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考

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考

摘要:据国务院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巨大,脏乱差的现象突出,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是我们在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农村脏乱差存在的本质原因

1、农村人口涣散,基础设施不齐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人从农村搬到城市生活,只有少数老人居住农村,人口稀疏涣散,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并配备齐全的基础设施。

2、城乡差异大,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偏远的农村没有了城市的照拂,城乡经济差异逐渐拉大,新一代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年轻人也搬离了城市,剩余少数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的老人蜗居农村,文化素质也相对低下。

3、基层监管部门人手缺乏,基层福利收入低

偏远乡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福利待遇相对城市较低,许多年轻人不愿回到乡下,以致于基层监管部门人手匮乏。

4、宣传推广不到位,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不足

人们群众没有把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到内心,依旧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乱堆乱放,随手丢垃圾等不良现象成为了“农村特色”。

二、整治措施

1、配备齐全的基础设施

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基本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电,全面解决不通电农村居民用电问题。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

大力扶持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稳步持续发展,把发展经济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颁布福利政策,优化基层部门结构

改善农村基层干部福利待遇,将基层多个部门进行减量优化,并颁布“大学生村官”的优待福利政策,吸引优秀知识分子进入基层,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4、发展循环经济,严控污染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可循环经济,实施农业生态工程;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农民用电、用煤气,减少木草等燃料的使用,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严格把控污染产业的进入,切实保护农村生态自然环境。

后记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把保持农村风俗风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等一件件小任务完成好,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拆除残垣断壁、旧房危房,改善的是环境,受益的是群众
新时代宠物经济的发展研究.pptx
关于环境伦理的思考
【关注】关于评选“干净家庭”通知
陕西合阳:养犬管理暨城区流浪犬集中整治动员部署会召开
【评论】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六大思考(文内有福利)
银川:宠物“叫板”最佳人居环境奖
互联网背景下宠物健康知识传播分析
区农业农村局集中整治宠物饲料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网址: 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522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下一篇: 行为经济学的禀赋效应、跨期选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