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现代化设备 助力鸟类救助|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

现代化设备 助力鸟类救助|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

提到鸟类救助很多人以为就是为受伤的鸟儿上药救护;是为鸟儿安家,调配饮食;是通过人类的努力帮助鸟儿重返蓝天……其实经过多年发展和经验积累,现代化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鸟类救助事业当中,就拿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暨大清河野生动物救助站来说,就形成了鸟类孵化、喂养、诊疗、追踪的现代化救助模式。

记者在大清河野生动物救助站看到,绿孔雀、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等鸟类的几十枚鸟卵被救助站负责人田志伟(中国绿发会华北救护中心负责人兼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主任)放置在三个人工孵化箱里进行孵化。孵化期间,田志伟要时刻观察孵化箱的温度,还要时不时的翻动着即将破壳的鸟卵。

上午11点12分,一只可爱的黑翅长脚鹬破壳。田志伟立即把它和四个即将破壳的小鸟搬到一个更适合它们的住所——脱湿箱。他将脱湿箱温度调整到36摄氏度,这个温度最合适初生鸟宝宝舒适健康的成长。田志伟把小黑翅长脚鹬安顿好之后,便拿出了一瓶黄色的液体给小家伙喂食,这是他特意为刚出生的鸟宝宝准备的营养液。

田志伟告诉记者,随着鸟类救助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孵化、养护设备成为救助鸟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以及北京志愿者为大清河野生动物救护站捐赠了三台孵化箱。

2015年5月中旬,救助站成功孵化了8只被斑嘴鸭成鸟抛弃的鸟蛋;2015年6月,田志伟协助天津护鸟志愿者成功孵化环颈鸻蛋300多枚,成功率达40%,成活率20%,成功放归自然的有40多只,标志着国内首例人工孵化环颈鸻获得成功。

2018年7月,救助站成功人工孵化出三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再一次开创了中国第一。

在田志伟心中,救助站里的每一只鸟都是他的孩子。每天,他奔波于孵化室、鸟舍和湖边:喂养刚出生不久的第四代斑头鹅宝宝;观察已经长大的灰雁宝宝;研究遗鸥是否有繁殖行为;查看躲在芦苇里孵蛋的大白鹅,还要安慰因为“妻子”大白鹅孵蛋,而落单寂寥的斑头雁……然而,观察鸟类的生活可不是那么容易,一旦人家拒绝配合,就很难得到鸟类行为的准确信息,不过田志伟并不担心,因为他可以通过26个摄像头对鸟类进行“潜伏观察”,无论是鸟舍角落、还是芦苇丛中,亦或是野外河边,都逃不过田志伟的双眼。

用孵化箱对鸟蛋进行孵化、用保育箱保证鸟宝宝健康成长,用药物和医疗设备救治受伤的鸟儿,用冰箱冰柜和微波炉等电器确保食物新鲜,用监控设备来观察鸟类行为,而当被救助的鸟儿回归种群、重返蓝天时,田志伟还可以通过鸟类佩戴的追踪器,来观察追踪鸟儿的迁徙情况,这就是现代化鸟类救助的优势,而他所保护的不仅仅是那一只只被救助的鸟,更是整个鸟类种群,是所有迁徙候鸟的平安。当然,鸟类救助事业能发展到现在,离不开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志愿者的援助和支持,谢谢大家为保护候鸟做出一切贡献。

点击视频,观看详情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现代化设备 助力鸟类救助|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
原创 鸟类智能识别系统,助力自然保护地鸟类监测
北美鸟类数量骤减29亿,为什么?四项行动可拯救
四个步骤掌握鸟类救助基本常识
鸟类保护行业扫描报告 | 鸟类现状,你了解多少?
2022 志愿者招募合集 | 鸟类生态学研究
唐山:生态自然鸟类栖息地
辽阳三年累计救助鸟类近千只
2022年中国鸟类研究高端论坛暨中国动物学会 鸟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花溪召开
长江宜昌段越冬候鸟种类明显增加

网址: 现代化设备 助力鸟类救助|中华水鸟保护地·唐山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159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科普】你知道小鸟会藏病吗?
下一篇: 【V-pet】如何帮助翅膀折断的