其特征。不要怕陈腐题材的拍摄。比如去埃及拍金字塔,找准新颖的视角和切入点。要多尝试。
即使是普通的爱好者,也要用希望照片被国家地理选中的自我要求去拍,认真构图,思考。保持高标准。
p320
旅行中镜头的携带:
一个广角镜头,拍大场景
一个肖像镜头(85~135mm),用于“偷拍”人像
可能还需要一个长焦镜头
根据旅行的场景选择滤光片,比如高空或雪地拍摄,可能需要携带能够过滤蓝光的滤光片。
携带三脚架或独脚架。
p322
旅行中不要忘记拍摄人物,当地人物也是“风景”,特别是孩子,他们面对相机既自然,又能表现那个名族文化的整个故事。拍摄人物要注意当地风俗。
p323
拍摄名胜古迹时,到处都是旅行者,以下三个办法可以尽量减少旅行者对画面的破坏:
1) 尽量在人少的时候去景点拍摄
2) 清晨通常是个好时候
3) 选择一个前景,将那些你不需要出现在画面中的人隐藏在前景的背后。(最实用)
p324
如果很认真的对待旅行摄影,清晨不应该错过。清晨的旅行者最少,当地人的生活活动很适合入镜,且清晨的薄雾或者初升的太阳以及光影会给照片带来戏剧性的效果。


                

                p330
太阳刚刚降落时天空还剩下微光的时候,不要停止拍摄,这时候很适合表现室内光线和室外微妙的光线变化。
p331
从寒冷的环境中将相机带进温暖的室内,相机和镜头里的空气可能会产生冷凝现象,冷凝现象不容易立刻消除,因此可能会拖延下一次拍摄。正确的做法是让相机逐渐适应室内的温度。
p333
不管你在哪里,不论什么天气,只要去寻找,就能拍摄到美丽的摄影作品。它是用眼睛捕捉到的,而不是天气决定的。
p334
许多人喜欢雾的天气,因为雾能让你侧重于表现轮廓,而不用过度在乎细节。雪天也有类似的效果。


                
                

                -------------------------------------------------------------------
第十课:现场光
p348
现场光摄影的一个目的:捕捉现场的自然状态——真实感。
p348
由于胶片宽容度的原因,现场光拍摄中的阴影部分常常会失去细节,而人眼在观察时却能看到那些细节。为了便于在拍照前想象最终的成像效果,一个窍门是眯着眼睛去看,眯眼时暗部细节被丢弃,比较接近最终成像的效果。
p348
现场光场景下使用测光表与自然光场景下的不同:自然光场景下通常需要表现阴影部分的细节。而现场光的拍摄中,有时会有意希望阴影部分表现为全黑(灰调照片会弱化情感)。因此要灵活的运用测光表(对强光或中间色调测光,不对阴影部分测光)。


                
                

                上图为工业污染水银中毒的孩子和他的母亲。
p363
照片的画幅应由主体来决定,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
第十一课:人造光
p378
室内布光的三个基本步骤:
1) 放置主灯:一般放置在主体的45°侧位,水平位置比相机位置略高。主灯又称关键灯,它决定基本影调。
2) 添加辅助灯:辅助灯放置在离相机很近的地方,也就是和相机拍摄方向同方向,亮度不要过大。辅灯作用是给暗部补充一些照明,显露一些暗部细节,和相机同方向可以避免留下另一组阴影。辅灯如果放置在相机的一侧,应当选择和主灯相对应的另外一侧。
3) 添加背景灯:可以是泛光灯或聚光灯,用于着凉主体的背景。
p383
采用聚光灯还是泛光灯,取决于拍摄主题。
p388
光线的递减幅度是距离的平方。
想同功率的主灯和辅助灯:
1) 主灯和辅助灯离主体相同距离,光比为1:1,照明效果平淡,无立体感。
2) 辅助灯离主体的距离是主灯的2倍,光比为4:1,照明效果令人满意,很“自然”。4:1或3:1的光比是专业摄影师拍摄人像、静物、广告或产品目录时最常见的。
3) 9:1的光比,距离为三倍的关系。辅助光的作用很有限,因此可以产生较暗的,富有戏剧性的效果。
p389
当你在观看一副肖像作品时,不妨给自己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布光?


                

                p394
为阴影留出足够空间,也成为摄影构图的一部分。
-------------------------------------------------------------------
第十二课:闪光灯
p408
频闪灯或其他冷光照明有如下优势:
1) 光线强烈,可以用较小光圈获得较大景深。
2) 持续时间短暂,适合“定”住运动物体。
3) 不会给模特带来任何睁不开眼的不舒服感,在拍摄儿童、动物或热敏物体(食品/鲜花)时特别有利。
p410
闪光指数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在不同场景下,可参考以下项目对曝光量进行调整:
1) 需要减少曝光量的:浅色的墙壁、天花板、主体;较小的空间。
2) 需要增加曝光量的:与上面相反。
p412
一个经验值:两只光强想同的闪光灯以相同距离照射被摄物体时,闪光指数乘以1.4;三只的话乘以1.7。
p413
闪光灯和照相机一体的时候的闪光会有前面提到的正面采光的问题。特别对于人像,会造成难看的影子,面部扁平,和不庄重的阴影或光点。如果不能采取其他位置的闪光灯采光,一个效果有限的缓解办法是在闪光灯前安装漫射片。
-------------------------------------------------------------------
第十三课:完美的照片
p429
在一张好的黑白照片上可找到很宽的色域,从最黑的黑色直到最白的白色。这就是照片的色调范围。
对比强烈的照片,色阶少;对比柔和的照片色阶多。
p430
在好的彩色照片中,色调范围不如色彩还原重要。色彩还原指下面四个方面:
色彩逼真度、色彩饱和度、色彩平衡、色彩反差。
p447
使用重复的手法时,要确保被重复的对象有分量,能自成一体。仅靠重复来强调重要性是不够的。
-------------------------------------------------------------------
第十四课:暗室(略)
-------------------------------------------------------------------
第十五课:人像摄影的基本布光法
p503
研究人像不仅限于研究光线、阴影、背景和相机角度,实际上还要研究人。真正的人像还必须描绘出被摄者的内在性格和特点。
p506
想拍出剪影又不想拍到轮廓周围一圈明亮的光晕,可将灯防止在人物背后,照向背景而非人物,靠背景的反光得到人物的轮廓。
p506
人像摄影的通常高度是和被摄者的眼睛同一高度,这样拍出的姿势自然。可稍微改变相机的高度来掩饰双下巴或长鼻子等脸部缺陷。
相机太高容易使人显得忧郁、鼻子过长;相机过低显得人物傲慢、鼻子短。
p507
人物的脸稍稍转向左边或右边而非正对镜头,常常能得到比较悦目的效果。
p507
基本位置(45°侧光)放置主灯,放置合适的几个标志(当然这不是一定的):
1) 灯另外一侧的脸颊上出现一个倒三角形的明亮区域;这个倒三角形上部始于眼睛,向下延伸到与鼻子下部平齐。
2) 鼻子的阴影从鼻子底下一直延伸到嘴唇外边缘。


                

                认真观察你的被摄体的特点,判断为了更好的再现被摄体,上面两点如何取舍,或者取舍其他你认为关键的用光判断标准。
p510
辅助光还有一个特点:有助于增添眼神光。
p512
一些主光和辅助光比的使用惯例:
1) 拍摄黑白人像使用大约3:1或4:1的光比。前者能够保持阴影的基本形状,还能表现阴影内的纹理和细节。后者的光比稍微硬一些——表现出的纹理和细节少一些。
2) 9:1的光比阴影部分很硬,阴影部分几乎没有纹理和细节。适合拍摄强有力的、富有戏剧性的照片,或者表现邪恶或神秘,也往往更适合于强健的男子肖像。(9:1的光比使用较少)


                

                p514
较浅的背景色调可能更适合表现女子和浪漫情调;
较深的色调更适合表现男子和富有戏剧性的情节。
不要把这些特点作为绝对准则,具体情况总是不一样的。例如假如头发颜色浅,那么深色背景影调就更适合。
p515
背景灯光照效果的几个原则:
1) 最明亮的部位应该直接在头的后面(如果是头肩部肖像的话);
2) 明亮部位的边缘不应该太明显,应当慢慢融入周围的较暗区域;
3) 明亮部位和暗黑部位的色调差别不应太大。
p516
发灯:发灯的作用是表现头发的质感、细节和头发的高光部分。
发灯的正确放置方法:把发灯对准头部上方,实际发际线稍后的地方。如果头发有分缝的话,对准分缝,没有分缝则对准头顶。
发灯偏向一方会显得那边发量较大。还会产生散光,影响布光。
发灯太靠前会照亮前额和鼻部,影响整体布光,对面部产生难看的阴影。因此应照亮头顶发际线稍后的地方。光线也不应过强,能表现头发光泽和纹理即可。
p518
升压灯:其他受光照明的部位都已经达到要求时,用它来强调小块部位。
p519
反光伞的作用:
制造散光,柔光。
当拍摄对象总在运动,不容易布置严谨的硬光时,可用反光伞投射覆盖面较宽的光线。
容易让被摄对象放松、自然。
p522
反光伞的另一种运用方式:将反光伞翻过来,试着让灯光穿过反光伞(白色半透明尼龙材质)照亮被摄物,会得到介于硬光和柔光之间的效果。
-------------------------------------------------------------------
第十六课:摄影室人像摄影
p528
人像摄影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技术,然后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和被摄对象和谐相处,使他们放松,取得他们的信任。
p535
在被摄者在画框一侧而非正中间的构图下,不妨让被摄者的脸对着空间较大的那一边,这样会使被摄者有呼吸的余地。为了这个目的,有时会裁掉一些另外一边的肩部和手臂。这是可以的。这样并不会造成被摄者离开画面的感觉,而是相反,被摄者正在进入画面。
p535
人像摄影测光有一条简单的判定规则:如果失去了皮肤色调,你就失去了一切!
p535
如果没有手持测光表又没有灰卡,只有相机的内置测光表,那么经验的做法是:
走近被摄者,用内置测光表对其面部最亮处测光:
1) 如果被摄者是白种人,在测光表的建议上开大一级光圈;
2) 如果是黑种人,则开小一级光圈。
p536
正面肖像容易夸大被摄者脸上轻微的不平衡。
p536
让坐姿的被摄者的双脚在踝关节处交叉,容易令被摄者放松,这种放松会在肩部和脖子的位置上反映出来。
p537
脸部四分之三人像:不正对镜头,微侧,标准如下:
1) 远离镜头的那一侧耳朵不显示在画面中;
2) 鼻尖不超过脸部轮廓进入轮廓外的空间中。
在上述两个标准之间的任何角度都可称作面部四分之三姿势。观察每个被摄者的细微角度调整,每个被设置在这个范围中可能只有很少数的角度显得非常成功,大多数角度都会显得不自然,甚至做作。
p537
侧面人像也是45°侧面补光,不是90°侧面布光。
侧面人像看起来有某种神秘感和戏剧性效果。因此,通常它们用于表现男子会更容易成功(当然不是绝对的)。
侧面人像应该用于拍摄具有非常优秀特征的被摄者——不寻常的下巴或者引人注目的鼻子——轮廓鲜明的脸部。
p538
伦勃朗用光:离开照相机的脸部一侧被照明,而朝向照相机的那一侧脸部却在阴影中。这种效果明显显得神秘和富有戏剧性。
同样是脸部的四分之三人像,左边是45°正常用光,右侧是伦勃朗用光:


                

                一般来讲,首先使用通常的用光方法,然后,如果你觉得有信心并认为这种方式适合于被摄者,那么在拍摄结束前,留几张拍摄伦勃朗用光。
p538
创造性的使用现场光:
现场光中找角度的方法:
1) 让被摄者面对光线坐下,与相机呈45°,让被摄者将头慢慢转向照相机。
2) 让被摄者躯干与光线呈45°,脸仍然面对光线,让被摄者头部慢慢转向照相机。
通过上面两个动作寻找合适的令人惊艳的角度。
p544
主灯或反光伞+反光板,可以取得双灯效果。
p555
当你看到被摄者的一种你喜欢的表情时,不要对他们喊:“保持这种表情!”或“笑一笑!” 应当创造一种融洽的关系和气氛,使你和被摄者都放松。鼓励他们,告诉他们怎样做好,他们看起来多有精神。如果你不放松,被摄者也不可能放松。
当被摄者开始放松时,这段时间的拍摄将正在势头上。注意放松的信号,富有个性的一瞥,一个短暂的微笑等等。假如你的被摄者是一个反传统的人,他将试图以目光“压倒”照相机,赶快拍摄!它是你追求的特征,被摄人物的个性!对这些迹象要保持警觉。
p558
高调人像:画面中的一切都很白,没有深色调。对于浅色头发的年轻女性很适合,营造出明快亮泽的影响。但对于深色头发的的被摄者不太合适,头发的深色调会过于突出。高调人像拍摄时,应选用浅色背景,被摄者穿浅色衣服。
p559
轮廓光:多用于展现妩媚动人的年轻女性。发式简单柔顺的会更合适,头发杂乱无章且有光晕会看起来像美杜莎。
p554
校正面貌缺陷的原则:
1) 面部离相机近的部位,会显得比较大;
2) 面部亮的部位,会显得比较大。


                

                -------------------------------------------------------------------
第十七课:实景人像摄影
p557
适合被摄者的生活方式和人物特征的实景就是你需要的实景。实景人像可以更多的讲述被摄者是什么样的人。
在实景人像中,“简洁”原则举足轻重。
p559
一般被摄者不知道如何摆放手,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最好是让他们做一些与兴趣爱好相关的事情。
p559
家里有大物件如钢琴、壁炉等时,可以考虑入镜作为背景使用,但要考虑是否只让其一部分入镜,以免喧宾夺主,或者注意它们是否有复杂的结构或色彩,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p563
户外人像:避免阳光直射引起眯眼和不需要的面部阴影,注意背景的简洁。
户外光线平均,人物影响光影对比不明显,显得平淡,可以适当角度补光。阳光直射下对比太明显,可以适当对阴影部位补光。
p569
户外使用闪光灯补光,主光(太阳光)和辅助闪光的光比的一个建议值为3:1。
p570
对于由反光造成的冷色光皮肤色调,要特别谨慎。比如冷色调墙壁的反光对人皮肤色调的改变。暖色皮肤尚可接受,冷色皮肤如蓝色绿色色调的皮肤通常是不令人欢迎的。
-------------------------------------------------------------------
第十八课:儿童及宠物摄影
p576
儿童和宠物与成人摄影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不可预测性和自发行为。这两点促成了优秀照片的产生。他们是具有挑战的被摄对象,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p578
不要坐等孩子自己做出动作,必须主动逗逗孩子,让孩子成为活跃的观众,达到情感的高潮。也不要故意迎合孩子的心理,强迫孩子进入情景。有时可以故意不理睬他,或用一些你认为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东西引起他的注意,孩子会很容易学会迎合你的心理。这种方法将会在儿童和摄影师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孩子害羞或沉默不语时,先不要理睬他,很快他就开始讨好你,因为他不习惯被冷落。
给孩子一些家里玩不到的玩具,会让孩子情绪高昂。孩子喜欢两个极端:极大或极小的东西。
试着点燃一根火柴,然后让孩子将它吹熄,看看孩子的反应是否积极,如果反应不积极,那么要得到他的合作恐怕要费一番力气。对于这些孩子,可以让他们做些他们刚学会的事物,比如刚学会走路,或者刚学会用杯子喝水。孩子会更愿意练习这些新技能。
p581
对人物众多的儿童合影,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兴趣中心。就是说,所有的目光或动作有同样的焦点或目的。
p589
影像中的人物之间的某些动作会将他们连成一体,拍照时应当想象怎样的构图和姿势会产生这样的连接效果,但有时并没有时间思考这些。经验会培养出影响感,当细节得当时,抓住机会,迅速按下快门。
p589
母子合影的几点忠告:
1) 母亲抱孩子的姿势不应显得紧张,紧张感会在脖子周围的肌肉组织上显示出来。
2) 母亲尽量穿不显眼的衣服,突出孩子。
3) 构图方面,母亲的双手应有助于让孩子成为照片的焦点。
4) 母亲的双眼应看着孩子或与孩子注视同一方向。
上面的建议有助于拍出成功的照片,但不是一定的。
p591
可以捕捉孩子们思考的神情或特殊的表情。但他们不应该表现得像个小大人。等待孩子的真实个性需要耐心和时间。
p592
孩子和宠物的合影与孩子们的合影一样,也需要统一的目标。
孩子与宠物合影的建议:
1) 孩子和宠物尽量靠拢,不要留有过大距离。
2) 孩子和宠物看向同一个方向。
3) 如果宠物较小,孩子可以抱着它。
孩子和宠物的关系与妈妈的孩子的关系类似,但这次孩子变成了妈妈的角色。
p594
拍摄前先规划好,最后制成的照片应该是什么样,心中要有数。欢迎特殊情况,如果发生,应立即抓拍,然后回到原来的想法。
p594
孩子的衣着不要太花哨。简单为好。衣着不要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一岁半以内的小孩,衣着应尽量少。
p594
低角度仰拍容易使孩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小些。仰拍也适合瘦长脸型的孩子。
p597
拍摄宠物通常:
小光圈:景深更深,宠物前后运动的焦距宽容度更大。
较快的快门速度:凝固运动瞬间。
光源:日光或闪光灯。大片的人工持续性光源会让宠物不适应。
p598
拍摄宠物的窍门:
1) 尽量将相机放到与动物平行的高度。
2) 要把动物稳定在一个地方,可以给它一个玩具或一点食物,或者一个熟悉的物件如枕头。
3) 给宠物梳理一下毛发,或让主人帮助稳定情绪。
4) 如想拍摄两只宠物的“拥抱”场面,可以在一只宠物的耳后擦上一点食物,然后抓拍。
5) 限制宠物活动地点的另外一个办法是将他们放在一个篮子之类的物件里。
6) 用一个突然的动作或声音吸引宠物的注意力,然后抓拍。

相关知识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学习笔记。
大师的摄影学习笔记,139个摄影摄像技巧,《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重庆摄影培训班,重庆摄影培训学校,重庆摄影培训哪里好,重庆摄影培训
摄影笔记的抖音
宠物摄影培训推荐机构(宠物摄影培训推荐学校)
非专业选手学习西班牙语之教材选择
丹东宠物摄影培训
大连宠物摄影培训
宠物摄影笔记

网址: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学习笔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105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各类演员短视频代拍的抖音
下一篇: 摄影棚布光的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