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关于紧急救助的规定
讲 义
见义勇为是彰显社会正能量的善行美德。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热心助人救人者,事后反遭索赔、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路上有人摔倒究竟扶还是不扶”“遇到突发事件要不要出手相助”成为不少人心头的纠结。
一、紧急救助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典》第一编第八章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款从立法的层面豁免救助人对受救助人造成的损害,为好人“撑腰”,消除了见义勇为者在扶贫济困、挺身而出之后的顾虑。
二、立法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出现一些问题,引发了较大范围的影响,其中亦有法律不当适用的因素。社会对善意救助者反遭诬陷议论不断,甚至质疑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引导性。不少学者主张,应当对善意救助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给予更全面的保障,为处理这类案件提供理论支持和法律依据,弥合诚信道德和诚信秩序的社会创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将凝聚起强大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三、法律价值
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障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为鼓励公民对不负救助义务的他人实施救助,赋予善意施救者必要的责任豁免权,大大降低善意施救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保护好善意施救者。善意施救者的责任豁免须具备以下要件:
第一,行为人为善意救助者,即具有救助他人的善意;
第二,行为人实施了救助行为,在他人处于危难或困境中时,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
第三,善意救助者的救助行为不当,造成了被救助者的损害。
具有上述三个要件,就可以依据本条规定,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责任。
这样的法律规定,对于唤醒社会良知,鼓励人们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他人予以救助,端正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也是该条文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鼓励大家伸出援手,但并非盲目救助。实施救助稍有不慎,不仅不能救人于危难之中,还可能造成更大损害。对“好人条款”也不能机械理解,对救助人责任的判断应结合具体救助行为判断,如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存在明显故意侵权行为,还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滚动阅读
原标题:《法官微讲堂丨民法典中关于紧急救助的规定——王磊》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民法中关于宠物的规定
漫说民法典【第二期】丨一起因宠物寄养引发的纠纷
民法典关于收养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宠物”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养狗的规定
【学“典”知识】民法典关于收养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养狗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宠物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养宠物的新规定,家里有宠物的注意了!
道交法律小讲堂丨宠物狗被撞死亡,仅获赔一百元,只因......
网址: 法官微讲堂丨民法典中关于紧急救助的规定——王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19855.html
上一篇: 狗狗被车撞了怎么办?(如何及时救 |
下一篇: 紧急!宠物店倒闭将上百只猫狗遗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