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人工培植牛黄手术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人工培植牛黄手术

牛黄是牛胆囊中的胆结石,是名贵中药材我国牛黄产量少而医用需求量大,历年来供不应求为了解决牛黄药源紧缺问题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根据天然牛黄形成的基本腺理,成功地研究出在活牛胆囊内和在牛腹腔内植入的模拟动物胆囊内培植牛黄的两种手术方法

(一)牛活体胆囊内培植牛黄手术

1.术前准备

(1)牛体的选择:凡1.5岁以上的健康牛,不论性别品种用途均可进行人工植黄。

(2)禁饲禁水:接受植黄的牛于植黄手术前24h禁饲,术前6~12h禁止饮水。

(3)牛黄床的准备:牛黄床是用低密度高压聚乙烯塑料为主要原料,热压注塑而成。根据牛胆囊的大小而制成不同形状、大小的牛黄床(图1521)。使用前外包一层的确良布,一端拴系牛黄床胆囊固定线,用甲醛熏蒸消毒。

(4)非致病性耐胆汁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的制备:大肠杄菌在胆汁的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尸葡萄糖苷酸酶该酶可水解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使之转化为游离胆红素,选择产酶活性强、转化率高的大肠杆菌用于肉汤培养基的接种,经胆汁驯化培养,使大肠杆菌具有耐胆汁性。肉汤培养基含菌量在50亿个/mL,每头牛胆囊内接种10~15 mL。

2.麻醉

肌肉注射镇静剂量的静松灵。局部用025%0.5%盐酸普鲁卡因进行浸润麻醉。

3.保定

采用2柱栏站立保定,也可在6柱栏内站立保定或平地、草地上左侧横卧保定。

4.手术通路右侧肩端与髋关节连线与倒数第3肋骨间交点处为切口中点,切口长8~10cm(图15-19)。

5.术式

(1)腹壁切开:在术部依次切开皮肤皮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腹膜。在切开过程中,术者左手食指触诊肋间隙位置,严格在肋间隙中间切开,防止切偏或切至助骨上,给闭合切口带来困难每切开一层都用拉钩开张一层,这样便于显露视野。在手术通路上需要切开胸膜与膈肌在胸腔不很大的一般体型牛,胸膜膈肌紧贴在一起,而不发生气胸在胸腔较大的牛,切口经肋膈窦而发生气胸。为防止气胸的发生,应封闭肋膈窦,即将肋间肌、胸膜和膈肌进行环形缝合,特别注意切口上角的缝合(图15-22),为了快速地封闭肋膈窦,先在膈肌上切一小口,术者左手食指经小口伸入膈肌下,用食指端部将膈肌向胸膜上推顶,即可暂时封闭肋膈窦,并有利于胸膜与膈肌的环形缝合(图15-23),然后切开膈肌和腹膜。在腹内压较大的牛,切开腹膜后,常常有网膜肠系膜或十二指肠经切口涌出,应注意保护和及时还纳。

(2)显露胆囊:切开腹膜后,约有20%的牛胆囊可经切口自动涌出。对胆囊不自动涌出者,术者手指经肋间切口伸入腹腔内探查胆囊。探查到胆囊后,将胆囊向肋间切口处轻轻拨动,并用艾利氏钳夹持胆囊底部将其引出切口外,随即用温生理盐水纱布在胆囊颈部和肋间切口之间进行隔离。

(3)切开胆囊、植人牛黄床和接种菌种(图15-20):在胆囊底部血管稀少区预定切开线两侧0.5~1cm处,用直圆针带4号丝线做两根预置牵引线,由助手牽引固定胆囊。术者用手术刀一次全层切开胆囊壁,在胆汁排净前迅速用手术剪扩大胆囊切口,切口长度以能植入牛黄床为度。将已熏蒸消毒的牛黄床经胆囊切口放入胆囊腔内,牛黄床的胆囊固定线留在胆囊切口外。胆囊壁切口的缝合:第1层全层连续缝合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胆囊,清理胆囊的血凝块及胆汁后,牵引牛黄床胆囊的固定线,使牛黄床置于胆囊体部,固定线线尾在胆囊切口旁的胆囊壁上通过浆肌层缝合打结胆囊内接种非致病性耐胆汁的大肠杆菌:在已缝合第1层的胆囊切开线上刺入针头,并向胆囊腔内注射菌液10~15mL,注射完毕拔下针头,用酒精棉球按压刺入点片刻,以防菌液外溢,用生理盐水冲洗胆囊,撤去隔离纱布,更换手术器械,重新消毒后,胆囊壁的第2层进行伦贝特氏缝合。缝合完毕,抽去胆囊牵引线,将胆囊还纳回腹腔内。

(4)关闭肋间切口:用弯圆针系4号丝线对腹膜进行连续缝合,用生理盐水冲洗。肋间肌和膈肌用7号丝线进行连续缝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内,清除血凝块和异物,最后进行皮肤的间断缝合。

6术后治疗与护理术后12h到1d内即可恢复正常,术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禁忌使用链霉素、庆大莓素等抗菌药物。10~11d拆除皮肤缝合线,即可转入正常的饲养和使役。经过2年以上的培植期,即可进行手术取黄取黄手术与植黄手术方法相似。

(二)牛腹腔内植入模拟胆囊快速培植牛黄手术

通过胆总管插T形管、截断T形插管处的胆总管,阻断胆囊胆汁直接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胆囊内植入带有牛黄床的胆汁引流管;牛腹腔内植入模拟动物胆囊;将胆汁引流管和T形管末端分别与模拟胆囊的接头相连通,使牛的胆汁沿着下列途径流通:肝胆囊胆囊内胆汁引流管模拟动物胆囊T形管十二指肠。创造了胆汁在胆囊和模拟动物胆囊内一定程度的淤积状态和缓慢流动过程,为生理胆汁转化为成黄胆汁提供了良好条件,缩短了培植牛黄周期,提高了牛黄产量和质量。

1.术前准备

(1)模拟动物胆囊与导管模拟动物胆囊内高压聚乙烯材料注塑而成,呈扁圆形。顶端设有胆囊引流管接头、排气管接头、胆汁抽(排)出管接头,两端面分别为平面(对腹腔面)和凸鼓面(对内脏面)。于3、6、9点处分别设有3个固定线挂耳。模拟动物胆囊腔内壁衬皱褶状的确良布作为牛黄床,总容积460mL导管:胆汁引流管为28号蕈状导管改装,引流管的前端连接胆囊内牛黄床距牛黄床2cm处有一圆形硅胶或乳胶压垫;胆总管T形导管为24~26号T形管。短臂一端距长臂1cm处栓闭,另一端距长臂1cm处剪成斜面,保留短臂1.2cm长;胆汁抽(排)出管与排气管为普通28号乳胶或硅胶管(图15-24)模拟胆囊和导管用0.1%新洁尔灭液浸泡消毒,使用时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2)牛体准备:手术前禁食36~48h,禁水2~3h。

(3)非致病性耐胆汁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制备:同牛胆囊内培植牛黄菌的培养方法。

2.手术通路右侧髋结节向前引一条水平线,与第12肋骨交点处为切口上端,沿肋骨切开皮肤、肌肉,截除肋骨18~20cm长,切开腹膜完成胆总管插T形管术、胆囊内植入带牛黄床的胆汁引流管和腹腔内植入模拟动物胆囊(图15-25)。

3.麻醉腰旁神经传导麻醉、术部浸润麻醉并配合镇静剂量的静松灵肌肉注射。

4.保定六柱栏内站立保定。

5术式本手术由3个手术环节组成,即首先完成胆总管插管术,其次完成胆囊内植入带牛黄床的胆汁引流管术,最后完成模拟动物胆囊腹腔内植人术。

(1)胆总管插T形管术(图15-26):将肝脏尾叶掀起,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寻找胆总管。术者左手牵引十二指肠乙状弯曲部,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术者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肝十二指肠韧带腹面拇指在韧带背面,轻轻向腹壁切口方向牵引。必要时在肝脏的脏面向胆囊方向钝性分离,以充分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严格明确胆总管走向后,对准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浆膜上作一2cm的小切口,用米氏钳在小切口内剥离显露胆总管。注意不要误伤与之并行的血管,切忌紧靠十二指肠肠壁剥离,以免引起肠穿孔。剥离胆总管时,不可将胆总管腹面的韧带组织剥透,以免使胆总管失去血液供应。

显露胆总管的长度一般仅有2~2.5cm。在显露胆总管的近心端(近胆囊、肝脏侧)和远心端(十二指肠侧)各系一根牵引线,在两牵引线之间截断胆总管。胆总管近心端,通过2层缝合封闭断端,第1层全层连续缝合,第2层进行荷包缝合。胆总管的远心端(十二指肠侧)插入T形管短臂末栓闭端,并严格掌握T形管插入的深度,使短臂顶端不能超过十二指肠奥狄氏括约肌。为防止T形管脱落,用预置的牵引线打结固定。插管与胆总管管腔之间隙,用1~2号丝线带小的弯圆针,间断缝合2~3针,线尾绕过T形管打结固定。提起与十二指肠相连的大网膜,切开大网膜浅层切口呈U形有蒂网膜片向胆总管插管翻转衬垫在T形管与肠管之间,并缝合固定在肝十二指肠韧带上,以减少T形管对十二指肠的压迫。用网膜填充胆总管切断后的两端之间隙,大网膜浅层U形缺损处连续缝合闭合。

(2)胆囊内植入带有牛黄床的胆汁引流管:将胆囊牵引至腹壁切口外,在胆囊底部血管稀少区作为胆囊切开线,在预定切开线两侧各缝合一根牵引线在二牵引线之间切开胆囊3.5~4cm,将胆汁引流管端的牛黄床植入胆囊内。胆囊切口第1层全层连续缝合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胆囊,清除血凝块及污染的胆汁,转入胆囊的第2层伦贝特氏缝合。缝合要严密,严防导管与胆囊切口之间渗透胆汁。缝合完毕后通过引流管尾端向胆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00mL,放出再注入,重复3~5次,可将胆囊内的血凝块冲洗干净。最后向胆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0~200mL,使胆囊呈中度充盈状态,将胆汁引流管上的胆囊压垫缝合固定在胆囊壁上。引流管尾端经消毒后连接于模拟胆囊引流管接头上。

(3)牛腹腔内植入模拟动物胆囊术:将模拟动物胆囊内植入牛的右肷部下方、膝皱褶前方的腹壁与大网膜之间的腹腔内模拟动物胆囊的顶部与胆囊底处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用18号60cm长的4股缝合线,分别拴系于模拟动物胆囊的3个固定挂耳上,然后在右侧腹壁上与固定挂耳相对应的部位上各作一个1cm长的皮肤小切口,术者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挟持。

2股固定线带入腹腔内左手持止血钳经皮肤小切口向腹腔内刺入,夹持线尾拉出腹腔外,同法再将另2股固定线拉出体外。须注意防止4股固定线在同一穿刺通道上引出,否则固定线在腹壁小切口内打结后容易滑脱入腹腔内。按同样操作方法将另2个固定挂耳上的固定线引出腹腔外。助手缓慢拉紧3个固定挂耳上线,术者将模拟胆囊推送到右侧腹腔内,使之与右侧腹壁贴紧,并仔细检查固定线上是否有肠管、网膜缠绕,确信无任何内脏缠绕时,方可将3个固定挂耳上的线拉紧打结。打结时应在小切口内置一尼龙布小压垫,以防线结滑脱。缝合3个皮肤小切口,使线结和压垫包埋在皮下。

(4)各导管的连接与腹壁切口的闭合:在检查各导管无曲折、与肠管无继绕的情况下,在右肷部的腹壁皮肤上作3个小切口,分别将排气管、胆汁抽(排)出管、T形管引出体外,常规关闭腹壁切口。

将胆汁抽(排)出管与T形管之间用单向玻璃接头连接,并将各导管缝合固定在皮肤上。当模拟胆囊内胆汁已充满并从排气管向外溢出时,将排气管端封闭。

6.术后治疗与护理术后3d内用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术后第4天经排气管向模拟动物胆囊内接种非致病性耐胆汁大肠杆菌10~15mL。在牛黄培植期间,每天应注意观察玻璃接头处胆汁流通情况并防止导管曲折,及时加固缝合导管的皮肤固定线,严防导管皮肤出口处的感染,应保持干燥。术后第2天即可转人正常的饲喂。为了提高胆汁中的胆红素含量,在术后30d、60d、90d给牛静脉注射异体牛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500~1000mL。培植期间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的配比,以加速牛的育肥,经90~120d即可屠宰取出模拟胆囊和牛胆囊内牛黄床,牛黄产量10g/头以上,牛黄中胆红素含量在35%以上,符合天然牛黄的药用标准。

相关知识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人工培植牛黄手术
兽医外科手术学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的发展简史
兽医外科手术概述
宠物外科手术的概念与分类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显微外科
动物外科手术学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术后护理
宠物外科手术学.pdf
小动物外科手术学概述

网址: 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人工培植牛黄手术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1674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猫犬科手术器械包
下一篇: 宠物手术高频电刀市场调研报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