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云上乌托邦
前言
后来,这种“珍珠鳖”又陆续在我国的广州、江苏、上海、广西等16个省份现身,甚至还频频出现在野外的水域。
有人说,倘若“珍珠鳖”就这样持续泛滥下去,我国的生态环境恐怕会有失衡的风险,甚至连整条黄河都有“失守”的可能。这种说法是不是危言耸听呢?“珍珠鳖”的危害真的有那么大吗?
“珍珠鳖”频频现身
去年年末的时候,在杭州的一处集市上,有摊主正在售卖一只“特别的甲鱼”。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这只“甲鱼”的体型实在太过巨大。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它的长度甚至与成年男子的手臂相当,比寻常甲鱼大出了一倍不止。重量更是达到数十斤,普通人要把它搬动起来都得牟足了力气。
一时间,集市上的顾客们都纷纷被这只“庞然大物”吸引了注意力,纷纷围拢过来讨论它到底是什么“稀罕物”。而摊主这个时候也抓住了“商机”,口若悬河的介绍起了这只“大甲鱼”。据摊主描述,这只“甲鱼”之所以体型如此庞大,是因为它已经有了“百岁高龄”。
这话一出,瞬间调动起了大伙的猎奇心理,人们又开始询问摊主开价几何。而摊主也没有一丝犹豫,果断开出了二万八千元的高价,又引起了人群的一阵轰动。
很快,就有见多识广的网友发出了质疑,他们说这根本不是“甲鱼”,店家是在骗人。后来,相关农业工作人员经过调查考证,果然证实了网友的说法。
原来,这所谓的“百年甲鱼”,其实非但不是甲鱼(中华鳖),而且年纪大约也只有十岁上下,与摊主鼓吹的“百岁”噱头相差甚远。其实,这只庞大的动物,就是佛罗里达鳖,属于外来入侵物种。
那么,佛罗里达鳖跟大家常见的普通甲鱼有何不同呢?其实,大家可以注意观察它的背甲,佛罗里达鳖背甲前端有比较明显的疣粒凸起,从这点就足以认证它是“货真价实”的佛罗里达鳖。
而且,佛罗里达鳖之所以也被称为“珍珠鳖”,也是由于这些疣粒凸起的形状、外观而得名。
其实,“珍珠鳖”在这些年来频频出现在人们眼前,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目前已经有16个省和黄河流域都发现了野生的巨大“珍珠鳖”。
那么,这种家乡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珍珠鳖”,为什么能跨越一万多公里来到我国,而且在我国数量还如此庞大呢?
“漂洋过海”的珍珠鳖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多样性的观念也逐渐为大家所重视。在这种形势下,肉质肥美、营养价值丰富的甲鱼便成为了居民餐桌上的新宠,甚至一时间供不应求。
传统的甲鱼(中华鳖)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许多人便开始考虑能否用其他的鳖来替代甲鱼。 “珍珠鳖”就是在这个时候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并被引入我国。
“珍珠鳖”的生长速度比起甲鱼来犹有过之,而且出肉率也非常高,听起来养殖“珍珠鳖”似乎是个降低成本、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于是,厦门的一家公司率先从美国引入了“珍珠鳖”,后来许多养殖户也纷纷效仿。
“珍珠鳖”因此得以远渡万里来到了中国。可是,既然“珍珠鳖”一开始是被规模化养殖起来的,那么它们理应出现在养殖场里、市场中,最后再来到人们的餐桌上。为什么现在反而会频频出现在野外,被人们捕捉到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养殖行业的一个专业名词——“养殖逃逸”。按理来说,珍珠鳖目标庞大、爬行缓慢,想要从养殖场里“逃逸”出来绝非易事,但是我国复杂的气候天气,给了它们一个逃离的契机。
“珍珠鳖”的养殖一般是在南方,而这些地区降水丰富,一到雨季,鱼塘里的水位就常常上涨甚至溢出。这就仿佛给“珍珠鳖”插上了风帆,让它们乘风破浪,轻松的跑到了其他的水域。
来到更广阔的天地之后,“珍珠鳖”生活的就更加惬意了,它们繁殖能力很强,又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在野外天敌又少。
所以它们不但在野外安了家,还“开枝散叶”,从此,我国许多省份乃至于整条黄河流域都出现了野生“珍珠鳖”的身影。
“珍珠鳖”危害多,应如何防治?
面对“珍珠鳖”在野外的肆无忌惮的生长与繁殖,许多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珍珠鳖”也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它食量巨大,且在野外天敌很少,如果放任不管,对于本地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自然是方方面面的。
首先,就是在对于本地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上面。“珍珠鳖”是一种杂食动物,以肉食为主,而且它的食量和捕食能力都很惊人。当它们来到野生水域之后,真是无异于“虎入羊群”,周边的鱼虾、青蛙、昆虫等生物都纷纷遭了殃。对于水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而且,在成千上万年的演化之下,各个地区水域的生物食物链基本已经成型,像“珍珠鳖”这样的“不速之客”突然到来,食物链自然就会发生重组,当地原本的鳖类,也会因此导致食物大大减少,食物少了,本地鳖的数量和种类当然也会面临减少甚至灭绝的风险。
其次,“珍珠鳖”的生长繁殖能力实在太强,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珍珠鳖的产蛋率在所有爬行动物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一窝甚至能产三十多枚蛋。如果任由它们继续“野蛮生长”,本地鳖甚至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都会进一步被压榨。
其实,“珍珠鳖”在来到异国之后,对当地生态造成危害,已经早有先例。在1987年的时候,西班牙就曾经深受其苦。当时,西班牙引进了大约一万只珍珠鳖,后来在养殖过程中出了披露,大部分“珍珠鳖”都逃逸了出来,并在西班牙各地的江河湖海中迅速“扎根”。
最终,西班牙的河湖生态因此迭遭破坏,几乎酿成了一场灾难。
因此,作为一种外来物种,珍珠鳖所带来的生态隐患实在是不得不防。目前,已经有专家学者基于“珍珠鳖”的危害,将其列为了有入侵风险的物种。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落在每个人肩头的责任。尤其是养殖户们,理应加强管理,杜绝“养殖逃逸”的发生。而对于个人而言,更应做到正确对待“珍珠鳖”这一类的外来物种,尤其是不能随意进行放生。
随意放生引“祸端”
在2021年的时候,南阳的一位渔民,捕捉到到了一只75公斤的巨大“珍珠鳖”。当时许多人还不知道这种“珍珠鳖”的来历,就纷纷传言是渔民钓上来了“神鳖”,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人赶到当地,要求花两万多元购买。
但这位渔民偏偏认定了这是一只活了成百上千年的“神物”,非但不卖,还重新又把它放到水里放生了。
其实,龟、鳖类的动物常常被人们视作是有“灵性”的生命。这种观念大约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就已经形成了的,古人曾经把“龟”称为四灵之一,与传说中的“龙”、“凤凰”、“麒麟”并列,曹操也作诗称“神龟虽寿”,可见,千年以来,龟、鳖一类的动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崇。
于是,许多迷信的人在看到这种巨大的“珍珠鳖”时,就会想当然的以为它是一只神话传说中的“通灵神兽”。这些人往往不惜花高价买下来“珍珠鳖”,买来的目的自然不是吃,而是为了放生,以便给自己积攒所谓的“福报”。
殊不知,这种行为非但无法给自己祈福,甚至还算得上有些“缺德”。
在没有天敌制约的情况下,这些“珍珠鳖”被放生后,不但压榨着本地野生物种的食物,还在一段时间之后泛滥成灾,难以收拾。这种出自善意的放生,最终造成的危害却难以弥补,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这并非危言耸听,毕竟早就有当年流行的“放生巴西龟”作为前车之鉴。当年,巴西龟作为一种宠物流入中国市场之后,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但是在饲养过程中,有些人不想养了,有些人甚至还一开始就大量购买巴西龟用来放生。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巴西龟的泛滥成灾,导致我国许多原生的龟类食物严重短缺。而且巴西龟在消耗完一片水域的食物之后,又开始往其他水域迁徙,最终酿成生态环境的大祸。而巴西龟也成为了“世界100大入侵物种”之中。
这种因为随意的放生,酿成生态祸端的事情非止一例。在我国,还有一种叫做“清道夫”的外来鱼类,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它因为能够清理鱼缸中的垃圾而受到养鱼爱好者的欢迎,也常常有人再放生自己的观赏鱼时,将这种清道夫一同放生。
可是,清道夫跟其他鱼类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它酷爱以“鱼卵”为食物。根据调查表明,这种鱼在成年之后,一天可以吃掉四千多枚鱼卵,如果直接放生在野外水域,对于其他鱼类的繁衍生息造成的阻碍自然不言而喻。
这种清道夫,也很快泛滥成灾,甚至导致了水域内其他鱼类的灭绝。
放生本是一件出自善意的活动,但倘若造成了外来物种泛滥成灾,岂不是等同于亲手杀害本地的野生动物。
目前来看,“珍珠鳖”的危害可能没有上述两种外来物种那么大,但是它毕竟也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该盲目的放生“珍珠鳖”,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结语
许多人可能觉得,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区区几只外来的“珍珠鳖”又或者是其他外来物种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事实却并非如此。
早在09年的时候,就有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深受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负面影响,每年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数百亿之多,令人触目惊心。
而且,经济的损失尚且可以弥补,倘若生态环境也伤筋动骨,这种损失可能会是难以逆转的。黄河作为中华儿女的母亲河,目前却已经有大量外来物种盘踞其间,让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一再窘迫。
而“珍珠鳖”现在也已经出现在了黄河流域,虽然尚未酿成大祸。但倘若其一旦落地生根,大肆繁衍,形成了具有规模的族群,到时候只怕会悔之晚矣。
要解决这个难题,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携手,防患于未然。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环境!
相关知识
小议外来水生物入侵对我国渔业水域的影响
珍珠饰品怎样保养
“阻击”外来物种入侵 七中女子“梦幻组合”备战国际大赛
巴西龟在我国泛滥成灾,危害不输印度恒河鳖,我国吃货:能吃吗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异宠”背后:充分显示了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82.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为研究其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题文】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为研究其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养宠物”降低16%死亡率,我国8个长寿地区最新研究
鳖在家里怎么养?小鳖的喂养方法与注意事项
该怎样开宠物用品店
网址: 1993年,美国珍珠鳖入侵我国16省,中国该怎样应对?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18793.html
上一篇: 龟苗一次喂多少龟粮合适?分享我日 |
下一篇: 猫奴福音!这些猫咪家居装饰品萌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