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朋军,自《鸟类学研究(英文)》创刊担任编辑部主任至今,在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站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期刊的社会效益,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为优秀编辑,突出事迹如下:
(1)坚持“专家办刊”和“内容至上”。在期刊创办之时,陈朋军便向编委会提出了坚持“专家办刊”的理念和“内容至上”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期刊编委的工作积极性,让编委认识到期刊的良好发展需要编辑部和编委会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他主张,在办刊过程中编辑部负责来稿的初筛,而稿件初审和邀请同行评议等过程则由编委会成员负责,从而充分发挥编委在学科领域的专业优势,最大程度保证稿件处理结论的客观性。编辑部通过密切跟踪稿件状态,协助编委推进各流程,加快稿件处理速度,努力做好协调和保障工作,始终将内容质量视为期刊的生命线,除主动组约高水平稿件外,还不断提高对自由来稿的质量、审稿人甄别与选择等方面的要求,使得期刊始终保持优良的稿件质量。
(2)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在办刊过程中,程朋军既协助主编和编委会制定刊物的发展规划,同时还长期独自负责期刊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如洽谈确定国外合作出版商、出版平台和投审稿系统的建设、组约稿件、新媒体内容建设等,并完成稿件的编校工作。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之后,投稿量大幅增加,每年发文量也从初期的20~30篇,增长至70多篇。程朋军并未因工作量激增而放松对期刊质量的控制,而是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认真编辑和审校期刊每篇文章的文字、图表和参考文献。
(3)紧跟热点,策划专题。程朋军能走出编辑案头,紧跟热点,组织策划专题。多年来主动参加中国鸟类学会的重要会议,带着约稿任务与学者积极互动,与学者们保持着紧密联系,了解他们的科研动态,并积极组织实施专题出版。例如,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鸟类迁徙是全球学者越来越关注的主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积累了多年的迁徙跟踪数据,编辑部及时联系了该团队并策划了“Avian Migration”专题,发表了很多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的鸟类科研成果,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鸟类的进化与生态一直是鸟类学领域中引用率较高的一个方向,编辑部联系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在此领域比较活跃的学者,组织了“Avian Evolution and Ecology”的专题,邀请了众多知名学者参与投稿。此外,还组织筹划了鸟类生理生态等专题。
(4)程朋军具有多年的英文期刊编校以及国际合作出版工作经验,为期刊国际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鸟类(英文版)》在2014年更名为《鸟类学研究(英文)》两年后被SCI收录。
经过5~6年的努力,期刊影响因子从当初的0.375,提升至2.043,在29份国际鸟类学SCI期刊中排名第6位,连续两年跻身《期刊引用报告》(JCR)中鸟类学领域的Q1区。多次获得“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等荣誉。
相关知识
“第十七届中国鸟类学大会”第二轮会议通知
第十五届中国鸟类学大会在东北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2022年中国鸟类研究高端论坛暨中国动物学会 鸟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花溪召开
【中国科学报】《动物学研究》:不惑之年的与时俱进
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暨第十七届翠鸟论坛成功在线举办
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有了伦理指引
程新宇:动物基因编辑的若干伦理问题及其治理
图片编辑软件有哪些 热门的图片编辑app合集
照片编辑软件哪个好用?照片编辑软件app
策划编辑朱海毓:让科幻流行起来,让科幻更具故事性!
网址: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鸟类学研究(英文)》编辑程朋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20030.html
上一篇: 追忆我国鸟类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 |
下一篇: 鸟类分布区扩展中的气候生态位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