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鹦鹉案二审改判,五年刑期减少为两年,在为王鹏叫屈的一种观点是,他是爱鸟的,虽然他的养殖和贩卖违了法,但他精心照料那些鹦鹉,成功地人工繁殖了它们,客观上还增加了那些濒危鹦鹉的数量,贩卖也是受生活所迫,情有可原。这个案子让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鸟?
然后,我听到了本台记者的独家调查《南京鸟市追踪》。听了采访报道以后,这个问题渐渐明朗。
养鸟就意味着爱吗?想观赏,就一定要把鸟关起来看吗?为什么要把鸟关着?因为鸟会飞走,因为鸟的天性是要在合适它的自然环境中自由飞翔与鸣叫,它们并不适合生活在笼子里。
可能有人要反驳说,你们养猫养狗就行,我们养鸟就不行吗?在知乎上,一位兽医回答过这个问题——猫狗为宠物和以鸟为宠物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猫狗是人类驯化的,鸟类是野生动物或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猫狗对人类的依赖反应是生理学的,鸟类是环境被迫适应甚至病理性适应的。”
展开剩余73%
驯化和驯养不是一个概念。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告诉我们,陆地上有148种大型食草野生哺乳动物,最后只有很少数被人类驯化,成为为人服务的家畜,而猫狗在几千年上万年前被人顺化为工作伙伴,后来成为伴侣性动物。
驯化是指,某种动物在圈养中通过有选择的交配,使其与野生祖先不同,以便为控制其繁殖与饲养的人类利用。而很多动物可以驯养,那是在被捕捉后被驯服,但人类很难在圈养中让他们交配繁殖。全世界得到驯化的野生动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特点,少了哪一个都不成。
1、食草,还不能吃太多,特别挑食也不行,所以树袋熊吃草却没被驯化。
2、生长速度快,大象不挑食,但是花15年才成年,太慢。
3、能在圈养下繁殖,很多野生动物在圈养中是拒绝繁殖的。
4、不能太凶。
5、不能太敏感。绵羊被关着没事,瞪羚就会撞墙而死。
6、群居结构使之乐于被驱使,这样动物会本能跟随领袖。
最后要说一点,能够驯化的有重要意义的动物都早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之前驯化完了。
这里讲的虽然是哺乳动物,但是,道理可以类推。比如,报道告诉我们,虽然一些卖家声称他们卖的鸟是人工繁育的,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基本上都是野生鸟。这是因为,一来,有的鸟根本无法人工繁殖,二来,即使有的能人工繁殖,但成本很高,远不如野生捕捉方便,市场图利,谁会舍易就难呢?比如,非洲灰鹦鹉——一种深受玩家喜欢的濒危鸟类,尽管很多国家都已经可以人工繁殖了,但非洲灰鹦鹉的种群依旧因为捕猎而快速下降。
(非洲灰鹦鹉)
所以,报道中有句话特别值得重复一遍又一遍:“市场上卖的,以及老大爷们遛的鸟,除了鸽子和少数几种鹦鹉,全部都是野生鸟类。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它们都应该拥有自由飞翔的权利,而不应该被关在笼子里。”
大多数鸟类的天性不适合被笼养,所以,“笼养鸟”的爱好就是在鼓励为此而存在并活跃的市场,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更何况,还有吃鸟和所谓放生的两种需求。繁盛的鸟市,一直在刺激偷猎的需求,很多玩家因为懂得不多、预算有限,正是这种需求支撑起了偷猎和走私的市场。同样以非洲灰鹦鹉为例,当一只这样的鹦鹉被人买进家门,它的背后是90%被捕捉并贩卖出来的灰鹦鹉的尸体。
你还会觉得,养它是爱它吗?
果壳网曾有过几个告诫,我转过来与大家共勉:
1,不饲养、不捕杀、不消费野生动物,并拒绝野生动物制品。
2,避开来源可疑的宠物个体,遇到违法饲养和销售者时,拨打110。
3,敦促政府建立一套更可靠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宠物繁育和交易的管理;区分人工繁殖个体和野生个体;让合理的宠物繁育可以健康发展,不合理的宠物贸易不能浑水摸鱼。
4,了解不恰当的宠物贸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