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失眠的行为疗法(一):刺激控制疗法

失眠的行为疗法(一):刺激控制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是改善睡眠环境中的兴奋刺激与睡意之间相互作用的一套行为干预措施,可以独立应用于失眠治疗的行为方法(得到了国际睡眠专业机构的最优先级别推荐,即I级推荐)。其目的在于恢复床的睡眠诱导功能,消除床对其他不恰当需求的唤醒功能,使失眠者易于入睡,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

但是,很多失眠者在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使卧室和床失去了快速诱导入睡的功能。他们一方面抱怨入睡困难,另一方面又可能在卧室里学习、办公、看电视、吃东西、网络聊天、或躺在床上煲电话粥。他们将书本上床、电脑上床、手机上床、甚至宠物也会一起上床。床,成为了容纳多种个人生活行为的地方。

在床上没看书、没玩手机、没看电视、或没有宠物,他们就会感觉空虚、感觉缺了什么、无法面对不能入睡的痛苦,这些嗜好或安慰剂至少可以在那一刻让他们平静一下。这时,床上的嗜好或行为也就成为了入睡困难的重要干扰因素。床,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复杂的需求满足功能。

一些失眠的朋友,可能会因为压力大,烦心的事情多,内心的情绪复杂,而难以在入睡前安静下来。他们会纠结过去,担心明天,担心失眠本身。总之脑子里的想法、冲突或杂念不断。如果这些问题再与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组合到一起,可以想象,他们的睡眠问题是多么复杂。

刺激控制疗法就是为解决这一类问题而产生。其方法构成包括,睡眠教育、睡眠健康习惯的执行、不良习惯与积极行动的自我监控,与特殊的个体化指导。刺激控制疗法就是解决如何让卧室、床与快速入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对于失眠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只有在睡意来临时才上床;

(2) 床仅仅用于睡觉(或性生活);

(3) 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玩手机、看小说、看电视、听收音机及思考复杂问题等;

(4) 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

(5) 不管前一天晚睡眠时间有多长,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

(6) 如果没有午睡习惯,日间避免小睡,也不能延长午睡时间。

看起来简单的刺激控制法,对不少的人来讲,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没有坚持行为日记,失败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果能够借助睡眠日记,复杂的改变可能会变得更容易成功。

相关知识

失眠的行为疗法(一):刺激控制疗法
科普丨治疗失眠?用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应用现状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如何起效?
什么是行为疗法?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认知刺激疗法怎么做
集体行为疗法.ppt
行为疗法:奖惩分明才有效
行为疗法是什么意思

网址: 失眠的行为疗法(一):刺激控制疗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390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行为疗法:奖惩分明才有效
下一篇: 宠物也用中医疗法,针灸推拿显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